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总复习文言文复习文言语法实词(120)虚词(18)句式第1讲《文言实词》实词的复习要诀1.重在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越多,理解正确率越高。2.巧于推断:对于不常见或根本没见过的实词要试着去推断。常见实词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考试内容: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副词。通假字包含:本字和借字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说:本字——悦借字——说一、通假字1、双声通假:借字和本字声母相同“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同“穆”温和,恭敬。例句中为姓通假字的类型2、叠韵通假:借字和本字韵母相同“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从:同“纵”;与“横”相对“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奉:同“捧两手托着。动词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劝人饮酒)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脱身)3、同音通假:借字和本字的读音完全相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一夜飞度镜湖月”: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人称代词“外连横而斗诸侯。”:衡:通“横”与纵相对“图穷而匕首见。”:见:同“现”暴露,露出来。动词“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同“熟”;仔细。形容词“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文:同“纹”;纹路,纹理。名词“因击沛公于坐。”坐:同“座”;座位。名词二、古今异义这一类实词,从字面上看与今词意义相同,而实际上意义不同甚至相反。学习、复习时可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褒贬色彩的转换、单双音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辨析,防止以今义释古义。1、词义扩大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2、词义缩小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谷”,古代是粮食作物的总称,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3、词义转移: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不见复关,泣涕连连),现在指“鼻涕”;“走”,古代是跑,逃跑。(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现在是“步行”。4、感情色彩变化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风流”:古代有才华,有功绩的杰出英雄,褒义词,现在轻浮放荡之意,贬义词。“讽”(委婉地劝告-讽刺)6、单音词与双音词词语古义今义例句亲戚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国若能以吴越之从与中国抗衡非常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所以余叩所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父母兄弟,统指亲人妻子儿女中原地区意外事故(名词)1、缘故(名词)2、表原因的虚词3、用来,靠它来。与外界隔绝旁系亲属爱人(女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很、大(副词)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没有出路词语古义今义例句美人秦王大喜,传示美人及左右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牺牲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山东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诸侯妃嫔侍卫人员作祭礼的牲畜函谷关以西美貌女子1、方位词2、控制为正义而死山东省词语古义今义例句指示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品头或书面意见璧有瑕,请指示王行为举动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以为认为以为神可以能够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从而连词吾从而师之祖父爷爷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指出,给人看。行,品行;为,作为把…当做可以…凭从,跟随;而,而且。祖辈和父辈。词语古义今义例句细说指小人离间之言详细叙说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长者有德行的人年长的人以公子为长者婚姻姻亲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四、偏义复词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异同:偏义复词,不同。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义复词,劳作。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义复词,离去。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①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圃:偏义复词,果园。②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义复词,婆婆。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是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一部分实词(也有个别虚词)在一定的条件下临时改变原来所属那类词的语法功能而作另一类词用的现象。识别词类活用主要根据上下文,从语法角度去分析。3、词类活用主谓句主语定语谓语定语宾语状语补语A,主语是陈述的对象,就文言文而言,常用名词、代词充当。B,谓语是对主语的陈述,回答主语“怎么样”,就文言文而言,常用动词及形容词来充当。C,宾语是谓语动词涉及的对象,就文言文而言,常用名词、代词来充当。D,状语是修饰,限制谓语的,就文言文而言,常用介词短语、副词来充当。例:寨中人又鹜伏矣。名词动词动作的发出者不是“伏”的发出者主语名词:野鸭子作状语而是动作的修饰限制者A,名词作状语B名词活用为动词例一:左右欲刃相如。主语(名词)宾语(名词)应活用为谓语动词(杀)例二:范增数目项王。主语(名词)宾语(名词)应活用为谓语动词(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善待)C,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一:项伯素善留侯张良。例二:王怒而疏屈平。主语(名词)宾语(名词)主语宾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疏远)D,使动用法:主语谓语宾语主语使宾语具有了谓语所具有的性质,特点(谓语有了使令性)。就是主语使宾语动。使例:(其声)泣孤舟之嫠妇使E,意动用法: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了谓语的性质特点。即: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谁”或“什么”的一种用法。