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材目录·九年级全一册古老而现代的力学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二、质量三、密度四、测量物质的密度五、密度与社会生活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二、运动的快慢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四、力五、牛顿第一定律六、二力平衡第十三章力和机械一、弹力弹簧测力计二、重力三、摩擦力四、杠杆五、其他简单机械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一、压强二、液体的压强三、大气压强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五、浮力六、浮力的利用无处不在的能量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一、功二、机械效率三、功率四、动能和势能五、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六章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二、内能三、比热容四、热机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能源家族二、核能三、太阳能四、能源革命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密度》教学设计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中学张国强【设计理念】1.新课程基本理念是:注重学生发展,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学生不仅要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还要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了解科学·技术·社会(STS),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节课应该重视实验探究,主要采用“边讨论、边探究、边实验”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施教。通过学生自主、积极、主动地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实验探究,从参与中发现问题,在积极的探究过程中形成实验探究方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3.重视科学方法教育和物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渗透新课程教育理念。一方面在探究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方法教育;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规律出发,经历实际问题导入→理论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过程,体现物理学科“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2)学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2.过程与方法(1)经历物体质量跟体积关系的探究过程,从而理解密度概念的建立。(2)初步掌握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学重、难点】1.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2.难点:密度概念与公式的理解。【教学方法】边讨论、边实验探究、边归纳总结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课题探究:物质的密度共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2.学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过程与方法:1.经历物体质量跟体积关系的探究过程,从而理解密度概念的建立。2.初步掌握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重点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难点难点:密度概念与公式的理解。教法边讨论、边实验探究、边归纳总结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探究:物质的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板书设计【问题】1.相同材料的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有什么特点?2.不同材料的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有什么特点?【结论】相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相同的;不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不相同的。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ρ=m/v3.单位:国际:kg/m3常用:g/cm3关系:1g/cm3=1000kg/m3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5.物理意义:结合水的密度讲解。教学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提问:(多媒体展示)1.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叫速度;计算公式是________。2.人步行的速度是1米/秒,它表示__________。3.物体所含物质的叫物体的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基本单位是。4.门是用木做的,我们把门叫做_______,把木叫做_______。(填“物体”或“物质”)二、引入新课:日常生活中人们是根据物质的哪些特点来鉴别不同的物质的。1.下列物体哪块是铜块?哪块是铝块?2.如何区分包在纸中的铜块和铝块?(1)怎样鉴别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外包同种颜色)?学生回答学生从颜色鉴别物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从生活实例引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制造程教学过(2)怎样鉴别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外包同种颜色)?(3)体积、质量都不相同两个金属块哪一个是铜、哪一个是铝的呢?教师引导:在进行两种物质的鉴别时,体积相同时我们可以比较质量进行鉴别;质量相同时我们可以比较体积进行鉴别;质量和体积都不相同怎么办呢?能不能让他们的体积相同呢?在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我们用了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吗?教师点评:看来单位体积质量大的金属是铜块,单位体积质量小的金属是铝块。三、新课各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和单位体积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一下。【提出问题并猜想】1.相同材料的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有什么特点?2.不同材料的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有什么特点?【设计实验】(1)指导学生如何去计算物块单位体积的质量,需要测量哪些量?使用哪些测量仪器?(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有哪些测量的数据?有哪些要计算的数据?实验次数至少几次才能使规律更具有普遍意义?【设计数据】学生讨论并且回答学生回答鉴别方法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思考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达到体积相同的比较条件。