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鄧衍林2002.3.16目錄一.品質管制認識二.品管應用手法三.品管圈(QCC)品質管制認識一.品質管制之定義:所謂品質管制,即將購買者所滿意之最經濟最實用之制品,加以開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而必須結合公司內的經營,制造.工場,技術,研究,計劃,調查.事務,資材.倉庫.銷售,營業,庶務,人事管理部門等通力合作,創造出合適的工作組織,並加以標準化認真徹底.並采用新的統計方法,以物理,化學,電氣,機械等固有技術,並利用標準化自動化,設傷管理,計測管理等手段加以靈活應用,始達成目的.二.品質管制演變史:第一階段操作者品質管制(18世紀產品從頭到尾一人負責制作好坏一人處理)第二階段領班的品質管制(19世紀將多數集合在一起作業領班監督負責每一員品質)第三階段檢驗員的品質管制(一次大戰期間原有領班除了管理工人外還要負責品質力不從心,因而發展指定專人負責產品檢驗..第四階段統計品質管制(SQC,從1924年美國利用統計手法提出第一張管制圖開始,從此品質管制進行新紀元抽樣檢誕生.第五階段全面品質管制(TQC.是把以往的品管的做法前後延伸至市場調查,研究發展.品質設計,原料管理,品質保證及售后服務等各部門,建立品質体系,可謂專家品管.第六階段全公司品質管理(CWQC,日本的全公司品質管理有別于美國之TQC稱為CWQC,結合公司的每一位員工,通力合作構成一個能共同認識,易于實施的體系使自市場調查到服務為止的每一階段均能有效管理並全員參與.第七階段全集團品質管制(GWQC,結合中心工廠,協力工廠,銷售公司成一個龐大的品質體系.三.如何管理品質1,重視制度,實施標準化.在公司組織內,應給予品管部門一級部門之位階,並明訂品管部門工作職責及運作系統.2.重視執行(品質管理涵蓋4個步驟)(1)制定品質標準(2)檢驗與標準是否一致(3)采取矯正措施並追蹤效果(4)修訂新標準3.重在分析近代品質管制突飛猛進,主要得力於統計分析手法之應用.企業的品質要做好,應配置對品管手法熟練的人員.4.重視不斷的改善.(品質管制在于三個層次)(1)品質開發(2)品質維持(3)品質突破藉標準化維持品質,藉不斷的改善來突破品質,以達到提高品質,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標.5.重視教育訓練品質管制之成敗植基於品質意及危機意.品管人員及全體員工應經常有計劃的接受品管訓練,推行品管方易湊效.6.改善循環與維持循環(PDCA)P規劃(工程設計)C查核(檢驗測試)A矯正措施D執行(生產制造)7.制定企業品質月活動藉著企業品質月活動,自供應商至客戶聯成一個大的生命共同體地並一波一波推動品管相關活動,使之成為企業改造運動,變成一種風气8.推行7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因為它是養成好習慣摒棄草率,建立講究的基礎工程,也是做好品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先決條件9.高層主管的重視四,不良的來源___變異1,變異的來源(1)變異來源之一機器如:切割機器刀具鋒利度.沖壓机衝程可之變動(2)變異來源之二材料如:供應廠商更換材料替換(3)變異來源之三方法如:流程之變更工具夾具不當(4)變異來源之四人員如:人員熟練程度未依標準作業(5)變異來源之五環境因素如:電源穩定度空气粉塵(6)變異來源之六管理因素如:緊急訂單比例多機種更換頻繁2,變異的歸類(1)機遇性原因(經常性問題)(2)非機遇性原因(偶發性問題)五.防止不良品的要訣1.穩定的人員2,良好的教育訓練3建立標準化4消除環境亂象5,統計品管(SQC)6,穩定的供料廠商7.完善的机器保養制度品管應用手法A.特性要因圖:尋找因果關係.B.柏拉圖:找出“重要的少數”.C.直方圖:了解數據分布與制程能力.D.層別法:按層分類,分別統計分析.E.查檢表:調查記錄數據用以分析.F.