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课前准备:昨天我给大家布置了两项任务,朗读课文、掌握常识。导学案上的自主预习题目我已全部检查,上课之前小组内先互相交流、修改一下。(板书:故乡—鲁迅)还有需要我帮助的吗?很自信,真棒!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一、导入自古以来,“故乡”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它带给离家的游子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思乡梦;也让无数的文学作品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哀思。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小说《故乡》,体会一下主人公迅哥儿关于故乡不一样的感受。二、教学过程(一)我想先了解一下同学们的阅读体验。《故乡》中有没有带给你美好愉悦感受,让你特别感兴趣的段落?(有)引导:那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朗读出这份兴趣和美好呢?(板书:美)用欢快的、愉悦的、高兴的、轻松地、激动地、略带点天真的…..语气去读。我们试着读一读这些段落。(月夜瓜地刺猹、冬天雪地捕鸟、海边捡贝壳、看跳鱼……)(指名读-----边读边分析)提问:同学们读的都很棒!思考一下刚才所读的段落,有什么相同之处?生回答:这些都是关于故乡的回忆,都与闰土有关,迅哥儿并没有亲眼见过或亲自做过。明确:故乡给儿时迅哥留下的美好印象几乎都是在闰土的讲述中感受到的,是闰土这个人带给他的。因此,迅哥儿记忆中的故乡,因人而美!(板书:人)【提问:少年时期闰土的形象美好在哪里?(小组集思广益概括一下)生一人一词概括:形象美好、天真可爱、富有活力、动作敏捷、口齿伶俐、聪明能干、活泼乐观、淳朴善良、眼界开阔、知识丰富。是迅哥儿心目中的英雄。是他的偶像。】(二)、过渡:少年时的闰土形象如此的美好,值得永远珍藏!可是,鲁迅说过这样一句话“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板书----悲)提问:文中有体现中年闰土之悲的段落吗?(有)引导:我们又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朗读出这份悲呢?提示:低沉的、压抑的、饱含忧伤,悲痛、难过、感叹的、无奈的……语气去读。(请同学们自己饱含感情的读一读相关段落)提问:感悟一下,在所读段落中,让迅哥儿最感悲哀、最难以接受的是哪个细节?生答:“老爷”我来读一读56---61段,同学们注意体会两人此时的心理各自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组交流一下刚才我提出的问题。)迅哥儿:兴奋激动,内心翻腾好多话不知如何表达---一声老爷,让我打了个寒噤,闰土:有久别相见的欢喜---有境遇难堪的凄凉----因身份地位的悬殊失去共同语言不知如何启齿------又因封建等级压迫的烙印太深,终于恭敬的叫了一声“老爷”。明确:一声“老爷”道尽了闰土在封建等级制度下的精神压迫和痛苦,冷了氛围,冷了内心,让迅哥悲哀的什么也说不出口。(找两名学生演绎一下)过渡:看完精彩的情景再现,大家深入想想,让迅哥儿感到可悲的仅仅是闰土的外貌和生活状况的变化吗?提问:(生回答)不是!真正悲的是迅哥儿在闰土身上再也得不到平等的回应,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隔膜,毁灭了两个人之间情分!强调:这就是鲁迅所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的悲哀。因此,现在的故乡,因情而悲!(板书:----情)【提问:物是人非,现在的闰土变成了个什么样的形象?明确:饱经风霜、贫困潦倒、愚昧无知、麻木迟钝、逆来顺受、不知反抗、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毒害的木偶人。】(三)、过渡:其实人人都有追求美好的愿望,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闰土如此大的变化呢?大家到文章中找找看。生回答: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提问:小组交流一下三方面责任分别在谁(小组交流)明确:多子是自身封建意识;饥荒是天灾自然原因,造成闰土悲剧的关键还是人祸社会原因!(板书:社会)请大家读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悟!补充:背景介绍本文写于1921年1月,此时辛亥革命已经过去十余年了。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可是中国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仍然处于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之中。