图示:主语谓语宾语以为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以为例:成以其小,劣之。应为谓语动词主观行为,故是意动(以------为劣)注意:使动意动与一般动词句活用为动词的区别:A,一般动词句:其宾语纯粹是一种被动地接受谓语的动作。B,使动,意动句:宾语具有了相关谓语的属性。名词活用形容词活用动词活用其它词活用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名词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为使动名词活用为意动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第一、表示比喻。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第三、表示处所。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江淮间。译为:像……一样。译为:当作……一样。译为:在……1、名词活用作状语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译为:用(乘,凭借)……翻译要具体对待第六、表示时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译为:每天[或在……,或一……(天天、月月、年年)地]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函封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1、名词+宾语籍吏民,封府库。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2、副词作状语+名词汉水又东;二月草已芽3、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4、名词+状语今王鼓乐于此。5、两个名词连用一个常活用面山而居(《愚公移山》)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说苑》)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处在了动词应该处的位置上。2、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不及物动词活用为为动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翻译时,在动词后面补充符合语境的名词。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译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译为:到的人。译为:埋伏的人(伏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意动形容词活用为使动3、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若处在主语、宾语的位置,此时就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将军身披坚执锐。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君安与项伯有故?瑜等率轻锐继其后。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译为:坚硬的铠甲;锐利的武器。译为:长处;短处。译为:旧交情。译为:轻锐的部队。译为:圣人;愚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有时也不带),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为一般动词。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译为:善待。译为:说坏话。译为:穷尽。译为:善于。译为:变小变弱。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特殊的动宾关系形容词的使动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名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成为某种人或事物。格式:名+宾=使+宾+为+名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舍相如广成传舍。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齐威王欲将孙膑。译:使……复活,使……长肉译:使……住在,或意译安排……住在译:使……称王,或意译称王天下译:使……为将,或意译任命……为将领名词活用为使动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表示使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格式:形+宾=使+宾+形春风又绿江南岸。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秦王恐其破璧。译:使……绿,或译为吹绿译:使……愚,或译为让百姓变愚蠢译:使……固,或译为固定译:使……破,或译为撞(砸)破动词活用为使动动词的使动用法包括不及物动词使动和及物动词使动两种。表示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格式:动+宾=使+宾+动项伯杀人,臣活之。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卒庭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吞二周而亡诸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译:使……活,或意译为救活译:使……鸣,或意译为敲响译:使……归译:使……亡,或意译为灭亡译:使……来,或意译为招来译:使……跟从,或意译为带领名词的意动形容词的意动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活用作有“认为”“以为”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意动用法的翻译格式:(1)“认为(觉得)……怎么样”(2)“把……当作……看待”(3)“对……感到怎么样”意动用法表示把宾语当作某种人或事物。格式:名+宾=以+宾+为+名粪土当年万户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译:把……当作粪土一样译:把……当作教训译:以……为先,以……为后译:把……当作客人对待译:以……为师名词活用为意动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表示认为宾语具有某种人性质、状态。格式:形+宾=以+宾+为+形太子迟之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渔人甚异之。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以……为迟译:对……感到奇怪译:以……为羞,对……感到羞耻译:认为……奇特译:认为……奇特为动用法为动用法,简言之,即主语为宾语而动。结构方式:[动+宾]=[为]+宾+动。一般译为:“给(替、为)……怎么样”。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译:为……哭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为国事而死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三者的区别*使动:在客观上使宾语产生变化或造成某种结果。*为动:为宾语而行动。*意动:匠人斫而小之。[客观上使大木变小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天下变小了”只是主观感受]华佗脉之。[有替宾语怎样的意味]主观意念的感觉,只是主观上觉得(认为)宾语怎样了。其它词数词用作动词、形容词。六王毕,四海一。朝辉夕阴,气象万千。(统一)(变化万千)学习词类活用知识,要注意掌握和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