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内容、理念及原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陈道蓄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筹)结论审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计算机专业认证分委员会2013年11月27日上海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内容、理念及原则一、引言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逻辑和理念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执行的若干原则四、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本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意义一、引言关于工程教育评价的6个问题:1.工程教育质量到底该如何评价?2.我们的工程教育质量有标准吗?3.加入《华盛顿协议》为什么很重要?4.《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生的要求是什么?5.保证质量,我们面临怎样的挑战?6.我们如何证明满足《华盛顿协议》的能力要求?我们如何评价教学◦资源投入+过程管理◦基于产出的评价(outcome-based)“产出”如何评价◦“举证”和“认证”为什么标志性成果在合格性评价中不能作为“举证”材料?其实,多年来我们并没有明确的工程教育专业“合格”标准(其它专业似乎也没有)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严格遵循标准执行的专业认证体系而且,我们采用的是“国际实质等效”的标准(可以认为就是“国际标准”)对学生:取得经认证合格的专业的毕业文凭就拿到了进入国际就业市场的“入场券”对学校:我们一直强调的“提高教学质量”第一次有了明确合理的参考框架对国家:可以向国际社会证明,我们不仅能建立世界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系统,我们也能够有效地控制这个系统的质量要证明我们有能力控制质量,我们需要:调整思路:严格按照标准,重新认识什么样的专业才是合格的;坚持原则:真正体现认证促进持续改进的理念统一方法:被认证专业证明自己达到了标准要求,认证专家判定其证明的有效性提高水准:建设并保持一支高水平的专家队伍1.能够将数学、科学、工程基础知识以及某个特定专业的工程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定义与分析复杂工程问题,搜索相关文献,以获得有意义的结论。3.能够设计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部件或过程,并能够适当考虑公共健康、安全、文化、社会以及环境等因素。4.能够采用合适的知识和方法对于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的结论。5.能够针对复杂工程活动,研制,选择于运用适当的技术、资源和现代工程与信息技术工具,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7.能够基于与工程相关的环境或背景信息进行合理的思考,对于专业工程实践在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诸方面涉及的因素与应承担的责任进行评价。8.能够理解专业工程解决方案对于社会与环境的影响,能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并具有相关的知识。9.能够在具有多样性和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作为个体、成员或负责人有效地发挥作用。10.能够就复杂工程活动与同行以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理解和撰写报告,设计文档,做现场报告,理解或发出清晰的指令。11.掌握并理解工程与管理的原理知识,能够作为团队成员或负责人运用这些知识,在多学科环境中进行项目管理。12.对于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有足够认识,并有准备和能力,在技术变化的大背景下独立进行终身学习。复杂工程活动:◦Involvetheuseofdiverseresources(andforthispurposeresourcesincludespeople,money,equipment,materials,informationandtechnologies)(涉及多项资源)◦Requireresolutionofsignificantproblemsarisingfrominteractionsbetweenwide-rangingorconflictingtechnical,engineeringorotherissues(涉及多方面可能冲突的因素)◦Involvecreativeuseofengineeringprinciplesandresearch-basedknowledgeinnovelways(涉及创新)◦Havesignificantconsequencesinarangeofcontexts,characterizedbydifficultyofpredictionandmitigation(涉及复杂后果)◦Canextendbeyondpreviousexperiencesbyapplyingprinciples-basedapproaches(超越经验)能力培养与评价的“悖论”课程在能力培养中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课程目标与考试要求“实践教学”与毕业设计/论文在能力培养中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实践教学”如何评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毕业设计/论文究竟有没有标准?能力期望对于现在的学生是不是“不切实际”?◦现在的学生究竟有多“差”?◦学生想为自己的学习“找个理由”究竟有没有错?二、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逻辑和理念1.认证标准的实质等效性2.认证标准的框架逻辑3.认证标准的核心理念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符合实质等效要求:◦合理的培养目标◦明确的出口要求◦完备的内容覆盖◦足够的条件支撑◦可靠的实施效果专家评价的关键点针对全体合格毕业生形式上,采用国际通用的结构:通用标准+可嵌入的专业补充标准模块1.学生2.培养目标3.毕业要求5.课程体系6.师资队伍7.支持条件4.持续改进目标围绕学生的培养。内容根据对学生的期望而设计。判断师资与其它支撑条件的原则是:是否有利于学生达成预期目标?评价的焦点是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必须考虑全体学生。