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本章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应该能够:了解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思想;掌握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和流程;明确运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企业物流成本应注意的问题。引例:日本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日本的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基本上是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即借助物流费用和成本的两层分解,最终确立成本对象的成本以及相应的绩效,具体说,第一阶段是将各种资源分解到业务流程中的活动,从而核算各活动环节所耗费的资源;第二阶段再将活动成本分摊到各产品、服务、顾客或部门,进而计算这些类别是如何消费活动资源,从而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物流作业成本,并且以此为基础,优化物流活动,在这一点上,日美等发达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具体的核算方法上,应该说日本的物流成本核算考虑的更为具体、细致,也更具有操作性。首先从物流成本的类别划分看,日本强调可以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划分,这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反映相应的问题和物流组织程度,通过综合的成本测度,来全面核算物流成本。具体讲,物流成本大致可以按如下标准划分(见表1)表1日本物流成本的划分方法其次,立足于上述物流成本类别的划分,在具体的物流成本体系和框架上,日本企业认为必须从多角度、系统化出发,来衡量物流成本,这样不仅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物流费用的真实水准,而且还能利用物流成本核算出来的数据,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改进和调整,优化物流经营活动。具体来讲,基于上述思想,日本在衡量物流成本的过程中,主要按物流范围计算的成本(简称物流范围别成本)、按支付形态计算的成本(简称支付形态别成本)和按物流活动或作业计算的成本(简称物流功能别成本)三种成本核算体系来确立物流费用。按物流范围计算的成本是以物流特性和经营运作的范围进行成本分类的方法,例如可以将物流费用划分为供应物流费、生产物流费、企业内物流费、退货物流费和废弃物流费等,也可以分为不同产品别物流费、不同销售地域物流费、不同顾客群体物流费等等。按支付形态计算的成本是按财务会计中的费用分类方法进行计算的,大体可分为支付运费、仓库保管库等向企业外部支付的费用和人工费,也包括材料费等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费用。按物流功能或作业计算的成本是按照物流运作流程的活动计算物流费用的方法,大体上它将物流作业成本分为物资流通费、信息流通费、包装费、物流管理费、配送费、装卸费等等。以上三种划分成本类别的方法,应该说各有所长,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成本管理的框架(见图2)。图2日本物流成本核算框架第三,在物流成本的基准与对比方面,日本提出仅仅是算出物流成本是不够的,需要明确什么是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基准,并且以表格的形式加以考核(见表2),这样每日、每周、每月现场管理人员就可以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决定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表2物流成本分析基准(例)第一节物流作业成本法一、作业成本法产生的时代背景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ABC)意思是活动基准成本计算,是将间接成本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产品、顾客、服务以及其他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体现的是一种精细化和多元化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思想。(一)技术背景高新技术在生产领域的使用,使得企业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用比例下降,而制造费用所占比例直线上升,如何分解制造费用成了当务之急。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CAM,FMS,TQM,JIT,MRP,ERP的广泛应用,美国实业界普遍感到产品成本与现实脱节,成本扭曲普遍存在。(1)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由国内向全球渗透*规模经济向市场应变能力转化*CIM是解决以上问题的现实选择----CAD开发成本较高,但手段先进,时间大大缩短,在英国,平均设计时间从50年代的3个月下降为今天的15分钟----CAE对设计的可行性(生产上,成本上)进行测试----CAM降低设计转化为生产的时间,减少新产品投产准备时间----FMS以灵活方式生产多种产品。品种迅速转化,质量更高,准备时间下降,人工与设备成本减少(弊端:失业、投资压力、管理的滞后)----JIT目标:消除浪费、消除不增值作业例:加工检验移动等待储存在以上大阶段,只有加工是增值作业具体内容:ABC的背景ABC的背景JIT制造,按订单生产,上道工序服从于下道JIT购货,按需购货(必须与供应商有长期合作关系,保证及时供货,价格优惠)JIT存货,就是零存货,这来自于JITJIT制造,实施JIT的基础条件,共有九条ABC的背景低存货水平、采用需求拉动、小规模采购、快速生产准备、人员技能多面手(一人具备不同技能)、FMS、TQM(高质量保证高效率)、有效的设备维护系统、持续改善的工作环境(培养职工的忠诚)(二)社会背景需求的多元化品质的独特个性产品寿命周期的变化战略管理思想的引入FMS的必然性ABC的背景现代生产的大特征1.日本大阪大学中谷严教授指出现代生产的五大特征:第一:流动化。人才流动、资本流动第二:融业化。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转化,范围经济也就意味着突破行业界限第三:个性化。同化欲望向差别化方向转化,也就是说,个性化替代了流行化ABC的背景第四:国际化。在全球范围有效的利用资源,在发达国家从事基础研究,在落后国家从事制造业第五:信息化。以上四大变化必须依赖于信息化作为基础以上我们可归纳为多元化需求与品质的独特个性ABC的背景2.需求多元化、个性化与产品寿命周期(1)个性化导致多元化独特的需求必然导致多元化的产品需求(2)多元化导致产品寿命周期缩短流行导致产品有较长的生命周期追求时尚使许多传统产品过早退出市场ABC的背景(3)产品寿命周期的三种含义*传统的产品生产周期(价值链)研发设计促销供货售后服务*产品的市场周期导入成长成熟衰退*产品的消费周期购入使用废弃相关链接:美国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状况对美国运输与物流企业的相关调查显示,29%的企业用作业成本法代替了传统成本法,超过50%的企业使用作业成本法作为传统成本系统的补充,另外还有15%的企业用作业成本法作为辅助成本系统和成本分析的工具。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前提——作业耗用资源,产品耗用作业基本思想——依据不同成本动因分别设置成本库,再分别以各种产品所耗费的作业量分摊其在该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然后分别汇总各产品的作业总成本,计算各种产品更新换代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作业成本法分配和计算物流成本的逻辑流程资源资源成本分配物流作业成本计算对象作业成本分配作业分析定义作业资源动因成本动因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制度的比较1、传统成本计算的局限性(1)间接费分配基础的疑问费用与产品的关联度的削弱人工小时与机器小时的不足(2)成本计算方法对决策的影响就财务会计而言,影响不大对企业经营决策影响的双重性ABC的背景2.