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讲义讲义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城市规划原理讲义第1章城市与城镇化第1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一、城市的概念1、字源学的解释中文:“城,廓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城”是指防御性的构筑物,“筑城以为君,造郭以卫民”。市:“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城”与“市”逐渐合为一体,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开始出现成为古代的城市。因此,“城市”一词被用来表示这种集政治权利和贸易活动于一体的人口集中聚居地,城市的主要功能是政治经济中心。英文:urban(城市、市镇),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市的生活。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2、城市的定义相关学科理解:经济学——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社会学——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地理学——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城市规划学科对城市的定义《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城市构成的三要素:3、城镇设置的标准行政:政府所在地产业:工厂、商业人口:大量人口聚集2(2)设镇标准1984年民政部规定的——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总人口在2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也可以建镇。——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二千,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二、城市的形成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劳动大分工。在原始社会,由于人类还没有掌握一定的生产能力,只能像其他动物一样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靠采集自然界的果实、捕食猎物来勉强充饥,因此哪里食物资源多到那里去。原始人过着穴居、树居等群居形式,没有形成固定的居民点。“上古穴居野处,圣人易之以宫室”“古时禽兽多而人民少,民皆巢居而避之,昼拈嫁粟,幕栖树上,故名已曰有巢氏之民。”在长期与自然斗争中,人类创造了工具,提高了自身的生存能力。但渐渐的,人类掌握和种植周期性收获植物和对野生动物的驯化等,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人类以群体为单位的活动方式决定了一旦因生存需要在某一个地方永久性的停留下,最早的定居形式——原始的聚落也就产生了。考古学发现,原始的聚落大约出现在距今15000年左右的中石器时代。此后,在距今12000年至10000年前左右,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人类完成了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到新石器时代,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伴随着人类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对农作物种植技术和家畜驯养技术的掌握使人类获得了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这意味着不用再依靠移动来获取食物,另外作物的定点种植和剩余粮食的储藏都设立地级市标准市区非农业人口(万人)25市政府驻地具有非农业户口人口(万人)20工农业总产值(亿元)30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80国内生产总值(亿元)25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35%以上并大于第一产业产值地方本级预算财政收入(亿元)2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400100-400100非农业人口(万人)≥12≥10≥8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人口(万人)≥8≥7≥6自来水普及率(%)≥65≥60≥55道路铺装率(%)≥60≥55≥50县政府驻地城区基础设施较完善、排水系统好非农业人口(万人)≥15≥12≥8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30≥25≥20乡镇以上工业产值(亿元)≥15≥12≥8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80≥70≥60国内生产总值(亿元)≥10≥8≥6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0≥20≥20总值(万元)≥6000≥5000≥4000人均(元)≥100≥80≥60全县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承担一定的上解任务3需要生活地点的相对固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使人类的居所逐渐趋于稳定,形成了最初的原始聚落。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原来的居民点也发生了分化,其中一些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剩余产品使私有制成为可能,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就逐渐解体,出现了阶级分化,人类开始进入奴隶社会。所以,也可以说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出现的,在人类文明的各个发祥地,尽管城市产生的年代有先有后,但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都是相同的。三城市的发展1、城市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前进的,其历史进程如下:原始聚落――城市雏形――小城镇――中型城市――大城市――大都市连绵区、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2、从时代发展言城市发展(1)农业时代的城市:生产力低,自然经济,多采用天然材料构筑城市实体,抵御自然的能力较差。城市大都选在自然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在漫长的农业社会历史中,尽管出现过一些相当繁华的城市(如唐长安、古罗马、君士坦丁堡等)。但农业社会时期的整体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的根本依赖性,决定了农业社会的城市数量、规模及其职能都是及其有限的,城市的发展也是非常缓慢的。东西方的古代城市由于社会经济体制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在规划建设上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自始自终都体现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城市规划与建设始终围绕着宫殿、官府衙署等单一中心展开,普通市民的生活被置于从属地位。因此在城市中基本上不存在广场、公共绿地等可以作为公共活动的场所。例唐长安城。在城市规模方面。除古罗马以外,欧洲城市的个体规模普遍较小。我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就有7个。唐长安城的用地面积达84km2而几乎同时期的古罗马城的用地规模仅为20km2(2)工业时代:工业化带来的生产力提高及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导致了原有城市空间与职能的激烈变动与重组,也促进了大量工业城市的形成。(3)后工业时代的城市:生产力大大提高,新兴技术蓬勃发展,因此人类的生活方式随之变化,城市的功能有了新的发展。后工业社会的城市将以科技和现代服务职能为主体,以高科技作为生产和生活的支撑,社会生活趋于多元化,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城市的适居性、可持续发展等被置为城市发展的中心主题。