散布圖:找出兩者的關係.G.管制圖:了解制程變異.品管七大手法所體現的精神:1.用事實與數據說話.2.全面預防.3.全因素、全過程的控制.4.依據PDCA循環突破現狀予以改善.5.層層分解、重點管理.一.特性要因圖:對於結果與原因間或所期望之效果與對策間的關係,以箭頭連結,詳細分析原因或對策的一種圖形稱為特性要因圖,工程魚骨圖或因果圖.它為1952年日本品管權威學者石川馨博士所發明,又稱“石川圖”.作法:特性60°小因子小小因子人機材料方法環境1.4M1E法:(人、機、料、法、環境)2.5W1H法:(What、Where、When、Who、Why、How)3.創造性思考法:希望點例舉法、缺點列舉法、特性列案法.4.腦力激蕩法:“BrainStorming”嚴禁批評、自由奔放.兩類特性要因圖:1.追求原因型:定位方式不合理折彎間隙變化影響大多次折彎累積偏差工程人員未切實驗證模修人員維修方式不當品管人員未作CSI驗證實配間隙小對變異要求苛刻鎖扣不回彈模具定位不穩定模具設計不合理模具設備老化模具改善不及時設備維修不力模具保養不當品管人員檢查不落實責任心不強模修人員技能不夠教育訓練不夠產線未做好自主檢查品質意識不夠教育訓練不夠規格不完善鋼材不良新機種承接不力治具不完善自主檢查未落實品管管理方法不當作業方法不當專案改善不力現場管理不嚴模具、設備人員其他方法為何SWR那麼高?2.追求對策型:提案8件改善系統文件規格執行度94%所有產品導入SPC兩個產品導入CCD應用QANetwork干部學習FMEA開始研究衝件CSI改善品質記錄稽核100%執證上崗他山之石檢討觀摩兄弟單位5次教育訓練140hr/人/年IPQC與FQC交叉擔綱每日始業點檢推動模具稽核每日IPQC作業點檢點檢結果反饋隨時問題反饋模具問題反饋規格問題反饋來料問題反饋每周品質狀況匯整QIT活動10次以上協助生產品質教育訓練品質檢討會推動成立QCC18圈以上他山之石匯整完善相關品質系統開發導入品管新技術提升品管人員素質加強生產作業稽核品質情報及時反饋推動品質活動達成年度工作目標二.柏拉圖:1897年,意大利學者柏拉撬分析社會經濟結構,發現絕大多數財富掌握在極少數人手里,稱為“柏拉法則”.美國質量專家朱蘭博士將其應用到品管上,創出了“VitalFew,TrivialMany”(重要的少數,瑣細的多數)的名詞,稱為“柏拉圖原理”.定義:根據所搜集之數據,按不良原因、不良狀況、不良發生位置等不同區分標準,以尋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狀況或位置的一种圖形.作法:ABCDE不良率100%累計影響度項目注意事項:1.橫軸按項目別,依大小順序由高而低排列下來,“其他”項排末位.2.次數少的項目太多時,可歸納成“其他”項.3.前2~3項累計影響度應在70%以上.4.縱軸除不良率外,也可表示其他項目.柏拉圖的用途:1.作為降低不良的依據.2.決定改善的攻擊目標.3.確認改善效果.4.用於發掘現場的重要問題點.5.用於整理報告或記錄.6.可作不同條件的評價.柏拉圖應用範圍:1.時間管理.2.安全.3.士气.4.不良率.5.成本.6.營業額.7.醫療.ABC法應用:A.時間管理.B.倉務管理.C.其他.柏拉圖實例:3321100%89%67%33%01234567890%10%20%30%40%50%60%70%80%90%100%不良次數3321累計不良率33%67%89%100%尺寸NG毛邊/毛刺變形包裝不合格三.層別法:定義:為區別各種不同原因對結果之影響,而以個別原因為主體,分別作統計分析的方法,稱為層別法.分類:1.時間的層別.2.作業員的層別.3.機械、設備層別.4.作業條件的層別.5.原材料的層別.6.地區的層別等.實例一:材料人員美國臺灣大陸周師傅98%95%94%李師傅95%96%93%劉師傅94%93%92%結果顯示,周師傅的方法配美國材料良品率最高,為98%.