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态(精品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讲地壳物质组成和循环地表形态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三大类岩石特征、成因及其代表性岩石(常见的岩石)岩石类型特征成因代表性岩石岩浆岩岩浆冷凝玄武岩花岗岩沉积岩(含有化石,层理构造)外力作用石灰岩变质岩高温高压(变质作用)大理岩一、三大类岩石及其循环过程左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的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2.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①岩浆侵入②地壳运动③外力作用④火山喷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地壳物质循环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高度地表起伏程度等高线特征中间疏四周密密集稀疏中间疏四周密稀疏平直>500米>500米200米-500米无限0米-200米起伏不大,边缘陡峭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坡度和缓四周高中间低平坦广阔五种基本地形:【知识回顾】二、地质作用与地形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运动火山、地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水平运动使地表趋于平坦共同塑造地表形态垂直运动使地表高低起伏不平褶皱断层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一)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一)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下列板块中,几乎全在大洋上的是()A.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C.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2.下列地区位于生长边界上的是()A.日本B.新西南C.冰岛D.印度尼西亚板块相对移动分离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边界类型★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举例示意图生长边界消亡边界3.下列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安第斯山脉是由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而形成的B.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D.阿拉伯半岛与印度半岛属于亚欧板块的一部分4.在板块的生长边界往往形成()A.海沟B.孤岛C.海岭D.海岸山板块相对移动分离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边界类型★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举例示意图形成裂谷、海洋或海岭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系、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科迪勒拉山系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学法指导】1、地理名称表述一定要准确。常出现错误:如板块名称中“亚欧板块”容易错误的写成“亚洲板块”,“消亡边界”写成“消灭边界”。2、科迪勒拉山系北段“落基山脉”与南段“安第斯山脉”成因不一样。常出现错误:都误解为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成3、海岭、海沟的成因要正确区分常出现错误:认为海岭是板块挤压碰撞;海沟是板块分离而形成。4、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地属亚洲,但板块属印度洋板块。常出现错误:认为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属亚欧板块。知识易错点:地质构造褶皱断层判断方法从形态上背斜向斜岩层拱起岩层弯曲从岩层新老关系上中间岩层。两侧岩层。中间岩层。两侧岩层。图示褶皱是地下沉积岩层受水平力挤压发生弯曲,但岩层无断裂向上向下较老,较新较新较老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分地垒和地堑(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6.A、B、C、D四处中属于背斜的是,属于向斜的是。【练习巩固】下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读图回答7~9题。7.甲图中河流的流向为()A.由北向南B.由南向北C.由东向西D.由西向东8.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A.向斜B.背斜C.谷地D.山岭9.图中河谷地区,岩层的新老关系为()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地质构造背斜向斜断层★构造地貌未侵蚀地形侵蚀后地形图示实践运用工程建设★原因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垒常形成断块山,如华山、泰山等,地堑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如果渭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或湖泊。不适合建大型工程建大坝;找地下水稳固、无地下水,适合修隧道;岩层封闭、为储油构造地下岩层坚硬稳定;底部低凹、易存水,修隧道;找油、气资源岩层不稳定读右图,完成10~11题10.图中所示山岭的形成是由于()A.背斜形成的山岭B.向斜形成的山岭C.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岭D.断层形成的山岭11.以下地形区中,是由该图所示形成的是()A.庐山B.喜马拉雅山C.阿尔卑斯山D.唐古拉山2009年2月22日,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南四盘区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截至当天18时,已造成74人死亡。结合山西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12~13题12、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A.甲B.乙C.丙D.丁13、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学法指导】1、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地表形态三者要区分。常出现错误:常出现混洧,如表述“地质构造”经常回答为背斜谷。2、地质构造判断要准确,依据“沉积岩层”弯曲方向或岩层新老关系。常出现错误:判断依据错误,很多同学在判断的时候都依据“地表形态”去判断。3、断层、褶皱的区分,要注意观察岩层是否发生断裂。知识易错点:14.图中丁的地质构造为()A.向斜山B.背斜C.向斜D.向斜谷15.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良好的储油构造B.甲有利于储存地下水C.修一南北向隧道应选址丁处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16.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A.地壳运动所致B.C.岩浆活动所致D.外力作用所致下图为“某地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从甲到丁岩层从老到新)。读图回答14~16题。17.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岩层是()A.花岗岩B.石灰岩C.砾石层D.石英岩18.对图示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曾经经受水平挤压运动②曾经经受水平扩张运动③有良好的储油构造④有良好的储水构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课堂巩固】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19、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脉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山脉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C.