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知识编辑整理:卢政学《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研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主要工种的施工工艺、技术和方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把《建筑施工技术》这门课程学好。这本教材分为九章。第一章土(石)方工程第一节土方的工程分类与性质先了解一下土的成因:漂积、残积等等,介绍土的组成:土的三相性,即土是由土颗粒、孔隙、液体组成。一土石方工程的种类和鉴别方法应先了解工业与民用建筑土石方工程的分类(一)场地平整(二)基坑(槽)及管沟开挖(三)地下工程大型土石方开挖(四)土石方填筑要了解清楚土石方的分类情况应从概念、及它们的适用条件等方面来了解。如:场地平整的适用条件为:挖填方高度为≦300mm,基坑开挖底面积为≦20m2等。土石种类的划分方法很多,可以从不同的性能方面来划分,如:土颗粒的组成、大小、是否有粘性土颗粒等等。在土石方工程施工中经常接触的是土石方的开挖与回填,挖填这两个工作与土的抗剪强度有关,抗剪的大小影响着开挖与回填的施工速度,因此在土方施工中经常把土按照开挖的难易程度划分为八大类,前四类为一般土,而后四类为岩石土。八类土质应从它的特性及承载能力来认识及比较。二、土的工程性质1、土的天然密度2、土的干密度3、土的可松性i.可松性的定义:Ks=V2/V1;Ks’=V3/V1ii.可松性的运用:基坑、槽,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等。可松性运用时应注意土的三种壮态:自然、松散、压实壮态,三种壮态的体积不能相加减。4、土的透水性i.透水性的定义ii.解释公式:V=K*i中i=H1-H2/L,透水性在土方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工程排水与降水5、土的含水量i.含水量的定义ii.含水量与含水率的区别iii.最佳含水量的定义(最佳含水量的曲线图)6、土的密实度i.定义:λc=ρd/ρdmaaxii.解释ρdmaax的含义(即在实验室里土成粉末状)ρd=ρ/1+0.01W-环刀取土的方法与数量第二节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一基坑、槽土方量计算基坑和基槽土方量计算是几何体的计算—利用中截面的计算公式二、场地平整土石方工程量计算(一)场地设计标高确定1.确定原则1)应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2)充分利用地形,尽量挖填方平衡3)要有一定泄水坡度(≥2‰)4)要考虑最高洪水位的影响2.根据挖填平衡原则确定场地的设计标高Ho1)初步确定场地设计标高(由一个正方形的平均高度引入设计标高的计算公式),在确定场地设计标高时应假定每个方格地表面为平面2)设计标高的调整a)可松性的影响:挖填平衡利用可松性系数调整(Ho‘=Ho+Δh)b)借土与弃土的影响c)考虑泄水坡度对设计标高的影响(Ho‘=Ho±lxix±lyiy)—在公式中正负号的应用可根据水是由高处往低处流(比原设计标高应为正否则为负)A方格网法1)方格网的大小(10-40m,以20m居多)2)步骤:确定Ho-求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求零点位置-画零线-利用公式计算a.四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b.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c.平均高度的计算方法三种方法都是近似公式,可以利用一种较为简便的计算方法计算,如:利用平均高度的计算方法计算:V=S×H,其中S为零线画完后方格网的面积,H为该方格网稚体的平均高度B断面法:有限元法的原理,底面积与高度的乘积C边坡土方量计算边坡土方量计算应该在了解边坡的定义后学习第三节土方边坡与土壁支撑多、高层建筑为增加基础的稳定和抗震性能,一般基础埋置较深,同时,为满足人防要求,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常设置单层或多层地下室。为此,基坑开挖的深度和面积都很大,往往要涉及到边坡的稳定、基坑稳定、基坑支护、防止流砂、降低地下水信、土方开挖方案等一系列问题。