分别表述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有利于对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也能更好的体现国际实质等效的要求。毕业要求的达成支撑陪养目标的达成。◦被认证专业必须通过举证证明可以期望每个合格毕业生达成目标要求。目标与毕业要求必须对日常教学活动起导向作用,并有利于每个承担教学任务的人明确责任。对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必须分解为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全程跟踪与进程式评估。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为了持续改进。常态性的评估与评价是改进的基础。◦对每一个常规教学活动进行评估。持续改进的实现有赖于有效的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每个教师在持续改进中均承担责任。持续改进的效果是通过学生表现来体现的。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执行的若干原则1.针对性原则2.合格性原则3.一致性原则认证工作紧密围绕标准要求进行学校的自评工作目的是判定标准中每一条要求是否达成,如果认定为达成,则给出足以证明该结论的相关材料。自评报告指导书中对于自评报告正文以及附录要求的内容是基本的证明材料,这些材料的用途仅限于证明目标的达成,不应用于一般意义上的“水平”评价。认证工作紧密围绕标准要求进行认证专家工作过程中的任何判断应该与认证标准的某项要求相关。对于认证标准中提到的所有内容应能作出明确的是否达成以及达成情况的判定。如果认定为达成,应能说明判定的依据;如认为未达成或者有弱点或关注点,应能提出与标准直接相关的理由。认证工作紧密围绕标准要求进行在现场考查时不应该涉及与认证标准达成判定无关的内容。考查点以及提出的问题应有针对性,有利于对自评报告审阅时难以确定的达成状况作出判断。整个认证工作只是判定标准要求是否达成,不进行任何水平评价与横向比较P:是指该项标准项的要求已经达成,被认证方针对此项达成所提供的证明材料是明确的,可信的。Pc:是指该项标准项目前达到了要求,但是其涉及的一些因素在下一次认证之前有可能发生负面的变化,可能导致不能达成标准要求,应给以足够的关注并采取一定措施。Pw:是指该项标准项达到了基本要求,但在某个环节或者条件支撑方面存在弱点,这些弱点会对学生(或者部分学生)达到预期有负面影响。F:是指被认证方无法提供可信的材料证明该项标准项的要求是能够达成的。整个认证工作只是判定标准要求是否达成,不进行任何水平评价与横向比较对于标准中一项或者多项的结论只应该按照上面的描述理解。只要有一项判定为F,则认证结果为不合格。单项结论没有数量累加意义。不应以Pw与Pc的数量作为对被认证专业进行“水平”判定的依据。只有认证报告中对于相应项的说明才有意义。单项结论相互独立,无必然因果关系每个标准项的结论应该被理解为独立的,即某一个方面是否有很突出的表现与另一个方面是否合格不应该综合在一起考虑。“亮点”“瑕疵”“学科地位”与结论无关认证专家在针对逐条标准进行判断时不应该受到与标准没有直接关系的“亮点”或者“瑕疵”的影响。更不应该考虑某个被认证专业的“学科地位”而影响判断的客观性。在认证中发现的问题可能涉及标准中的不止一项。在不同项中涉及不同的方面,则该问题应在相关项中均得到表现。例:某核心课程考试不能反映课程目标要求,也没有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则在“学生”项中对于学生学习情况跟踪,在“课程设置”项对于覆盖毕业要求,以及“持续改进”项中要求建立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两方面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可以根据情况在一处或多处指出标准达成存在的问题,不应该理解为在一项下涉及的问题在另一项下再提出就重复了。因为Pw,Pc等没有累加意义,关键是具体指出问题所在。自评报告提供的材料、认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认证结论必须一致所谓“一致”,是基于认证标准的“一致”。一致性的基础是材料的具体,自评报告不应该从宏观上进行表述,不应该仅罗列“标志性成果”;专家的判断应该基于具体的原始材料,而不是宏观的定性描述。基于标准的一致性应通过如下的工作方式达成:专家个人审阅自评报告,专家对于现场考察结果提出结论,分委员会确定认证结果均必须针对标准逐条进行,结论与根据明确对应。四、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于本科专业建设的意义1.如何建设“合格”的本科专业2.标准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深入研究社会需求以及学科发展内涵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确定支撑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根据毕业要求设置课程并明确课程目标建设并维持能支持目标达成的师资队伍与支持环境建设与改进评估与反馈专业必须通过评价证明所培养的毕业生达到如下要求: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3.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4.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专业必须通过评价证明所培养的毕业生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2.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3.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4.对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5.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毕业要求全面达成的意义◦毕业要求全面反映了社会对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期望;◦毕业要求是国际等效的具体体现;◦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毕业要求的达成必须落实到明确的教学环节◦毕业要求的任何一点都不应该“想当然”;◦毕业要求是对全体合格毕业生的要求;◦毕业要求是否达成的可衡量性通过具体教学环节及其评价机制来体现第5项: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列出具体指标:创新:(1)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中重大突破的背景与影响;(2)能够提出问题并进行初步分析设计:(1)能够就一个设计任务清晰描述需求;(2)能识别该任务面临的各种制约条件,并得出可接受的指标;(3)能够完成设计的全过程,并满足多种制约条件;(4)能够分析并阐明自己的设计的合理性◦负责实施的教学活动(评价点):创新:(1)计算机导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