實例二:序號廠商生產數良品數制程不良數制程不良率來料不良率總不良率制程不良項目小計拉裂其它1234512345眼睛裂嘴巴裂前角裂后尾裂變形缺料刮傷壓傷12345法拉利籠衝壓成型品質狀況日報表日期:班別:□白班□夜班模號: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k某電子廠有批精密零件在下工程裝配時發生困難,經直方圖分析,超出規格甚多,再將此100個數據,按A,B,C三種機種別加以層別,發現A機種的產品低於規格下限的很多,而C機種的產品超出規格上限的很多,B機種的產品完全在規格內.因此,只要針對A,C兩機種著手改善即可.實例三:規格規格ABC規格規格四.查檢表:為了便於收集數據,使用簡單記錄填記並予統計整理,以作進一步分析或作為核對,檢查之用而設計的一種表格或圖表.作法:1.明確目的.2.決定查檢項目.3.決定檢查方式(抽檢、全檢).4.決定查驗基準、數量、時間、對象等.5.設計表格實施查驗.1.記錄用查檢表:主要功用在於根據收集之數據以調查不良項目、不良主因、工程分布、缺點位置等情形.必要時,對收集的數據要予以層別.ABNo.1No.2No.1No.2合計作業者機械不良種類日期尺寸疵點材料其他尺寸尺寸尺寸疵點疵點疵點材料材料材料其他其他其他月日月日查檢表的種類:2.點檢用查檢表:主要功用是為要確認作業實施、機械設備的實施情形,或為預防發生不良或事故,確保安全時使用.這種點檢表可以防止遺漏或疏忽造成缺失的產生.把非作不可、非檢查不可的工作或項目,按點檢順序列出,逐一點檢並記錄之.實例:編號1234567891各部位油量是否正常2操作按鈕功能確認3氣缸及操作手柄是否正常4電機,傳動鏈條聲音是否正常5自動上料系統是否正常6光電感應系統是否正常7自動送料是否到位8手動送料是否正常9放鬆手柄功能確認10各部位之清潔(含內輥輪)設備每日檢查表收集數據應注意的事項:1.收集的數據必須真實,不可作假或修正.2.收集的數據應能獲得層別的情報.3.查檢項目基準需一致.4.樣本數需有代表性.5.明確測定、檢查的方法.6.明確查驗樣本的收集方法、記錄方式、符號代表意義.7.慎用他人提供的數據.五.散布圖:為研究兩個變量間的相關性,而搜集成對二組數據(如溫度與濕度或海拔高度與濕度等),在方格紙上以點來表示出二個特性值之間相關情形的圖形,稱之為“散布圖”.關係的分類:A.要因與特性的關係.B.特性與特性的關係.C.特性的兩個要因間的關係.散布圖的判讀:1.強正相關:X增大,Y也隨之增大,稱為強正相關.2.弱正相關:X增大,Y也隨之增大,但增大的幅度不顯著.YXY3.強負相關:X增大時,Y反而減小,稱為強負相關.4.弱負相關:X增大時,Y反而減小,但幅度並不顯著.YXYX5.曲線相關:X開始增大時,Y也隨之增大,但達到某一值后,當X增大時,Y卻減小.6.無相關:X與Y之間毫無任何關係.YXY………………………………散布圖判讀注意事項:1.注意有無異常點.2.看是否有層別必要.3.是否為假相關.4.勿依據技術、經驗作直覺的判斷.5.數據太少,易發生誤判.六.直方圖:直方圖是將所收集的測定值或數據之全距分為幾個相等的區間作為橫軸,並將各區間內之測定值所出現次數累積而成的面積,用柱子排起來的圖形.製作步驟:1.製作次數分配表:A.由全體數據中找到最大值與最小值.如:200個數據中之170和124.B.求出全距(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全距=170-124=46C.決定組數,一般為10組左右,不宜太少或太多.參照下表進行分組:數據數組數80~1006~10100~2507~12250以上10~20附表:最大值最小值……………………………………………………………………………….…………………………………………...…………………………………………………………………………….……………………………………………………………………………………………………………………………………………………………………1621661371451531481271551361441571501361261321271471441511501331621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