举例说明例(1)单一品种的成本计算原材料直接归入法人工费某一品种产品间接费用ABC的背景例(2)多品种的成本计算原材料直接人工不同品种产品直接归入间接费用中间账户平均分配三、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意义1.适应新经济技术环境的的客观要求。在这种新的经济技术环境下,若继续采用在商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的直接人工去分配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制造费用,必将导致商品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进而误导企业的战略决策。而ABCM与传统成本管理的显著区别,在于将企业视作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企业商品凝聚了在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作业链同时表现为价值链。从而将成本管理的着眼点与重点从传统的“商品”转移到了“作业”,以作业为成本分配对象,这样不仅能够科学合理地分配各种制造费用,提供较为客观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够通过作业分析,追根溯源,不断改进作业方式,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实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因此,ABCM能够很好地适应高新经济技术环境对成本管理的客观要求。2.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企业间的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与此相适应,企业商品通常采用多品种、个性化、小批量的生产经营模式,以适应顾客日新月异的多样化需求。使得传统的以“商品”为管理的核心与起点,以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分析及控制为重点的成本管理,日益难以适应这种新的、动态的、不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而ABCM则以作业成本为对象,以每一作业的完成及其所耗资源为重点,以成本动因为基础,及时、有效地提供成本控制所需的相关信息。从而可极大地增强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并以作业中心为基础设置成本控制责任中心,将作业员工的奖惩与其作业责任成本控制直接挂钩,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与合作精神,进而达到有效地控制成本的目的。3.有利于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能力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现代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也逐渐趋于激烈化和国际化。而我国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只注重商品投产后与生产过程相关的成本管理,忽视了投产前商品开发与设计的成本管理,这已愈来愈难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极大地阻碍了企业商品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ABCM则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发展需要,从一开始就特别重视商品设计、研究开发和质量成本管理,力求按照技术与经济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合理地配置相对有限的企业资源,不断改进商品设计、工艺设计以及企业价值链的构成,从而提高企业商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四、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方法——作业成本(ABC)计算法:又称为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方法(Activity-basedCosting)不是财务会计中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而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一)分析和确定资源,建立资源库(含货币资源、材料资源、人力资源、动力资源以及厂房设备资源)资源资源指支持作业的成本、费用来源,它是一定期间内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发生的各类成本、费用项目。例如:装卸作业发生的装卸人员的工资及其他人工费支出、装卸设备的折旧费、动力费等都是装卸作业的资源费用如果会计记录无法获取资源耗费时,应区分情况,分别估算有关的资源耗费。例如,对于人工费,可以按照工资标准乘以约当职工人数计算,也就是说若某职工只花费其工作时间的1/3执行某项作业,则该职工工资的1/3计入该项作业的人工费支出。(二)分析和确定作业,建立作业成本库作业是企业为了某一特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资源耗费活动,是企业划分控制与管理的单元,是联结资源和成本对象的桥梁。作业有三个基本特征(1)作业是投入产出因果连动的实体(2)作业贯穿于公司经营的全过程(3)作业是可量化的基准。作业作业是指在一个组织内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工作。作业是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要素。作业的划分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依照部门来确定作业分类(合乎大多数人的一种选择),对部门内的作业按照工作内容自上而下层层分解;二是按照业务程序来确定作业分类,按照作业的流程一次确定作业。根据企业业务的层次和范围,可将作业分为以下四类:单位作业、批别作业、产品作业和支持作业.(1)单位作业:使单位产品或服务受益的作业,它对资源的消耗量往往与产品的产量或销量成正比。常见的作业如加工零件、每件产品进行的检验等;(2)批别作业:使一批产品受益的作业,作业的成本与产品的批次数量成正比。常见的如设备调试、生产准备等;(3)产品作业:使某种产品的每个单位都受益的作业。例如零件数控代码编制、产品工艺设计作业等;(4)支持作业:为维持企业正常生产,而使所有产品都受益的作业,作业的成本与产品数量无相关关系。例如厂房维修、管理作业等。通常认为前三个类别以外的所有作业均是支持作业。(三)确定资源动因,分配资源耗费至作业成本库1、资源动因及其确认资源动因是指资源被各项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它反映了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是把资源库价值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的依据。作业确定以后,要为每一项作业设立一个成本库,然后以资源动因为标准,将各项资源耗费分配至作业成本库。作业成本法下,如果某项资源耗费从发生领域可直接确定为某项作业所耗费,则可直接计入该作业成本库,这时不需要确认资源动因,该项资源耗费通常是直接成本。2、根据资源动因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