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理论——赫伯特·西蒙第二组成员:戴思、段俊婷(做PPT)、李珩、吉•图雅、杨小蓉、肖天燕、蔡亚、罗康二、决策理论三、运用与评价一、人物、背景介绍人物简介赫伯特•西蒙(1916-2001)1916年6月15日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西蒙的父亲是于1903年获得工程专业毕业文凭后由德国移居美国的,他是一位电气工程师、专利法律师、当地的学术界和社会事务界的活跃的领导人。西蒙的母亲是一位极有才华的钢琴家。在父母的熏陶下,西蒙从童年就与书籍和其它智力活动结了缘,并显示出极强的独立学习能力。•西蒙于1936年毕业于当时美国政治学摇篮——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1943年获得该校的政治学博土学位•1936—193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1939—1942年,担任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行政学研究所研究员•1942——1948年在伊利诺斯工学院工作,任政治学及社会科学系主任。•1948年出任经济合作总署管理参政•从1949年开始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宾州的匹兹堡)任教,担任行政学和心理学教授、企管系主任。•2001年去世,享年85岁。•西蒙的博学足以让世人折服,他获得过9个博士头衔:•1943年的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63年凯斯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1963年耶鲁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63年法学博士学位•1968年瑞典伦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70年麦吉尔大学法学博士•1973年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学经济学博士•1978年米之根大学法学博士•1979年匹茨堡大学法学博士•瑞典皇家科学院总结性地指出:“就经济学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西蒙首先是一名经济学家,他的名字主要是与经济组织中的结构和决策这一相当新的经济研究领域联系在一起的。”•1978年由于西蒙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过程进行的开创性的研究”,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西蒙对西方行政学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他基于对行政学所谓“正统”研究方法的批判而提出了行为主义行政学理论,特别是他提出的组织决策理论,奠定了决策在行政学研究中重要地位。受其影响,在管理学领域形成了一个新的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正是由于他“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进行开创性研究”,才获得了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著作《管理行为》(1947,1957,1976)《公共管理》(与斯密斯伯格合作,1950)《组织理论的比较》(经济研究评论,1952)《理性抉择的行为模型》(经济学季刊,1955)《理性抉择与环境结构》(心理学评论,1956)《组织》(与马奇合著,1958)《经济学与行为科学中的决策模型》(美国经济评论,1959)《管理决策新科学》(1960,1975,1977)《求解难题过程中的事物搜索》(行为科学,1962)《论如何决定做什么》(贝尔经济学杂志,1978)《思维模型》(1979)《有限理性模型》(1982)《我的生活模型》(1991)《人工智能科学》(第3版,1996)《行政行为—行政决策研究》决策学派产生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跨国公司不断地发展,这种企业不仅经济规模庞大,而且管理十分复杂。同时,这些大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超越了国界,使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着更加动荡不安和难以预料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整体的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为什么学界会以西蒙为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呢?•因为西蒙几乎是对古典决策理论“经济人”假设发难的第一人,他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提出了“有限理性”和“满意度”原则,其他学者在进一步研究中也发现,影响管理者进行决策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还有其个人的行为表现,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等。“经济人”这种假设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基于决策行为中的有限理性,西蒙否认了决策者的“经济人”假设,认为“经济人”假设要么把世界构建成简单的模式,要么把人假设为有全知全能的绝对理性,并且能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经济人”假设中以绝对理性为根据的利润最大化和方案最优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在与决策理论派另一代表詹姆斯•马奇合著的《组织》一书中,西蒙提出了“决策人”的假设。他所认知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他所寻求的结果是利润适度与待遇公平,也就是说,“管理人”假设所追求的是满意化而不是最优化的决策。决策理论介绍决策理论学派的理论要点一、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西蒙指出组织中经理人员的重要职能就是作决策。他认为,任何作业开始之前都要先做决策,制定计划就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也都离不开决策。二、系统阐述了决策原理。西蒙对决策的程序、准则、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异同及其决策技术等作了分析。西蒙提出决策过程包括4个阶段:搜集情况阶段;拟定计划阶段;选定计划阶段;评价计划阶段。这四个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三、在决策标准上,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以往的管理学家往往把人看成是以“绝对的理性”为指导,按最优化准则行动的理性人。西蒙认为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应该用“管理人”假设代替“理性人”假设,“管理人”不考虑一切可能的复杂情况,只考虑与问题有关的情况,采用“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从而可以做出令人满意的决策。四、一个组织的决策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决策。经常性的活动的决策应程序化以降低决策过程的成本,只有非经常性的活动,才需要进行非程序化的决策。四个主要阶段①找出制定决策的根据,即收集情报;②找到可能的行动方案;③在诸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即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从各个备择方案中选定一个方案;④对已选择的方案及其实施进行评价。