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出较合理的猜思维冲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学生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顺其自然的让学生想到比值定义的方法。帮助学生同化知识,为密度的引入做铺垫。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学生做出合理猜想。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程教学过实验次数质量/克体积/厘米3质量/体积123456【实验探究】1.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用金属块、土豆块、水等分别进行实验。完成自己小组的实验探究内容。2.实验后将小组的数据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对学生加以指导)【分析数据得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数据,让学生分析概括。相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相同的;不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不相同的。师:单位体积的质量与什么有关?为正确反映“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物质不同,其比值也不同”这一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物理量密度。密度:(板书)1.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ρ=m/v3.单位:想。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需要测量质量、体积,计算质量/体积。测量的工具是天平、量筒。学生动手实验学生试着归纳规律单位体积的质量与物质种类让学生知道实验数据表设计方法,包括哪些内容?在学生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程教学过程国际:kg/m3常用:g/cm3关系:1g/cm3=1000kg/m3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5.物理意义:结合水的密度讲解。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6.密度表:(教师介绍)7.密度的应用:(1)农业上用淡盐水选种;(2)医疗上用来测骨密度;(3)科学上的重大发现教师讲解氩气的发现过程:在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精确测量各种气体的密度时,发现由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72kg/m3,从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05kg/m3。虽经多次重复测量,仍然存在这个令人奇怪的差异。后来,在化学家拉姆塞的合作下,于1894年从空气中取得的氮里分离出一种当时还不知道的气体──氩,这个谜底才解开了。原来,氩的密度大,空气中的氮混有少量氩,它的密度就比从氨中取得的纯氮的密度稍大。这是科学史上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我们少的就是发现不了问题,就是发现了问题,谁还像瑞利一样深究这个问题呢?不知有多少科学家对这种差别有所发现,而瑞利凭借自己对旧有物理世界的熟知和对新生事物的敏感,还有他对未知世界穷追不舍的探索精神,使得他有了重大的发现。希望我们的同学也象瑞利一样做生活的有心有关。学生听教师表述学生查表P35密度表认识密度的物理意义。比较一些常见物体的密度大小。学生认识到科学实验中,尽可能精确地进行测量是多么重要。瑞利由于不放过一微小差异而执着地研究下去,终于导致氩的发现,并由此荣获190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到社会的教学理念。结合瑞利的科学发现,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人。四、小结:五、课堂练习:1.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2.相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相同、不相同)的;不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是________(相同、不相同)的。3.密度的国际单位是。水的密度是,其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作业:练习册A组习题学生小结本节学到了什么。学生练习情况。巩固所学知识。《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设计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教育局教研室张咏梅课题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和原子的结构;3.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能力目标:在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探究物质微观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物理模型方法。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学习重点能描述固、液、气三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固、液、气三物态微观的分子排列。学习难点学生对物质世界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了解。教学方式引导──探究──讲解课型自主体验教具与媒体教学录象带、网上资料、视频资料教学程序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依据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min)同学们对宇宙和物质的组成了解哪些呢?二、进入新课(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15min)[师]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究竟大到什么程度?【播放视频1】浩瀚的宇宙【播放视频2】银河系【播放视频3】太阳系【播放视频4】地球课本图11.l-1展示的是宇宙空间各星系团的情景,让学生知道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并且银河系的尺度以一束光从这头走到那头需要十万光年的数据给出,显示了银河系之大,宇宙之大。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回答预习的内容学生提出对学生课下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交流(以知识竞赛的形式)用多媒体展示宇宙的浩瀚,以此来震撼学生,感受物理的博大精深广阔无垠的宇宙大得难以想象,它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构成物质的小微粒究竟小到什么程度?A、物质由极其微小的微粒(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保持物质的性质的微粒。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C、直径约为百亿分之几米、大约是0.3~0.4纳米(nm)学生回答抽象内容,辅以视频,建立形象的模型【播放视频5】分子。[师]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我们把它叫做分子。举例说明分子概念:以分割糖粒为例。开始的分割会仍然保持甜的味道,但是继续分割下去,也就是当把糖粒分到没有甜味的时刻,那时的微小粒子就不再是糖了,即,保持糖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分子用肉眼是不能看到的,课本图11.1-4展示了电子显微镜下金分子(单原子)的照片。(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8min)【播放视频6】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1.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就像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身子可以来回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