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背景(1)明初在中央设________,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2)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________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2.措施(1)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________。(2)裁撤中书省和________,以________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3.影响(1)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2)皇帝集皇权和________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二、内阁的出现1.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________繁多。2.过程(1)奠基:明太祖设置______________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但很少能参决政事。(2)确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____________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3)发展: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________。(4)全盛: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________,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3.评价(1)性质:内阁不是法定的________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2)原因:阁臣的升降由________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三、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设内阁、六部:清初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负责______________。(2)设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凌驾于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上。(3)设南书房:康熙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________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2.设立(1)目的:办理西北军务。(2)组成:________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3.职能(1)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____________,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2)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____________和地方官员去执行。4.影响(1)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____________。(2)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____________进一步得到巩固。知识点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制定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A.让“群臣”监督皇帝B.精简政府机构C.加强君主专制D.让子孙后代有章可循2.明初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下列对这一制度的评论不正确的是()①废除了秦汉以来的丞相制度②相权进一步得到强化③隋唐以来的三省六部制因此结束④皇帝专制得到极大强化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3.下列两位君主所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相同之处是()宋太祖明太祖A.极大地削弱相权B.分化中央和地方事权C.地方上设三司分权D.分割宰相权力知识点二内阁的出现4.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A.汉代内外朝B.唐代三省制C.明代内阁制D.清代军机处5.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A.秦代的三公B.唐代的三省长官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D.清代的军机大臣6.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知识点三军机处的设立7.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是()①皇帝可以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②皇帝可以直接指挥地方大臣③皇帝可以自行裁决军国大事④皇帝可以避免决策失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8.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9.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电视剧名犯了错误,最有可能的理由是()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刘罗锅”B.丞相制度早在明代已废除,所以电视剧名会误导观念C.刘墉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而已10.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①参知政事的设置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阅读下面两幅图片:明朝内阁大堂旧址军机处内景请回答:(1)明、清两朝分别设立上述机构的原因是什么?(2)观察两幅图片,概括这两个机构的特点,说明其设立反映的本质问题。12.读图一至图四,然后回答问题: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军机处内景请回答:(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3)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答案知识清单一、1.(1)中书省(2)皇权2.(1)胡惟庸(2)丞相六部3.(2)相权二、1.政务2.(1)殿阁大学士(2)机密事务(3)票拟权(4)内阁3.(1)中央一级(2)皇帝三、1.(1)奏章票拟(2)内阁六部(3)南书房2.(2)雍正帝3.(1)跪受笔录(2)中央各部4.(1)行政效率(2)中央集权对点训练1.C[明太祖废除丞相,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君权;禁止子孙设立丞相,主要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2.B[明初废丞相说明皇权加强,相权削弱。废丞相仅是废除了元朝的中书省,并不意味着三省六部制被废除,因为六部都还存在。]3.B[根据两人所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明太祖时期,废除丞相制度,所以A、D不符合明太祖;根据所学知识,C不符合宋太祖。]4.C[抓住题干中典型的信息“大学士”“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可由此判断为明代内阁制。]5.C6.B[设置内阁制的是明成祖朱棣,A项错误。内阁设立之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B项说法正确。内阁不能统率六部百司,C项错误。明代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取代之说不符合史实。]7.B[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这种制度不仅不会避免决策失误,反而会增加其失误的机会。]8.C[明成祖时设内阁,处理日常事务,但无决策权;清雍正年间设军机处,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完全听命于皇帝。]9.B[朱元璋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自秦朝以来的丞相制度,清代仿照明朝制度,丞相这个官制已经不复存在了。]10.D[北宋时设置参知政事,明朝时废除丞相制度,清朝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故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④①②③。]综合运用11.(1)明朝初年,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忙,设内阁以备顾问。清朝建立后,重要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皇权受到很大限制。雍正时期设军机处以强化皇权。(2)两个机构的办公场所比较简单,不是法定的国家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反映出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12.(1)制度: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特征:皇权高度集中。(2)变化: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进一步加强。解决措施: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政事。并且规定此后不得再立丞相。(3)清朝。(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到被废除。教材问题解答学思之窗思考:(1)你是否同意这位学者的观点?(2)请你谈谈宰相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利弊?答案(1)不同意。他的观点有些片面。(2)利:中国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的强化,客观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文化的繁荣。弊:中央政治制度是全国政治的枢纽,宰相是君主最有力的助手,所以历代的治乱与宰相贤劣有密切关系。明代自废除宰相后,贤能之士再难发挥辅弼作用;加上宦官乱政,阁臣争权,使明朝中期以后政治日益腐败。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分析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看看二者对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答案(1)内阁制是君主专制的产物,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的有效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可能对皇权起到牵制作用。(2)军机处的设立,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二、学习延伸分析上表,体会“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延绵不断的国家”,进而探究这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的关系。答案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纵观中国古代的发展史,很明显地看到时有分裂,时有统一,但统一的朝代在时间上,远远多于分裂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文明不间断地传承下来,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延绵不断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