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建设与中国的“和平崛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海洋建设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吴海设计学院专业:09建筑设计班级:09环艺(3)班学号:09180178摘要:中国自古是一个以陆地为主要依托的国家,农耕文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近代以来,海洋意识缓慢增强,在海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对海洋的综合开发能力与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差距,同周边邻国还存在一系列的海洋纠纷。真正制约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与和平崛起的是滞后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随着新一轮全球化海洋意识的膨胀,中国必须在5联合国海洋公约6建立的国际秩序下,从提升海洋意识走向全面开发海洋,发展海洋事业,制定长期的海洋战略,合理解决与周边国家的海上纠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关键词:中国;海洋意识;联合国海洋公约;和平崛起正文:21世纪是海洋世纪。随着新一轮全球化海洋意识的兴起,海洋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关于海洋问题的论文和专著也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是,目前学界对海洋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权、海洋纠纷、海洋立法等领域,对海洋意识的研究尚较零星,还没有一部系统论述中国海洋意识的专著。笔者就此作一专论,以求教同仁。一新一轮全球化海洋意识的兴起2001年5月,联合国缔约国文件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0(theoceancentury)。海洋问题作为新世纪的时代特征被提出来,标志着海洋和海洋问题已成为主导各国经济发展、影响国际形势、确定发展模式的重要因素。在前资本主义时代,由于航海技术落后、地理因素制约、对海洋重要性认识不足等诸多原因,人类对海洋的利用局限在生物捕捞和有限的海上贸易。人类对海洋重要性的全面认识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海上殖民贸易和贩卖黑奴为西欧各国攫取了大量的财富,海洋潜在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开始得到重视。此后,英国利用海上军事优势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成为海上霸主,为英国海上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大大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进程。海上军事力量的重要性由此得到各国重视,西欧各国由单纯发展海上贸易演变为发展海上贸易与强化海上军事力量并重。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杰出的海军理论家马汉提出了著名的海权理论。他认为,海洋对国家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决定性的作用。海权论对世界各国海洋意识的提升起了重要作用,/一时间,许多国家摈弃了依据陆地谋求国家兴盛的思想,开始依据马汉的理论强化控制海洋的力度,并在这种海权思想的指导下,大刀阔斧地加强本国海军的改造和建设,一股利用海洋的狂飙顿时席卷全球。0[1]20世纪初,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美国强的海上力量,是取代英国的重要保证。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5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6,美国实现了海军主力舰总吨位与英国平起平坐的梦想,逐渐建起世界一流的海军舰队,为美国在二战期间崛起成为世界霸权强国奠定了基础。美英称霸的历程,印证了保罗#肯尼迪在5大国的兴衰6一书中指出的/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0[2]。英国丧失世界霸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丧失了海上霸权。二战后,虽然爆发了美苏之间的冷战,但世界性的冲突并未发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致力于经济建设,沿海国家纷纷利用周边海洋资源,从陆地走向海洋的狂潮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新世纪伊始,海洋意识勃兴,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一方面是海洋拥有巨大的经济潜能。工业革命后,陆地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无法满足人类长期的发展需要。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有丰富的生物、矿物资源,是支持人类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据相关资料显示,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估计等于全球农产品常量的一千倍,未来人类所需蛋白质的80%来自海产品;海洋石油和天然气预测储量有1.4万亿吨;2001年海洋产业对全球GDP的贡献率为4%,在发达国家为10%-20%;世界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区域,集中在离海岸线60公里以内的沿海,人口占全球一半以上;海洋是经济全球化的动脉与纽带,当今国际贸易中的95%由海上运输来承担。二战后,随着世界人口快速增长造成的陆地生存空间紧张,开发海洋成为人类扩大生存空间的必然选择。目前,全世界每天有3600人移向沿海地区,联合国521世纪议程6估计,到2020年,沿海地区的人口将占全球人口75%。海洋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各国围绕海洋和海洋资源的争夺空前激烈。根据5联合国公约6的规定,一个/无人岛0可以获得面积约为1550平方公里的领海,/有人岛0可以获得约为42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这一巨大的诱惑促使各国加紧占领各类岛屿,以期最大限度地获取海域控制权及其资源。5联合国公约6生效后,对超出200海里的外大陆架的争夺正演变成/新一轮蓝色圈地运动0,新兴大国能否和平崛起,对海洋的掌控至关重要。海洋的重要性已举世公认,各国对海洋的重视已经不再停留在局部开发利用上,而是通过健全的海洋立法、完善的海洋战略、有效的海洋管理、强大的海上力量来实现海洋为国家经济、政治、外交总体利益服务的目的。21世纪是海洋世纪,是全球化海洋意识膨胀的时代,世界的竞争和争夺必定由陆地走向海洋。中国要想实现和平崛起的伟大战略目标,就必须牢牢掌握海洋参控权。二中国海洋意识的强化与局限随着新一轮全球化海洋意识的兴起,中国海洋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一)中国强化海洋意识的必要性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沿海岛屿6500多个,依照5联合国海洋公约6中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中国可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这就是中国的海洋领土。因此,中国的领土范围应当是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领土加上300万平公里海洋领土,总共是1260万平方公里总陆海领土。但是,中国到目前为止绝不是一个海洋强国。600多年前,随着古代中国最后一次大规模远洋航行)))郑和下西洋的结束,中国似乎对浩瀚的海洋失去了兴趣,唐宋时期一度兴盛的海上贸易一去不复返,中国与海洋强国失之交臂。此后600年里,中国错过了两次海洋意识觉醒和发展的机遇,一次是由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全球海上贸易思潮,一次是马汉/海权论0的提出掀起的现代海军建设思潮。两次机遇的错过,致使中国的海洋意识、海上经济、海洋军事长期落后于西方。中国全面提升海洋意识的必要性也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第一,惨痛的历史教训。中国古代虽然有过盛极一时的海洋活动,但是,随着空前绝后的郑和下西洋的结束,一切都成为历史。