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的诊断及治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适应障碍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是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的人格缺陷产生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以及适应不良行为(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和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缺乏等)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慢性心因性障碍。适应障碍的发生是由于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与个体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疾病概述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是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的人格缺陷产生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以及适应不良行为(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和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缺乏等)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慢性心因性障碍。适应障碍的发生是由于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与个体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适应障碍是一种短期的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及情绪失调,能影响到社会功能,但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本病的发生是对于某一明显的处境变化或应激性生活事件所表现的不适反应诸如更换新的工作新兵入伍,考入大学,移居国外离退休后或患严重躯体疾病引起的生活适应障碍其病程往往较长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发生改变后起病表现为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以及适应不良行为和生理功能障碍并产生个体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慢性心因性应激障碍时过境迁刺激消除或者由于经过调整形成了新的适应精神障碍随之缓解。适应障碍在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属于“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一大类内,并与“严重应激反应”列为一个栏目在另一个国内经常参考的美国精神学会制定的分类与诊断标准(DSM-Ⅳ1994)中适应障碍为一独立的分类单元在我国既往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无适应障碍项目此项目首次见于CCMD-2中,归于“神经症及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一大类内基本上靠近ICD-10的分类法。症状体征发病多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后的1-3个月内出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抑郁心境、焦虑或烦恼,感到不能应对当前的生活或无从计划未来、失眠、应激相关的躯体功能障碍(头疼、腹部不适、胸闷、心慌),社会功能或工作受到损害。有些患者可出现暴力行为,儿童则表现为尿床、吸吮手指等。以抑郁为主者,表现为情绪不高,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自责、无望无助感,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变化和体重减轻,有激越行为。以焦虑为主者,则表现为焦虑不安、担心害怕、神经过敏、心慌、呼吸急促、窒息感等。以品行障碍为主者,常见于青少年,表现为逃学、斗殴、盗窃、说谎、物质滥用、离家出走、性滥交等。儿童适应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尿床、吸吮设置等退行行为,以及无辜腹部不适等含糊的躯体症状。病因本障碍是个人对生活改变或应激性事件(如丧偶、出国、移民参军退休等)不能适应,而持续处于情绪障碍和不良适应行为的一种异常状态由于对同样的应激源许多人都能顺利处置,无任何异常反应而病人却出现精神障碍,说明个人的易感性对适应障碍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尽管如此,仍需肯定如果没有应激源也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心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生活环境和家庭的变迁人际关系恶化工作和学业受挫,亲友死亡等,某些因素还带有特定的时期如新婚期毕业生求职,离退休后适应新的生活规律等。