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授课人:吕红梅学院:政法学院课程概况介绍•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代码:210414118•总学时数:54•课程学分:3学分•开课对象:社会工作、法学、思想政治教育本课程参考资料•1、查尔斯·H·扎斯特罗,卡伦·K·柯斯特-阿什曼,师海玲,孙岳等著:《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阿什福德等著,王宏亮等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王瑞鸿著,《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2版),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4、库少雄主编,《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5、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6、韩晓燕,朱晨海著《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格致出版社;•《行为医学》扩大视野,转换视角,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类行为•《穿裤子的猴子》另一视角看人类行为•《社会心理学》有助于理解行为动机•《社会文化学》有助于理解环境作用•《行为学》全面研究人类行为的理论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10%,期末考试60%•平时成绩30%:考勤5%、作业10%、小组作业10%,课堂回答问题5%。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1、认识行为•了解人类行为在各发展时期及社会环境中生物、心理、社会发展特性•了解人在社会环境中成长变化过程,掌握人类行为的发展变化规律•学习分析研究人类行为的主要理论•学习分析人类行为在不同环境特点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2、认识行为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影响•熟悉社会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规律•学习分析各阶段行为与环境的关系3、作用适应社会环境调整社会关系(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发现和利用社会资源改善社会环境帮助自己、帮助他人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第一章绪论内容提要第一节课程宗旨、学科地位与内容概要第二节“人在环境中”的基本理念第三节生命历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视角第四节人类行为的具体层面及基本理论第一节课程宗旨、学科地位与内容概要一、行为与环境的内涵(一)人类行为•思考:•什么是行为?•行为是主体的活动,是主体对环境的反应•如何给人类行为下定义?(行为的主体、行为的产生、行为的表现及影响因素)•人类行为(humanbehavior)个体(或群体、组织)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的活动或反应,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什么是人类行为?思考:人的内在思想活动和心理过程属于行为吗?笑话:狭义行为指能直接观察到的一切外在活动,广义行为还包括人的内在思想和心理过程。Eg.上学时周末回家,晚饭后烟瘾犯了,打算借口去散步。在门口换鞋时,老爸问我干吗去?我随口说了句:“去散个烟!”Eg.一位有志于精神分析的青年慕名去找弗洛伊德,见面时弗洛伊德问其姓名,他竟说出:“我叫西格蒙特·弗洛伊德”,然后才慌忙改口道出其真正的姓名。Eg.我有次去买羊肉串伸出4个手指对老板说“来3根羊肉串”老板蒙了“几根?”我又伸出3个手指说“4根”……Eg.想请大家吃桃,恰好没钱,所以就去卡里取钱。到了服务台,“麻烦您,来两斤桃子~~!!”她和我都呆了~~~~人类行为分类按行为起源分:•本能行为(遗传):抓握反射、吮吸、吞咽、巴宾斯基反射……•习得行为(学习)按行为的功能分:•生理行为•心理行为•社会行为思考:偷盗属于哪种?按行为内容分•摄食行为(生存行为)•睡眠行为(生养行为)•游戏行为(生趣行为)•认知行为(生智行为)•劳作行为(生产行为)•繁衍行为(生殖行为)•皈依行为(生息行为)按行为的主体分•个人行为•集体行为•组织行为按医学标准分•正常行为•异常行为•健康行为•病理行为按个人成长阶段分•胎儿行为•婴儿行为•幼儿行为•学龄儿童行为•青春期行为•青年行为•中年行为•老年行为(二)社会环境思考:什么是环境?环境有哪些分类标准?如何给社会环境下定义?社会环境应该有哪些内容?环境(environment):是影响有生命事物的所有因素和条件。•环境分类:自然环境(physicalenvironment)社会环境(socialenvironment)1、自然环境:环绕人们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2、社会环境:•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劳动,加工和改造的自然物质、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的环境体系。•关键点:•指出了与人类行为的联系•指明了与自然环境的联系社会环境内容诠释: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广义包括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体系,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狭义仅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如家庭、劳动组织、学习条件和其它集体性社团等。•包括家庭、学校、社区、政府、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区别关键:是否被人类活动影响和改造过例如:狗和狼社会环境分类根据社会环境的的构成分:•物理环境(改造后的自然界、人工世界)•社会组织(家庭、群体、社区、关系网)•社会文化(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制度等)社会环境分类按所包含要素分:物理社会环境(如:道路、建筑设施)生物社会环境(如:驯养的动、植物)心理社会环境(如:风俗、制度法律)按涉猎内容领域分:聚落环境文化环境产业环境休养环境二、课程宗旨和学科地位专业大背景:社会矛盾彰显、问题突出核心问题:人类受社会环境影响巨大学习目的:认识自己,了解别人,适应社会帮助自己、帮助他人社会环境中的人三、主要内容和编写体例•提供了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试图整合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犯罪医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本门课程提供了人与环境互动视角•突出了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意义王瑞鸿先生观点:•生理因素是基础(行为的生物基础)•心理因素是核心(行为动机和动力)•社会因素是根本(决定性影响因素)社会环境为人类行为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方式社会环境是人类成长的有力支持和影响力量社会环境为人类成长提供了时代参照和标准人类行为的个人问题往往源自深层社会原因1、主要内容①介绍有关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极其相互影响的关系的基本理论②提供有关个人成长的基本知识及各成长阶段可能面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分析可能的危险人群的特征和形成原因③体现社区、社会和文化等制度性、结构性因素对个体的影响作用④体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追求社会及经济公正的价值取向……2、编写体例第一章:整体、宏观介绍第二章第九章以年龄为主线介绍各生命历程阶段的生物、心理、社会发展特征及各层面因素的影响和具体作用方式。