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完善作者:魏娜,田义文,闫华娟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712100刊名:安徽农业科学英文刊名:JOURNALOFANHUIAGRICULTURALSCIENCES年,卷(期):2009,37(10)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11条)1.ROBERTJPAHAN.MARGUERTIELAKE.STUARTPULLARCleanerProductionGuidelines20042.王明远清洁生产法论20043.赵家荣清洁生产回顾与展望[期刊论文]-节能与环保2003(02)4.KENGEISER.徐鹏清洁生产观点2:把清洁生产纳入可持续性战略[期刊论文]-产业与环境2002(01)5.罗吉我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03)6.胡苑清洁生产:由生产领域扩展至消费领域--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相关规定评析之[期刊论文]-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4)7.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20038.陈德全浙江省清洁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2003(02)9.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200310.王劲.王明远中国环境法治:现状与思考200711.陈建栋网友谈减排2008相似文献(10条)1.会议论文卢声超按照3R原则实施清洁生产把建材循环经济落到实处2006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这种经济模式能使资源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我们建材工业是矿业加窑业的产业,是循环经济链上的重要一环,与循环经济关系密切相关.建材工业的员工理所当然应积极参与其中.本文从如下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础二、识别清洁生产机会不失时机落实3R原则三、自主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实现减量化四、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强度五、运用清洁生产手段改善废弃物特性实现资源化六、结论: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础,循环经济最重要的3R原则的每一项都与清洁生产息息相关,只要不失时机地贯彻“3R”原则实施淆洁生产,就可以把建材循环经济落到实处。2.会议论文沈宏军.宋美华.杜维铭.郭忠权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企业2004本文结合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论述了实施清洁生产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介绍了企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所取得的效果及体会.阐明了如下观点: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预防和控制污染的有效途径;是改变传统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必须消除思想障碍,提高全员对清洁生产工作的认识;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3.期刊论文贾春雨.JIAChunyu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北方环境2010,22(4)本文首先介绍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清洁生产的积极影响,从而论证了循环经济的前提和本质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4.期刊论文张天柱.ZHANGTian-zhu从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引人注目的两项实践.正确认识、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对于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与发展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将资源环境要素纳入经济系统内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结合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概念意义下,本文从宏观历史层面阐述了我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必然趋势及其长期曲折、交错推进的过程特征.分析了以废物循环作为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实践误区,提出了以清洁生产为基础推进产业生态化,结合强化末端管制,以及围绕建立绿色市场进行制度创新为基本内容的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建议.5.期刊论文刘惠荣.高亨超.王英平以循环经济理念促进清洁生产的实施-前沿2005(8)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是人类在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改变发展思路分别提出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与清洁生产相比,循环经济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资源利用创新,还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变革,是生态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因而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深层次协调.循环经济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清洁生产只是该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必须将清洁生产的运行至于整个循环经济体系中,才能更加有效、充分地发挥其作用,而不至于被外部因素抵消掉.6.期刊论文曾绍伦.方儒林.任玉珑.ZENGShao-lun.FANGRu-lin.RENYu-long基于清洁生产的燃煤电厂循环经济模式研究-生态经济2008(3)燃煤电厂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污染来源,燃煤电厂实施循环经济既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国内燃煤电厂清洁生产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探讨了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联系与区别,在分析循环经济的四种基本模式后,阐述了燃煤电厂的三种循环经济模式,提出清洁生产是燃煤电厂实施循环经济的实施形式之一;在对燃煤电厂污染排放及其来源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从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评价三个方面研究了燃煤电厂内部如何实施以清洁生产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模式.7.学位论文范连颖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循环经济的理论思考2006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忽略了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经济增长以大量消耗自然界的资源和能源以及大规模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造成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人类社会要不断前进,经济要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这种背景下,着眼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循环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就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美国和西欧各国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从总体上来看,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至今尚未形成系统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不能满足形势发展需求。本文以日本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在对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基础上,对循环经济进行了理论思考和理论总结,创新性地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基本特性、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基本基础和基本规律,总结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首先回顾了循环经济的缘起,然后探讨了循环经济的理论构架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循环经济理论主要构筑在生态经济学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本理论、清洁生产理论和工业生态学等也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完善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循环经济以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资源化(recycling)为运行原则,目前已经形成了三种发展模式。第二章论述了日本循环经济战略思想的确立和日本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虽然日本循环经济的实践活动可以追溯到17世纪甚至更早,但其迅速发展却发生在20世纪末,这与日本国内资源环境问题的紧迫性以及国际环境的压力分不开。为了振兴区域经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保持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日本提出了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新目标,并把建设循环型社会提升为基本国策。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国民,日本初步构建起了循环经济基本框架。第三章论述了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基础和政策措施。日本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为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循环基本计划作为日本循环经济的基本施策方针,为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确立了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日本政府采取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各种政策措施,通过设施整备、环境教育、科技振兴和全民动员,全面促进了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第四章论述了日本废弃物处理与静脉产业发展。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侧重于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主要通过废弃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方式实现。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将静脉产业作为重点领域和切入点,使得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静脉产业在日本得到了长足发展。第五章总结了日本循环经济的成效,分析了日本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日本循环基本计划目标的实现情况、废弃物资源化总量及再生利用率的变化情况以及资源和能源的节约状况看,日本循环经济发展基本上达到了日本政府的预期目标。尽管日本的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成效,但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六章是全文的总结和精华,在对循环经济进行理论思考与理论总结的基础上,论述了循环经济的意义,总结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循环经济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要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以期建立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协调的生态型社会经济系统。循环经济的提出,是现代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它打破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把经济和环境系统人为割裂的弊端,为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对于各国和整个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循环经济作为一场变革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社会经济活动,需要一个明确的导向系统,一个可靠的支持系统。没有明确的思想概念和价值观念为其指明方向,没有可靠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来统一其行为,其发展将陷入混乱。因此,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必须坚持以下方面:加强理论研究、提高认识,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开展循环经济生产与循环经济经营,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加强循环经济的计量与评估。本文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新定义。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其基本特征是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和提高生态效率,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从实践上丰富了循环经济的内容。通过对日本循环经济的总结,本文认为国内外现有的关于循环经济的概念不够全面,例如,曲格平教授的概念就忽略了可持续消费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对循环经济概念进行扩展。本文将循环经济定义为:所谓的循环经济,是指对物质实行“闭路循环”应用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将清洁生产、可持续消费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这一定义是本人对循环经济本质和有关问题的新认识。与曲格平的定义相比,新定义将消费纳入到循环经济范畴,扩展了循环经济的领域。可持续消费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的经济过程,体现了经济活动的连续性。补充了可持续消费的循环经济定义更加全面、具体。第二,在论述循环经济发展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循环经济的科学性、可持续发展性、和谐性、社会效益性、公平性和公益性的基本特性。循环经济是顺应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其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发展空间,是人类社会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的客观必然性源于循环经济的基本特性。科学性、可持续发展性、和谐性、社会效益性、公平性和公益性,既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特性,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内在动力。换言之,正是由于追求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可持续发展性、和谐性、社会效益性、公平性和公益性,人们才一步一步地认识到了与以往的线性经济模式相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国还普遍感受到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三,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三个基本规律:可持续发展规律,节约发展规律,和谐发展规律。可持续发展既是循环经济的追求目标,也是循环经济取代传统经济模式的前提条件。因此,遵循可持续发展规律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客观要求。循环经济可持续性的基本特性也表明,循环经济必须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