河流7月份水量大,水位高D.M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季风水田农业20、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21、图中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A.页岩B.板岩C.石灰岩D.花岗岩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回答20~21题。【下节预热】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重点:结合地图册P42页和《复习指导》P49-P50页相关内容,重点理解:1、流水作用(侵蚀、搬运、沉积)特点、形成地貌以及案例2、风化作用(侵蚀、搬运、沉积)特点、形成地貌以及案例(一)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关系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风力侵蚀流水侵蚀侵蚀溶蚀冰川侵蚀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质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海拔较高地区更明显)普遍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使谷底、河床加深,上游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形形态。(水土流失)湿润、半湿润地区形成溶洞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易渗漏石灰岩分布地区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川分布的高山、高纬地区(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沉积作用风力沉积流水沉积形成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形成冲积扇(河流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河流出山口和河流中下游地区图4为黄山“猴子观海”景观,“猴子”是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静观山下云海。请回答9~10题。9.“猴子”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图5中的A.甲B.乙C.丙D.丁10.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猴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海浪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风化作用读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河流在A、B、C三处对应的剖面图(甲、乙、丙)以及流水外力作用方式:A:,以作用力为主,B:,以作用力为主,C:,以作用力为主。(2)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作用明显,深,大,多,水能资源;C处河段特征:流速,泥沙,江面宽广,利于。乙流水侵蚀(向下切割)甲流水侵蚀作用(侧蚀拓宽)丙沉积下切落差峡谷丰富慢沉积航行(3)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下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A.U形谷B.喀斯特溶洞C.河流瀑布D.河口三角洲(4)C处易形成(地表形态),原因是。C三角洲河流入海处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风化风力侵蚀作用:风蚀城堡、风蚀柱、风蚀“大白菜”台湾野柳风景区女王头石雅丹地貌V形谷——流水侵蚀作用流水侵蚀挪威峡湾冲积平原流水沉积珠江三角洲三角洲冲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由于流速减慢,导致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山麓冲积扇。流沙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遇到地面灌丛、岩块的阻挡,沙粒沉落、堆积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滞阻,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风风力沉积作用★知识补充:外力作用的影响因素与分析方法分析某一地域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往往需要综合许多因素。(1)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①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②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2)地质地貌因素: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形、地势两个方面的影响。①石灰岩地区:由于岩石微溶于水,故外力作用往往表现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②地势较高的地区: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③地势较低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④地势差异较大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3)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①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②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板块运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水平运动垂直运动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山谷谷山地垒地堑山谷挤压碰撞相互分离高山、高原、海沟、岛弧裂谷、海岭、海洋流水风力冰川海浪注:总结:分析地表形态成因的基本思路第一,根据“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原理,在进行地形成因的分析时,一般要从内、外力两个角度进行思考。第二,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被上述思维定式所迷惑。第三,从地理学科综合性特征出发来思考问题。例如:三角洲的形成与发展,与河流流速、流量、含沙量、海水运动等有关,而流速、流量等河流水文特征则由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决定。关于地质作用与地形知识点常见考查形式:以等高线、等深线图为载体以地理景观图为载体以地形剖面图为载体1、以地理景观图为载体地理景观图多为地理实景或景物素描图,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自然景观图能直观反映出该地景观特点,自然、人文景观通常都是对当然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的一种呈现,地理景观图包含的信息量比较多,如区域位置、地形、植被等,考查的重点在于分析景观与所在空间自然、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或将几幅景观图相互对照、分析比较,得出结论。1.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搬运作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变式题目: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外力作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板块作用2.该沙丘位于()A.冲积扇B.洪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2~3题。3.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9~10题。图1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读图回答问题。4.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

1 / 8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