第二节“人在环境中”的基本理念思考讨论: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因素内因外因先天遗传后天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高尔顿“名人的研究”华生“环境决定论”•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形体良好的婴儿和一个由我自己指定的抚养他们的环境,我从这些婴儿中随机抽取任何一个,保证能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商人和领袖人物,甚至训练成乞丐和小偷……”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个体发展的内在动力遗传——提供个体发展的可能性环境——使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人的发展更重要的受社会环境的影响Eg.孟母三迁狼孩一元论的观点:内发论:遗传决定论(霍尔、高尔顿)、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外铄轮:环境决定论(华生)第二节“人在环境中”的基本理念系统论的观点:将个体遇到的问题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从整个生态系统(生理系统、心理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系统等)着眼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资源。生态系统的基本层次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微观系统小规模的群体:家庭、同辈群体、职业群体等更大的社会系统:自然、文化、社区、组织、制度等个体:生理-心理-社会系统案例(1997年南京橡胶厂真实案例)分析思路图:第三节生命历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视角戈勒恩·埃尔德——生命历程视角:个体生物心理发展、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发展变迁对个体行为有深刻影响。第三节生命历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视角一、时间: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环境变量对于个体——年龄、生辰八字、星座……对于家庭——家庭生命周期(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与解体)对于社会——历史朝代关于年龄的笑话某君再婚,新婚之夜,灯下看新娘,粉迹深处,皱纹如织,不禁怅然问道:“娘子芳龄几何?”“四十少二。”“不止吧?”“你眼力不错,四十有五了。”“你我既然结为夫妻,何必撒谎呢?”“实不相瞒,实足年龄已五十四了。”上床后,新郎突然想起盐罐没盖,“我得到厨房把盐罐盖上,免得老鼠偷吃。”新娘不禁笑了起来:“傻瓜,我活了六十八年,还没有听说老鼠偷吃食盐呢!”家庭生命周期阶段起始结束形成结婚第一个孩子出生扩展第一个孩子出生最后一个孩子出生稳定最后一个孩子出生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收缩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空巢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配偶一方死亡解体配偶一方死亡配偶另一方死亡第三节生命历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视角二、生命历程、生命周期与生命全程、生活史生命历程生命周期生命全程生活史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层级角色和生命事件系列伴随个体或组织发展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或角色不断转化循环的过程和阶段个体从胚胎到死亡的全过程在社会、文化和历史情境中,一个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事件和经历第三节生命历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视角三、生命历程视角的主要内容(一)多元年龄观生物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精神年龄个体的生理发展和身体健康状况,代表个体在自身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即生命周期的阶段包括行为和知觉两个层面。行为:个体满足生物和环境需求的潜能和能力,知觉:人们认为自己到底有多“老”社会期望的扮演特定角色的恰当时间,具有社会差异性和文化差异性个体追求意义感和精神实现的状态多元年龄观•你都30岁了,该结婚了?•你几岁了?您高寿?你属相是?贵庚几何?•成熟与幼稚?•17岁的狼孩,只有3岁孩子的智商。•最佳生育年龄是几岁?第三节生命历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视角(二)核心术语同龄群体(同期群、代群、队列):由在同一时期经历过同样事件的个人所组成的群体轨迹、转变、延续——个体生命历程动力的长期或短期的观点生活事件:导致严重和长期后果的、相对突然的显著事件转折点:持久改变生命轨迹的生活事件,变化突然且巨大轨迹(长期概念)转变(短期概念)延续毕生发展中某一系列实质上相联系的社会或心理状态(跨时间的倾向或行为模式)。可能转变也可能持续短时间内发生,标志着一定角色的建立或丧失相邻的转变之间的时间跨度第三节生命历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视角(三)基本原理(Elder1994、1998,Shanahan2000)原理内涵人类生活与历史事件的相互作用性必须在历史情境中考察个体和家庭的发展生活的时间性社会赋予不同的年龄群体不同的角色和规范生活的相互依存性人类生活是相互依存,家庭是首个场所选择的个人能动性罗卜白菜各有所爱生命历程轨迹的多样性个别差异性风险和保护的发展性个体某一时期的转变和生活事件,会对其伺候的人生轨迹造成持续性的影响,使其易于或免于遭受某种风险人类生活与历史事件的相互作用性生活的时间性几岁谈恋爱?几岁结婚?几岁生小孩?第三节生命历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视角(四)人与环境的联结机制(环境要求与人类主动性相联系)—埃尔德生命阶段机制转变效应与生命阶段有密切关系:1、“转变”对不同生命阶段的人影响不同2、“转变”是否在意料之中,作用不同社会需求机制社会规定或情境对个体的需求会让个体发生转变控制循环机制转变会导致个体的控制力下降,个体又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平衡。见下图相互联系机制转变效应是间接通过有关联的“他人”生命来实现的强调机制转变对个体来说是一种选择,经历转变之后,个性中原有的某些特质可能被放大控制循环机制转变控制力下降个体努力恢复控制期望要求提高第三节生命历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视角四、生命历程视角与生态系统论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