一、基坑边坡及其稳定(一)基坑(土方)边坡1、边坡定义:以高度(H)与底宽(B)之比表示。2、坡度系数:m=B/H3、边坡和坡度系数在土方工程中的应用4、开挖直壁状态时边坡极限高度:1.0;1.25;1.5;2.0(二)边坡稳定分析1、边坡滑动:一般是指土方边坡在一定范围内整体沿某一滑动面向下和向外移动而丧失其稳定性。2、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a)边坡滑动面抗剪强度降低:含水量、振动、外界因素等b)边坡滑动面剪应增加的主要因素有:坡顶荷载、边坡太陡、开挖深度过大、含水量增大、水平水压力、动水压力等3、坡稳定的分析方法:条分法、摩擦圆法、极限分析法等。二、基坑支护结构(一)重力式支护结构:主要通过加固基坑周边土形成一定厚度的重力式墙,以达到挡土目的。1、常用深层搅拌水泥桩支护墙,即在基坑四周用深层搅拌法将水泥与土拌合,形成块状连续壁或格状连续壁与壁间土组成复合重力式支护结构。2、其它方法:高压旋喷帷幕墙、水泥粉喷桩、化学注浆防渗挡土墙等。(二)桩墙式支护结构1、桩墙式支护结构的组成:围护墙和支撑系统,种类有桩式和板式两种基本类型。2、桩式围护墙的型式有:钢筋混凝土板桩、钢板桩等连续式排桩;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大孔径管灌注桩、钢筋混凝土预制、H钢桩、工字钢桩等分离式排桩。连续式与分离式区别在于防水能力。3、桩墙式支护结构按支撑系统的不同可分为:悬臂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和坑外锚拉式支护结构。4、桩墙式支护结构的破坏形式:强度和稳定性破坏a、强度破坏:拉锚破坏或支撑压曲;支护墙底部走动;支护墙的平面变形过大或弯曲破坏。b、稳定性破坏:墙后土体整体滑动失稳、坑底隆起和管涌第四节、土方施工排水在开挖基坑、地槽或其他土方工程时,土的含水层常被切断,地下水将会不断地渗入坑内。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边坡失稳、基坑流砂、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必须做好地坑排水工作。地坑排水的方法有:集水井降水法、井点降水法、隔渗法等。(一)动水压力与流砂现象1、动水压力:流动中的地下水对土颗粒产生的压力称为动水压力。水由水头高向水头低渗流GD=I·γW2、流砂现象:土颗粒随着渗流的水一起流动,土的抗剪强度等于零,地基土失去承载力,这种现象称为流砂现象。3、产生流砂现象的条件:GD=γW‘(向上)4、防治流砂的主要途径:减小、平衡、消除动水压力5、防治流砂现象的主要措施:水下作业法、抢挖法、板桩法、降水法、枯期施工法等。6、容易产生流砂的土质:细颗粒、颗粒均匀、松散(孔隙比大于75%)、饱和的土容易发生流砂现象,在施工前应注意土质的种类及土下水位,水头等。(二)集水井降水法1、集水井降水法:在基坑或沟槽开挖时,在坑底设置集水井,沿坑底的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由排水沟流入集水井区,然后用水泵抽出坑外。2、集水井设置要求:截面尺寸、井底标高及排水沟设置位置。3、*如果考虑集水井降水时,基坑(槽)放线时应放多大?(三)井点降水法1、井点降水法:就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利用真空原理,通过抽水泵一断抽出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坑底以下,从根本上解决地下水涌入坑内的问题。2、井点降水法种类:一类为轻型井点(包括电渗井点与喷射井点)、一类为管井井点(包括深井井点)3、井点降水适用范围:表2.74、一般轻型井点1)设备组成:管道系统和抽水系统2)井点布置:a、平面布置:单排线状、双排线状、环状布置(注意各种布置的适用范围:如降水宽度、深度)b、高程布置:按公式H≥H1+h+IL,了解各种符号的意义c、轻型井点计算3)井点管埋设:冲孔、直径大于等于300mm、用中粗砂回填、上部采用粘性土压实封闭。冲孔的深度应大于埋深、滤管长度、再加1000mm.四、深基坑土方开挖(一)一般规定:边坡大小、堆载大小及位置等(二)放坡开挖(三)有支护结构的基坑开挖:遵守“由上而下,先撑后挖,分层开挖”的原则。