中国文化概论主讲:王成一绪论一、“文化”界说(一)文1.“文”的本义: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2.文的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序》“由是文籍生焉”,《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相对称。《尚书.舜典》“经纬天地曰文。”其三,在一二之上进一步导出美、善、德行之义。《礼乐.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尚书.大禹谟》“文命敷于四海,抵承于帝”。(二)化1.“化“的本义:改易、生成、造化《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2.“化”的引申义:教行迁善(三)“文”与“化”连用1.“文”与“化”并联使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西汉以后,“文”、“化”合为一词。《说苑.指武》“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之诗》“文化内辑,武功外悠”。3.西方语文系统中的“文化”及与“文明”的差别总结: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即“大文化”,其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梁启超《什么是文化》“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关于文化结构的说法:三层次说,四层次说,六大子系统说四层次说: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狭义“文化”:即“小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英.泰勒《原始文化》毛泽东“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关系后者在逻辑上从属于前者,二者之间不可分割。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中华民族是中华文化的创造主体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目的:现实意义(一)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二)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三)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方法(一)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二)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三)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地形、地貌气候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主体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黄河、长江流域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游牧民族:《史记.匈奴列传》“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利则进,不利则退”;“往来转徙,时至时去”农耕民族:土地、稳定安居对垒的影响:其一,二者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等形式为中介,实行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其二,游牧人向农耕人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其自身社会形态的变化。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经济成分中国农耕文明的影响:第一,造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二,影响着社会形态的变化从纵向讲,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从横向讲,华夏民族“早出暮入,耕稼树艺”的农耕经济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其海洋贸易也是一种内敛型经济,其是弄更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稳定的农业社会和较少变化的经济结构下的帝王理念的影响第二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一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土地是农耕社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显著标志远古时代,土地属氏族村社共有。夏商西周特点(一)土地属国家所有《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二)国有土地不得自由买卖和私相接受《礼记.王制》“田里不鬻”(三)集体劳动殷墟甲骨文“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孟子称其为“井田制”二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特点:(一)土地国有走向瓦解,井田制破坏,变“公田”为“私田”《孟子.离娄上》“争地以站,杀人盈野;争城以站,杀人盈城”(二)土地买卖出现打破了世袭贵族土地所有时期的“田里不鬻”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民的买卖”(三)打破了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过渡《汉书.食货志上》“男子力耕”,“女子纺织”,“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四)个体家庭经济分化为地主和农民两个对立阶级《汉书.食货志上》“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经历着一个循次演进的过程三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特点:(一)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具有发达较早的特点(二)与西方封建社会的领主庄园不同的谷物地租,其与市场联系较多孟子“农有余粟,女有余布”;“通功易事”先秦典籍有关记载《尚书.酒诰》“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诗.卫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三)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依附性强“重农抑商”四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农业居世界去领先地位农业生产技术、蚕桑、茶叶中国手工业生产也曾居世界前列四大发明商品经济的繁荣也是西欧中世纪所无法望其项背的《战国策.齐策一》“车毂击,人剪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百货毕集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一、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从根本上讲,这种状态是由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的,同时这种状态制约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顺利产生中国历史的早熟未能促其成熟发展,相反却凝重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和坚固性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中国中央集权体制的弊病使王朝盛衰交替、稳定与战乱互易成了周而复始的规律王朝更替变化周期与同期社会经济兴衰周期大体同步整体上讲中国农耕经济五千余年得到了充分发育,但从生产力纵向考察发展不均匀。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失调对明清经济发展阻碍尤为明显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牵制和束缚官僚体系经济剥削中国意识形态的保守、怀古特征中国古代政治布局各地经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城乡关系很不协调第四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中国文化伴随着农耕经济的长期延续而源远流长并历经动乱与分裂的洗礼而不断得到充实升华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是其另一显著特点春秋战国是重要转型期不同区域之间吸收少数名族优秀文明对外与文化也有吸收借鉴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而又不成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敬德保民、民为邦本的思想科学技术方面早熟性与多元性相配合加强了传统社会的坚韧性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第一节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一、宗法制度的产生阶级产生前阶级社会产生后宗法制度是氏族社会血缘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化而成的氏族社会血缘关系与文明时代的血缘关系有本质的区别二宗法制度的确立周人有着悠久的农业生活传统,宗族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占突出地位,这成为周代确立宗法制度的基础。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两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制政成王。”周公制礼作乐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确立宗法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度等等。一、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制,夏朝缺少文献无以说明,商朝主要实行兄终弟及制,周王室从文王之后推行固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兄弟残杀挣位,优点在于定分,即权力早已有所归属。二、封邦建国制简称封建,即今人所说的分封制。分封制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巩固政权的制度,是由周人创立的。其出发点和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三、宗庙祭祀制度宗庙祭祀制度是为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周代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对于维护以家族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和巩固政权,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并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第二节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家天下的延续封国制度不断家族制度长盛不衰中国封建时代,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四权: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族权是从父系氏族社会家长制演化而来的,它既是政权的补充,又能起到政权所无法达到的特殊社会作痛,所以族权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家与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而宗教和宗法制度在中国的长期存在,导致了“家国同构”的格局。第三节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一、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马克思曾把君主专制大致区分为两种类型,即以英、法、美等为代表的欧洲型和以中国、土耳其为代表的东方或亚洲型。由于两者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所以其社会政治结构也就迥然有异。例如英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形成在封建社会的晚期,这时封建贵族势力已经由强变弱,新兴资产阶级势力勃然兴起,专制君主在维护旧的封建贵族利益的同时,也拉拢资产阶级,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和海外贸易活动。而中国的君主专制应当说从中国历时踏入门槛的那一刻起就已形成,专制的传统十分悠久,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统治者普遍采取对工商业和贸易压制的态度。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一、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二、经济基础稳固君主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土地的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同时打击工商业的发展。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集权制度,从总的趋势来看是日益强化。四、对人身控制严密中国是一个实行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最早的国家,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控制平民的严密网络。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这种范式所带来的正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强劲,注重道德修养,比较重视人际之间的温情,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它的负价值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的修身养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等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性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这种范式带来的正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造成了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文人学士的经世致用思想等等;它的负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的迷信,个人自信心的缺乏,文人的影射传统等等。这种负面影响还表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抑制和摧残方面。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的反映则是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用政治伦理秩序代替了法律秩序,政治大于法律,伦理大于法律,因而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在中国古代很难找到立足之地。这种价值取向突出的表现在“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第一节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中国先哲与当代学者往往以“上古”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