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考试试题姓名学号一、填空题(共35分,每空1分)1.鼻窦左右成对,共(1)对,分别是(2),(3),(4),(5)。其中,前组鼻窦包括(6)、(7)和(8),开口于(9)。后组鼻窦包括(10)和(11),前者开口于(12),后者开口于(13)。2.咽部分为(14)、(15)和(16)。3.喉软骨构成喉的支架,单个软骨为(17)、(18)、(19),成对软骨为(20)、(21)、(22)。4.喉腔分为(23),(24),(25)三区。5.化脓性中耳炎的颅外并发症有:(26),(27),(28)。6.头颈部鳞癌临床TNM分类标准中,T代表(29),Tis为(30);N代表(31),M代表(32)。7.喉癌前病变主要包括:(33),(34),(35)等。二、名词解释(共15分,每题5分)1.窦口鼻道复合体2.腺样体面容3.Little’s动脉丛三、答题(共50分,每题10分)1.试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型及鉴别要点2.喉阻塞的分度及治疗原则3.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4.食管的位置及4个生理狭窄5.鼻出血的局部和全身病因首都医科大学七年制耳鼻咽喉科考试答案一、填空题:(35分)1.42-5.额窦、上颌窦、筛窦、蝶窦6-8.额窦、上颌窦、前组筛窦9.中鼻道10-11.后组筛窦、蝶窦12-13.上鼻道、蝶筛隐窝14-16.鼻咽、口咽、喉咽17-19.甲状软骨、会厌软骨、环状软骨20-22.杓状软骨、小角软骨、楔状软骨23-25.声门上、声门、声门下26-28.迷路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耳后骨膜下脓肿、颈部Bezold脓肿、岩锥炎(答出3项即可)29.原发灶30.原位癌31.淋巴结转移32.远处转移33-35.成人肥厚性喉炎、成人喉乳头状瘤、声带白斑二、名词解释(共15分,每题5分):1.窦口鼻道复合体:以中鼻甲为中心的邻近区域结构(1分),如钩突、筛泡、半月裂、额窦、前组筛窦、鼻囟与上颌窦自然口等结构(3分)。该区域解剖结构的生理异常和病理改变与鼻、鼻窦炎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学有密切关系,功能性鼻内镜外科即建立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1分)2.腺样体面容:腺样体肥大患者由于长期鼻塞和张口呼吸(1分),致使颌面发育障碍(1分),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1分)、上唇上翘,下唇悬挂(1分),加之精神萎靡,面部缺乏表情(1分),逐渐出现所谓“腺样体面容”3.Little’s动脉丛: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下层鼻腭动脉(1分)、筛前动脉(1分)、筛后动脉(1分)、上唇动脉(1分)和腭大动脉(1分)在此处吻合。形成黏膜下动脉丛。鼻出血好发于此。三、答题(共50分,每题10分):6.试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型及鉴别要点类型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脓液间断或持续无臭味粘脓持续流臭脓持续恶臭脓鼓膜紧张部中央穿孔边缘穿孔紧张部后上或松弛部穿孔鼓室听骨链正常肉芽或息肉,骨质破坏胆质瘤或肉芽听骨链破坏听力轻度传导聋较重传导聋重度传音聋、混合聋X线乳突片气房密度增加气房骨隔破坏或肉芽空洞胆脂瘤空洞合并症少耳鸣、眩晕,急性发作引起并发症阵发眩晕、颅内外并发症治疗原则病因治疗、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听力重建同前,若无效手术治疗早期手术7.喉阻塞的分度及治疗原则一度:安静时无呼吸困难表现。活动或哭闹时,有轻度吸气期呼吸困难,稍有吸气期喉喘鸣和轻度吸气期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二度:安静时也有轻度吸气期呼吸困难。吸气期喉鸣和吸气期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亦无烦躁不安等缺氧症状。脉搏尚正常;三度:吸气期呼吸困难明显,喉喘鸣声甚响,胸骨上窝、锁骨上、下窝、上腹部、肋间等处软组织吸气期凹陷显著。并因缺氧而出现烦躁不安,不易入睡,不愿进食,脉搏加快等症状;四度:呼吸极度困难。由于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增多,病人坐卧不安,手足乱动,出冷汗,面色苍白或紫绀,定向力丧失,心率不齐,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等。不及时抢救,可因窒息、昏迷及心力衰竭而死亡。一度:明确病因,积极治疗,由炎症引起者,使用足量类固醇激素及抗生素。二度:为症病变者,及时使同类固醇激素和抗生素等药物治疗,酌情作好气管切开术准备,若为异物,应手术取出。三度:轻短时间的为症尚可积极药物治疗,并作好气管切开准备严密观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宜早行气管切开,如为肿瘤引起,即行气管切开。四度:行气管切开术,情况十分紧急时,先行环甲膜切开术。8.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伤口出血皮下气肿纵膈气肿急性肺水肿呼吸中枢衰竭气管瘘管形成拔管困难。9.食管的位置及4个生理狭窄环咽肌下缘(C6)与贲门间(T5);第一狭窄:食管入口;第二狭窄:与主动脉交叉处,T4;第三狭窄: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T5;第四狭窄:穿过膈肌处T10。10.鼻出血的局部和全身病因局部病因:外伤;鼻腔和鼻窦炎症;鼻中隔病变;肿瘤;全身病变: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肝、肾等慢性疾病和风湿热;中毒;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内分泌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