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隧道溶洞处理方案1、工程概况隧道经xx大桥后进入xx隧道,隧道进口里程D9K57+877,出口里程D9K58+488,全长611m,为一曲线隧道。隧道内轨面高程705.93m~701.65m,最大埋深约58m。隧址属低山区构造剥蚀地貌,隧道穿越xx山山体,高程介于783~599m,相对高差184m,山脊中间隆起,地形起伏较大。隧道进口处于一斜坡山脊地段,自然坡度约20°~30°,沟谷陡峭,切割较强;出口段处于斜坡地段,自然坡度约15°~20°,斜坡切割较弱。xx山脊及斜坡处覆盖层较厚,局部较薄,基岩多裸露,山脊植被较发育,多生长灌木,进出口处平缓处为耕地,出口处覆盖层较厚,多为耕地。该隧道穿越地层为古生界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灰岩地层。全隧均为灰岩,岩溶较发育,如遇隐伏溶洞则易产生岩体掉块塌方、突泥突水等地质灾害。2、隧道D9K58+260处揭露溶洞情况该隧道自出口端掘进,自D9K58+263进入Ⅱ级围岩,3月25日,隧道全断面掘进至D9K58+260处爆破后掌子面断面出现厚层粘土层,洞顶方向发现一岩溶通道,且不断有泥块掉落,施工队及时撤离机械设备及人员。13:30许,掌子面产生小型突泥现象且夹杂有碎块石,突出方量约有300m3,25日下午业主、设计、监理共同查看现场并做好标记。26、27日两日均突出60cm,自27日后趋于稳定。在此后几天内后仍存在掉落泥块现象。经超前地质预报探测,D9K58+255~D9K58+231段岩体很破碎,且很可能有溶洞支洞或溶槽存在并充填黄泥。隧道揭露溶洞情况显示:溶洞順层面发育,在拱部呈椭圆状,长半轴直径约6m,短半轴直径约4m。溶洞内填充大量黄色淤泥,填充物中夹杂碎块石。无溶洞水,溶洞周壁岩层严重。填充物无法清除干净,且不时有淤泥或碎块石掉出,为顺利进行下步施工,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后续掘进中出现“关门”隐患,应对该处溶洞进行必要的稳妥处理方式。3、溶洞处理(1)反压回填将洞渣运至掌子面,对涌出的充填物进行回填,将掌子面及溶洞全部覆盖为止。并用机械进行压实。确保充填物不再涌出,并为后续施工超前小导管提供工作平台。(如图一)图一(2)施作超前小导管在最上面的操作平台上距溶洞口1m范围先后密打三排超前小导管,超前小导管长度为6m,间距为30cm。小导管外插脚控制在100~150,导管前端做成约10cm长的圆锥体,距后端100cm内不开孔,剩余部分按20~30cm梅花形布设直径6mm的溢浆孔。注射水灰比为1:1的水泥砂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2~0.5MPa。浆液充满整个充填物,使小导管与溶洞充填物形成坚硬的保护层,保证拱部无坠落物。(3)架立拱架待溶洞口充填物硬化后,运用上下台阶开挖的方法,从上层操作平台开始将溶洞下方充填物清除。并立即架立工字钢拱架,拱架间距为80cm/榀。拱架应按要求做好锁脚锚杆,并喷射砼。(4)上台阶开挖运用上下台阶开挖法继续进行上台阶开挖并按Ⅴ级加强要求进行初期支护。(5)施作反向小导管待上台阶开挖至一定长度后(以能施作反向小导管为准)掌子面暂停开挖。开始施作反向小导管(小导管施工要求与步骤2相同)。(如图二)图二(6)清除下台阶回填土,下台阶钢架接腿清除下台阶回填土,并及时将拱部钢架腿接至边墙底。施工要求按Ⅴ级加强围岩进行。(7)掌子面继续掘进掌子面开挖方法根据围岩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并按照Ⅴ级加强围岩的要求进行初期支护。(8)溶洞段仰拱砼浇筑待掌子面开挖至一定长度后(以能施作溶洞段仰拱,并不影响掌子面继续开挖为准),按照Ⅴ级加强围岩要求施作仰拱砼。(9)二次衬砌掌子面开挖至距离溶洞30m左右及时施作溶洞段二次衬砌。及时铺设该段防水板、二衬钢筋及二衬砼。4、安全保证措施进入隧道所有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按规范要求穿戴安全防护用品,并按规范、规定操作。所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溶洞处理前应对溶洞洞壁及顶部危石进行清除。每次进溶洞前均检查一遍,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设置放炮前的安全检查员,及时检查现场的安全情况,以确定是否可以起爆,爆破后经专职安全员检查,排除瞎炮等安全隐患后,其他人员方可进入施工现场。④施工作业地段必须保证足够的照明。⑤隧道必须实行24小时不间断通风通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