个性因素个性因素对于同样的应激源许多人都能顺利处置无任何异常反应,而病人却出现精神障碍,说明个人的易感性对适应障碍的发生有重要作用但应该肯定如果没有应激源也就不会发生适应障碍另外社会适应能力欠佳应付方式生硬和单调及个体遭受应激时的生理状况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也易产生适应障碍。发病机制1、应激源引起适应障碍的应激源可以是一个,如丧偶;也可以是多个如事业上的失败和亲人伤亡接踵而来。应激源可以是突然而来,如自然灾难;也可以是较慢的如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不融洽某些应激源还带有特定的时期如新婚期,毕业生寻求职业,离退休后适应新的生活规律等应激源的严重程度不能预测适应障碍的严重程度还要看应激源的性质、持续时间的长短、可逆性、处境和个体性格特征等方面的情况(GelderM,1996)。例如面对明显作用的重大应激源,像被扣作人质遭受恶劣的非人道待遇此时情绪或行为方面的障碍则难以避免还有青少年的脆弱性,对应激源的体验较深,也是危险因素之一适应障碍也可发生于一个集体,如学校、自然灾害人群等。2、个性心理特点在同样的应激源作用下,有的人适应良好有的则适应不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表现适应障碍这就有理由推断患者病前个性心理特征(即人格)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个体的脆弱性特点应激源的强度并不很大便有可能引起适应障碍这种个体不同的脆弱性部分可能与既往生活经验有关(GelderM,1996)。所以,适应障碍发生与否,要同时权衡应激源强度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的因素。临床表现适应障碍本病的发病多在应激性事件发生后1~3个月之内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以情绪和行为异常为主;常见焦虑不安、烦恼、抑郁心境、无能力感,胆小害怕、注意力难以集中、惶惑不知所措和易激惹等还可伴有心慌和震颤等躯体症状同时可出现适应不良的行为而影响到日常活动病人可感到有惹人注目的适应不良行为或暴力冲动行为出现的倾向,但事实上很少发生有时患者发生酒或药物滥用。其他较为严重的症状,如兴趣索然无动力、快感缺失(anhedonia)和食欲缺乏等则罕见有报道指出临床表现与年龄之间有某些联系:在老年人可伴有躯体症状;成年人多见抑郁或焦虑症状在青少年以品行障碍(即攻击或敌视社会行为)常见;在儿童可表现退化现象,如尿床、幼稚言语或吮拇指等形式。患者的临床相可有占优势的症状群,也可以混合症状群出现。下列诸类型可供临床工作中参考(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1994):1、焦虑心境的适应障碍以神经过敏、心烦心悸紧张不安、激越等为主要症状。有关焦虑性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withanxiety)的病例报道不多主要表现为紧张不安、担心害怕、神经过敏、颤抖可伴有心悸、窒息或喘大气后感觉舒服一点,坐立不安、出汗等。2、抑郁心境的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withdepressedmood)为成年人较常见的适应障碍主要表现为心境不良对生活丧失兴趣自责、绝望感、哭泣眼泪汪汪沮丧,严重时可有自杀行为但比重度抑郁为轻。常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减轻。3、品行异常的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withconductdisturbance)多见于青少年,主要表现为对他人权利的侵犯或对社会准则和规章的暴力行为,品行异常的表现有不履行法律责任,违反社会公德;如:逃学矿工打架、斗殴,毁坏公物、粗暴对人无礼貌,乱开汽车、偷窃离家出走、过早的性行为打架和饮酒过量等。4、情绪和品行混合的适应障碍情绪和品行混合的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withmixeddisturbanceofemotionandconduct)。临床表现既有情绪异常也有品行障碍的表现对这类患者的诊断要谨慎。5、混合型情绪表现的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withmixedemotionalfeatures)表现为抑郁和焦虑心境及其他情绪异常的混合综合症状从症状的严重程度来看比重度抑郁和焦虑症为轻如有些青年入伍或求学从家中离开父母后出现抑郁、矛盾、发怒和明显依赖表现。6、未分型的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unspecified)这是不典型的适应障碍。如表现为社会退缩而不伴有焦虑或抑郁心境。(1)躯体性主诉的适应障碍:主要表现为有躯体主诉,如疲乏、头痛、背痛、食欲缺乏慢性腹泻或其他躯体不适等患者既不找医生诊断也不顺从治疗;体格检查无相应阳性体征其他检查均正常。(2)工作抑制的适应障碍:主要表现为突然难以胜任日常工作和学习,工作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不佳工作学习能力减弱严重时不能进行日常工作,甚至不能学习或阅读资料。也称为能力减弱型。