四、对城市的认识1、城市是人类聚居的形式之一无论城市进化到什么程度,其中包含了多么复杂的功能,城市过去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今后依然是。明确了城市的这种基本性质实际上也就形成了我们“以人为本”的看待城市,解决问题的基本出发点。2、城市是一定区域的中心城市是一定地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4因此,任何规模或等级的城市都是一定区域的中心3、城市是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4、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摇篮5、聚集的人口不是由血统的或宗族的关系所组成,而是构成复杂的社会关系。第2节城市化一、城市化(urbanization)的含义城市化一般简单地解释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B、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C、农业产业转换为非农产业;D、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扩散过程。城市化也可以称为城镇化,因为城市与镇均是城市型的居民点,均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其区别仅是文章使用的习惯或其规模的不同。2、《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定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二、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一)、城市化的类型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2、外延型城市化和飞地型城市化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4、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二)、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一是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征城市化;二是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征城市化。三、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呈S曲线;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的增长成正比;4、城市化水平高,建立在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四、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缓慢,较长时间城市化才能达到30%;中期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化水平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到60%以上;5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中工业的发展、技术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四、当代中国城市化特征1、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大我国当代城市化进程可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1)“一五”时期(1953—1957):正常上升时期。(2)“大跃进”至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8—1965):剧烈波动时期。(3)“文革”时期(1966—1976):基本停滞时期。(4)“四个现代化”时期(1977年以后):加速发展时期。2、城市化动力机制由一元转变为多元改革开放前,城市化动力机制为国家和政府80年代开始乡村城市化的进程,小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外资带动3、城市规模体系动态变化加速2002年,我国设立城市660个,其中直辖市4个,副省级市15个,地级市260个,县级市437个,设建制镇20601个。4、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1)大陆除京津沪三直辖市外,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的省区多位于东北、华北、西北;2)中等城市化水平省区主要在沿海和中部地区;3)城市化水平较低的省区从西南向中部地区延伸。五、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征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2、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3、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现象的出现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仍以农村向城市迁移为主六、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城市化总是在那些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兴盛起来,并建立在农业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无论是近代还是现代,工业化导致了人口向城市积聚。这已成为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随着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开始崛起,继续推动城市化。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多,城市生产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对农村的吸引力更强,这种吸引力引导着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6第2章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第1节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1、夏、商、周时代1)西周——奠定礼制城市规划理念时代中国古代文明中有关城镇修建和房屋建造的论述总结了大量生活实践的经验,最著名的是《周礼.考工记》记述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周礼•考工记》(成书于战国时代,记载周代官职制度的书籍)——“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解释:都城九里(3742.2米)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涂)能同时并行九辆马车)。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南面是朝廷宫室,北面是市场和居民区。朝廷和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周王城图反映了“王者居中”和严谨对称的规划原则。《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到了西汉的武帝时代,开始“废黯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最有利于巩固皇权统治。礼制的核心思想就是社会等级和宗法关系,《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城市形制就是礼制思想的体现。从此,礼制思想统治中国封建社会长达3000年左右。2)东周(春秋和战国时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进一步迅速发展的多样化时代既有与《周礼·考工记》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表现为城市形制的皇权至上理念;也有以《管子》为代表的变革思想。《管子》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

1 / 5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