15-17世纪,世界进入海洋时代,中国却由于最高统治阶层的决策失误,导致几百年的闭关锁国,自古即有的/重陆轻海0思想达到顶峰,统治者妄想通过闭关锁国来阻挡西方殖民者的殖民运动,但事与愿违,近代中国的苦难恰恰是从海上开始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的一百年间,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我国达470余次之多0[3],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惨痛的历史教训,使我们清醒,要建设强大的国家,必须依靠海洋作为陆地的屏障,必须有全民族海洋意识的觉醒。第二,当代中国的内政外交需要。中国在1997年和1999年分别恢复行使在香港和澳门的主权,惟有台湾问题至今悬而未决。台海问题事关国家统一和长远经济发展大局,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是全国人民的意愿。中国一直推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方针,主张/以邻为伴,与邻为善0。但是,中国目前与周边多国和地区存在着领土和海洋利益纠纷,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在应归中国管辖的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有150万平方公里存在争议。今日的台海问题、中日钓鱼岛之争、南海海域纠纷,多为历史遗留问题,提升对海洋问题的重视,树立全民的海洋意识,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第三,开发海洋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有显著效果。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视以海洋为纽带,带动经济发展,作出一系列伟大创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促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出口贸易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6200多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由第32位猛增到第7位,对外开放口岸由原来的少数几个增加到200多个。0[4]截至2002年,/占国土面积13%的沿海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承载了全国40%的人口,创造了60%的国民生产总值。0[5]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证明重视海洋,重视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为了经济的长远发展,我们应该进一步提升海洋意识,深化对外开放的力度。第四,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我国走可持续科学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面临着许多工业化国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即资源的供应跟不上发展速度。1991年起,中国开始成为原油和天然气进口国。2004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进口原油1.17亿吨、成品油3000万吨,约占石油总需求3.14亿吨的46.8%。有专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要维持9%以上的年增长率,目前的能源消耗是难以维持的。今天,/中国的能源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了50%0[6],资源过度依赖于国外进口,必然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甚至国家安全将受到外部的威胁与干扰。我国辽阔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东海大陆架是世界上蕴藏油气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已经勘测的油气储量达到77亿吨,可以支撑我国使用80年;南海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区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0之称,约占中国石油总资源量的1/3。这些都是中国宝贵的资源财富。中国目前的海洋资源利用力度不够,不仅是因为技术落后,而且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海洋资源意识不够,海洋权益的实际占有程度较低,缺乏必要而充足的国力维护和扩展海上利益,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没有从陆地走向海洋。新世纪我们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而建设海洋强国、提高海洋意识,是实现祖国统一,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二)中国海洋意识日渐清晰成熟中国古代虽然有驰名中外的/海上丝绸之路0,但客观地说,/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是一个农业型的内陆国家,缺乏向海洋拓展的需求0[6]。明清时期的禁海政策使中国完全脱离了海洋,脱离了世界,长期处于闭关锁国之中。二战后,新一轮的全球化海洋意识膨胀,与前两次不同的是,中国政府是以主动的姿态迎接新一轮的海洋意识觉醒思潮。中国海洋意识的发展虽然经历了挫折,但从总体上得到了加强和提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从传统海洋发展模式走向了现代海洋发展模式。传统海洋发展模式仅限于海洋捕捞和有限的海上贸易,现代海洋发展模式则注重全面利用海洋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强海内外的交流,保障国家的安全,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的。改革开放后,我国发展的目标从西南的/三线0转向沿海的/前线0:1980年成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又增加海南岛全省为经济特区;1984年2月,邓小平视察广东、上海等地后,做出了开放14个沿海城市的伟大决定;1985年2月又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的61个县、市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并在1988年增加辽东半岛开放区、山东半岛开放区和桂东南沿海经济开放区。至此,我国形成了从南到北、由点到线、由线到区域的沿海地区经济开放带,打破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的长期分割状态。沿海地区的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外向性程度最高、最有活力的地区,实现了以沿海地区带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前进模式,海洋成为我国与国外境外进行各类交流的枢纽。第二,从片面保护陆地环境到陆地环境与海洋环境并重。/陆地来源的污染占海洋污染的3/4,是造成海洋污染最重要的污染源。0[7]以往把陆地废物倾入海洋是一种很普遍的处理方法,但无形中污染了海洋,破坏了海洋生态平衡。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已经认识到海洋环境对整个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000年4月1日起施行的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6是/规范我国三百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环境保护行为的重要法律0。该法理顺了海洋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设立了海洋生态保护制度,与国际条约更加衔接[7],截至2003年底,我国已经建成各种类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80多个,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发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