(3)退缩型的适应障碍:表现为孤独离群、不参加社会活动、不注意个人卫生、生活无规律,在儿童表现为尿床、幼稚语言或吮拇指等形式。患者一般无焦虑抑郁情绪,也无恐怖症状。适应障碍症状表现多种多样。起病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1个月之内,除长期的抑郁性反应外,在应激源和困难处境消除后,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诊断要点1.对近期的应激性或创伤性事件的急性反应。2.由某一事件或专注于此事引起极度痛苦。3.可以以躯体症状为主。4.其它症状可能包括:5.心境低落或悲伤6.焦虑7.担忧8.感到难以应付9.急性反应通常持续数天到数周。鉴别诊断1、急性应激障碍适应障碍与急性应激障碍同属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两者在病因方面难以说明孰轻孰重主要鉴别在于临床表现和疾病过程;急性应激障碍有异乎寻常的应激事件发病迅速,症状多在数分钟到数小时之内充分发展。以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为突出表现,而不是以情绪和行为异常为主此外可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不能完全回忆整个病程缓解也快一般为几小时至1周之内。2、创伤后应激障碍本病与适应障碍虽都不是急性发病但在临床症状上有可鉴别之点。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为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并伴有错觉或幻觉同时可有睡眠障碍、易激惹或惊跳反应等持续性警觉性增高症状。还可有持续的回避,极力避免回想或参加引起痛苦的经验或回忆甚至不愿与人接触。3、重度抑郁症适应障碍与抑郁症的鉴别在情绪上有时难以分清这需要有临床的实践经验,并无绝对的鉴别标准一般讲,抑郁症的情绪异常较重并常出现消极念头,甚至有自杀的企图和行为整个临床上有早晚变化从病程来看可循环发作,不少病人还有躁狂相发作。4、焦虑症主要是与广泛性焦虑症的鉴别。本病不仅病程较长,且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系统失调症状睡眠障碍也很突出。病前往往无何值得重视的强烈的应激源可寻。5、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在适应障碍发病上不可忽视人格障碍是适应障碍发病的重要因素,但不是临床相的显著表现实践中可见人格障碍能被应激源加剧,但人格障碍早在幼年时期即已明显,应激源不是人格障碍形成的主导因素。患者并不为人格异常所苦恼,而基本上持续到成年甚至终生。在此也要指出人格障碍患者出现新的症状,符合适应障碍诊断标准时,两个诊断应同时并列如偏执性人格障碍和抑郁心境的适应障碍。6、躯体疾病引起的情绪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病人因为这些症状如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等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此时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状态要同适应障碍鉴别。7、神经症表现为焦虑抑郁强迫、恐怖等症状同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睡眠障碍也很突出,且病程长往往无强烈的应激源可寻。实验室检查: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当出现其他病症,如感染等实验室检查显示其他病症的阳性结果。其它辅助检查: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辅助实验室检查,当出现其他病症,辅助实验室检查显示其他病症的阳性结果。治疗基本要点(1)心理—环境治疗:这是应激相关障碍的主要治疗之一,应尽可能去除精神因素或脱离引起精神创伤的环境,转移或消除应激源通过疏泄解释支持、鼓励指导等帮助病人摆脱痛苦,认识疾病面对现实,配合治疗提高适应能力。(2)药物治疗:对适应障碍的病人药物治疗不必作为首选的方法但对情绪异常较明显的患者为加快症状的缓解,可根据具体病情酌情选用抗抑郁药或苯二氮卓类等抗焦虑药。对焦虑、恐惧不安者,可使用抗焦虑药;对抑郁症状突出者,可选用丙米嗪阿米替林等抗抑郁药;对有妄想幻觉兴奋激动者或出现冲动行为威胁到自身或他人安危时可给予短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症状消失后可继续服药数周再停药。以低剂量、短疗程为宜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治疗应继续进行,特别是对那些恢复较慢的患者更为有益。(3)电痉挛治疗:严重消极自杀企图者或兴奋躁动者可作电痉挛治疗2~4次。(4)支持治疗:如对不能主动进食或进食量少的病人,应注意补充营养饮水或输液。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当应激源消失后,而情绪异常仍无明显好转,则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除与患者交谈外更应帮助他们如何解决应激性问题也可让他们发泄一下情绪,这对改善社会功能有积极作用对青少年的行为问题,除个别指导外,还要进行家庭治疗,定期进行心理咨询是必要的给予鼓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