第五节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一、推土机施工1、种类:油压与索式2、特点:灵活、工作较小、速度快等3、范围:一-三类土、运距100m以内,开挖回填深度为1.5m以内4、提高工效的工作方式:下坡、并列、槽形推土,多铲集运二、铲运机施工1、特点:能独立完成铲土、运土、卸土、填筑、整平2、范围:含水量不超过27%的一-三类土,运距800-3500m3、工作方式:环形路线,“8”字形路线,锯齿形路线4、提高效率措施:跨铲法,助铲法三、单斗挖土机施工(一)正铲挖土机施工1、特点:前进向上,强制切土2、范围:一般用于开挖停机面以上的一-四类土3、工作方式:a.正向挖土,侧向卸土b.正向挖土,后方卸土(二)反铲挖土机施工1、特点:后退向下,强制切土2、范围:能开挖停机面以下一-三类土3、工作方式:沟端开挖,沟侧开挖,两种方法开挖的基槽质量不同,沟端开挖的质量较好。(三)拉铲挖土机施工(四)抓铲挖土机施工(五)挖土机与汽车配套计算N=Q/P×1/T·C·K(台)第六节土方填筑与压实一、对土料的选择为了保证填土的质量(回填土的沉降均匀及耐久性问题),回填土的种类不能随便用,应选择一定质量的土种类。注意不能用于回填的土的种类: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含水量较大的土,可溶性硫酸盐含量大于5%,及某些特殊土(湿陷性黄土,弹性土等),碎石类土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二、对基底的处理主要处理基底的含水量(排水),有机物含量,土体稳定。三、填筑要求不同类土回填必须采用分层回填,把透水性好与差的土层从上至下由小至大,同类土回填时可以采用分段回填,施工缝处台阶的踏面不小于1000,高度不于500。四、填土的压实方法1、碾压法2、夯实法3、振动法三种压实方法的工作机理不同,在施工中应根据土的种类选择不同的压实方法五、影响填土压实质量的因素1、压实功的影响:压实过程是克服土颗粒阻力做功,功的大小直接影响压实效果。2、含水量的影响:含水量影响着土颗粒表面的磨擦系数。3、铺土厚度的影响:功的大小随着深度的加深而减小,小至不能克服土颗粒的阻力作功六、填土压实的质量检查1、检查方法:利用压实系数测定2、检查数量:基坑回填每20m3-50m3取样一组;基槽回填每层按长度20m-50m取样一组;室内填土每层按100m2-500m2取样一组;场地平整填方每层按400m2-900m2取样一组。第二章地基与基础工程地基是指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基底下方产生的变形不可忽略的那部分土层。而基础则是指将建筑物荷载传递给地基的下部结构。作为支承建筑物荷载的地基,必须能防止强度破坏和推移,同时,必须控制基础的沉降不超过地基的变形允许值。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宽基浅的自然基础。第一节浅基础一、浅基础的类型浅基础的划分方法根据不同的性能、材料、构造等可分为不同的基础形式。1、受力特点:分为刚性和柔性基础。柔性材料与刚性材料最大的区别在于柔性材料的抗压、抗弯、抗拉强度等级均较大。刚性基础应注意刚性角的大小。(混凝土1:1;砖1:1.5;毛石1:1.25-1:1.5)2、按构造划分:单独基础、带形基础、交梁基础、筏板基础等。各种基础具有不同的形式;如独立基础有阶梯形或锥形,带形(即条形)有墙下条各柱下条形。3、按材料划分:砖、毛石、灰土、混凝土和毛石混凝土基础等。二、浅基础施工(一)砖基础施工:注意砖基础施工过程,施工工艺按砖砌体施工工艺。(二)石基础施工:注意石材料间的搭接关系。三、混凝土和毛石混凝土基础施工在浇筑混凝土基础时,应分层进行,并作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实。对阶梯形基础,每一阶高内应整分浇筑层。对于锥形基础要逐步地随浇筑随安装其斜面部分的模板,并注意边角处混凝土的密实。独立基础应连续浇筑,不能分数次浇筑。第二节地基处理一、地基处理常见的方法:排水固结法、振密挤密法、置换及拌入法、灌奖法、加筋法、冷热处理法二、换土垫层法(一)砂垫层宽度的确定:B’=B+2H·tgθ(二)材料要求:宜采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石、碎石等;在缺少中、粗砂和砾石地区、也可采用细砂,但宜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碎石或卵石,其掺量按设计规定(含石量不应大于50%)(三)施工要点:首先保证基槽的质量,按设计要求采用分层回填压实,每层按工程量的大小采取环刀取土方法,测定其压实系数。三、重锤夯实法(一)设备组成(二)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