决策过程中的最后一步,对于保证所选定方案的可行性和顺利实施而言,又是关键的一步。决策的分类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就是那些带有常规性、反复性的例行决策,可以制定出一套例行程序来处理的决策。比如,为普通顾客的订货单标价,办公用品的订购,有病职工的工资安排等等。非程序化决策,则是指对那些过去尚未发生过,或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尚捉摸不定或很复杂,或其作用十分重要而需要用现裁现做的方式加以处理的决策。比如,某公司决定在以前没有经营过的国家里建立盈利组织的决策,新产品的研制与发展决策等等。但是这两类决策很难绝对分清楚,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只是像光谱一样的连续统一体。有限理性理论(1)理性的含义:–理性的一般含义:指非感情的一种计算、思考的心智方法。–西蒙的理性:用“理性”一词来指一种决策行为方式,即“理性“的决策。也就是说,理性的决策是指理性方式的决策。(2)理论的提出西蒙认为现实生活中作为管理者或决策者的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的“管理人”。“管理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往往是多元的,不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且处于变动之中乃至彼此矛盾状态;“管理人”的知识、信息、经验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也不企望达到绝对的最优解,而只以找到满意解为满足。在实际决策中,“有限理性”表现为:决策者无法寻找到全部备选方案,也无法完全预测全部备选方案的后果,还不具有一套明确的、完全一致的偏好体系,以使它能在多种多样的决策环境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3)西蒙的有限理性——行政人假设A.传统的客观理性——经济人假设:经济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认为人类理性是经济活动的主导因素,亦即“经济人”具有客观理性。理性原则:多方案、明确的结果、充分的信息、确定的偏好顺序;B.西蒙对客观理性的反驳:西蒙认为:知识的不完备性,预见未来的困难性以及备选行为范围的有限性,决定了“客观理性”在实际行动中是不存在的;C.有限理性与行政人(管理人)假设因为人类行为是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所以西蒙主张用“行政人”来取代“经济人”而“行政人”的基础便是“有限理性”“;行政人是心理人(有个人的目的、动机、怪癖)与经济人两者的结合,具有有限理性。满意型决策的概念从逻辑上讲,完全理性会导致人们寻求最优型决策,有限理性则导致人们寻求满意型决策。以往的人们研究决策,总是立足于最优型决策,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最优型决策是成立的。然而在现实中,或者是受人类行为的非理性方面的限制,或者是最优选择的信息条件不可能得到满足,或者是在无限接近最优的过程中极大的增加决策成本而得不偿失,最优决策是难以实现的。因而,西蒙提出用满意型决策代替最优型决策。所谓满意,是指决策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可:一是有相应的最低满意标准,二是策略选择能够超过最低满意标准。在这里,如果把决策比作大海捞针,最优型决策就是要求在海底所有的针中间捞出最尖最好的那枚针,而满意型决策则只要求在有限的几枚针中捞出尖得足以缝衣服的那枚针即可,即使还有更好的针,对决策者来说已经无意义。[3]满意原则的优点:它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极大地减少搜寻成本、计算成本,简化了决策程序。因此,满意标准是绝大多数的世纪决策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西蒙曾经用举过两个形象的例子来阐述满意标准的含义和必要性1、一个是有人肚子饿了,走进大片玉米地里想摘个玉米吃,如果他抱着必须找到最大的玉米才吃,就有可能到饿死时还未能找到。2、在散落着许多缝衣针的干草垛中寻找落针,假定非要找一枚最尖锐的针,那就必须把所有的缝衣针找出来,分别进行对比。实际上,只要针能容易地穿过去,无需找到一枚最尖的针。理论运用与评价一、“有限理性”理论的实践价值二、西蒙决策理论的评价三、决策理论的局限性根据有限理性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注意制定和贯彻实施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各种工作标准、基准,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到人和环境的局限性,容许一定限度内的偏差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一定辅助方案来弥补,做到把管理的刚性与弹性相结合。(即要用有限理性的观点来看待员工,正视人的局限性,帮助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践价值“有限理性”理论的实践价值“有限理性”理论在信息处理的有关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见解深刻对当代大量信息的处理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在信息社会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等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面临信息数量过剩的问题。知识总量正以爆炸式的速度急速增长的同时,信息垃圾增多。为了避免在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意识到“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这一现实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有限理性理论,我们应该集中精力搜寻有效信息,而不是搜寻所有相关信息,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效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去粗取精和去伪存真地对信息加以解读。(二)信息处理方面的实践价值“有限理性”理论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实践,不能忽视市场本身使人们缺少保障,由于交换过程常常突然中止,人们在交换中赢得的一切都在风险之中。“有限理性”理论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运用,使我们懂得不能满足于自由竞争必将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预言,而要切实分析市场的结构和困难的缺陷;也不能存在有无限计算能力的幻想,而要切实研究一定市场结构条件下的科学模式和方法。(三)市场经济方面的实践价值二、西蒙决策理论的评价(一)西蒙决策理论的主要贡献1、使决策目标从追求最优转到追究满意西蒙决策理论提出了决策研究的途径,使研究管理学科的学者重视组织成员在不同情况下所做的决策,探讨了实事前提与价值前提对决策影响。他批判了经济学上的“经济人”模型,即绝对的,全知全能的纯理论性决策,而提出“管理人”模型,即合乎实际的,相对的有限理性的决策。西蒙提出企业的决策目标是追求满足利润,即满意决策而非最优决策,使企业建立起适当的,合理的组织目标,更符合实际需要,更切实可行。2、使管理科学的研究从静态转向动态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提出了决策研究的方法,使管理科学研究由静态地研究制度、法制、结构而转向动态地研究决策活动过程。他在《组织》一书中,又提出组织研究的重心是对决策活动过程的研究,如研究组织中的群体行为,则必须对决策知觉,思考过程进入深入的动态分析。他把决策的定义扩大到包含组织中的所有行为,从决策行为出发来研究,观察组织行为。我国当前管理体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