帝国主义也加快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洋货充斥市场,破坏了我国农村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造成了农村经济的急速崩溃,农村出现了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加之当时军阀连年混战,苛捐杂税、强抢豪夺都一起向农民压来,广大农民被逼迫的倾家荡产,生活日益贫困,在饥寒交迫中苦苦挣扎。过渡:这个背景告诉我们:辛亥革命的理想很丰满,多重压迫的现实更骨感!提问: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中,变化的仅仅闰土吗?(板书:变化)同位交流并用最简洁的话概括一下。(生回答:)杨二嫂:由美丽端庄、自食其力,善良安分的豆腐西施变成了尖酸刻薄、贪图小利、损人利己的圆规。迅哥儿:由养尊处优的少爷,变成了一个连祖屋都卖掉,没有了根的漂泊者。(四)、过渡:这就是残酷的现实!社会环境改变了人,也改变了生活。提问:文中用了三个词对三个人物不同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概括。快速浏览课文看谁最先找到?明确: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提问:在现实的重压下,麻木的闰土要了香炉烛台,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虚无的神灵;恣睢的杨二嫂当面偷窃,丧失操守!同学们,如果你是迅哥儿,你对这两种人持什么态度?(学生畅所欲言)我也谈谈我的个人想法:在现实重压之下,虽然三人身份不同,各有各的不幸,但是都是在夹缝之中辛辛苦苦的求生存!闰土和杨二嫂,求的不过是活下去!三种生活状况重复使用的一个词“辛苦”表明迅哥儿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心中会有失望、不满,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更多的是可怜,是同情!(五)、过渡:这就是一切为了生存的悲哀!请读一下鲁迅这句话:“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那人生在于什么?我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做为注解“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在你的阅读体验中,文中谁具有觉醒的意识和思考的能力?明确:迅哥儿提问:回到文章之中,看看这次回乡的经历引发了迅哥儿的什么思考?生回答: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师生齐读)明确:记忆中美好的故乡回不去了,现实中可悲的故乡呆不下去了,那他只能寄希望于未来!寻一条希望之路!(板书:寻---路)(六)同学们再来读一段背景资料。背景资料: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搬家并接母亲回北京,亲眼看到农村衰败凋敝的景象和农民贫穷痛苦的生活,尤其是见到童年伙伴章运水的悲惨遭遇,心情非常悲凉。一年以后,以自己的见闻为素材写了这篇题为《故乡》的小说。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小说中的迅哥儿不等于鲁迅,但反映的却是鲁迅的感情。明确:由此可见,迅哥儿其实就是鲁迅的代言人!可以这么说,小说中迅哥寻希望之路就是现实中的鲁迅在寻希望之路!提问:请同学们联想一下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小组探讨一下,这是一条什么路?(小组探讨)(师生交流):从医学救国到文学救国,从文学家到革命家,鲁迅的一生都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他看透了人性,认清了现实,深知要想改变国家命运,就要从改变闰土、杨二嫂这类愚昧国民的精神开始!所以,他不仅为故乡寻路,更是为祖国寻路!这正是鲁迅浓浓爱国情的集中体现!(板书:爱国)(七)总结:孩子们,这节课我们梳理了脉络,了解了环境,分析了人物,探讨了主题,可这都只是学习课文的一种手段,你们所悟的,所懂得的,才是我们语文学习的目的所在!再回到文中去吧,看看闰土、杨二嫂,迅哥儿,想想作者鲁迅,难道你不想说点什么吗?(小组内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想法)过渡:你们真棒!我把我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和大家分享一下。《故乡》感怀归乡为别离,满目皆荒痍。儿时英雄伴,欲语心悲戚。往日俏西子,言行变粗鄙。物是人却非,征途寻路去。三、布置作业这就是语文学习,不仅要会读会说还要会写。课下请任选文中的一个人物(或作者),以《我想对你说》为题,进行练笔。请结合文章主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四、总结:孩子们,从弃医从文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鲁迅到“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闻一多;从“让祖国摆脱任人宰割站起来的”邓稼先到矢志不渝实现“禾下乘凉梦”的袁隆平!其实我们一直走在希望的大道上!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还要靠大家去实现!我希望同学们也像鲁迅一样以祖国的需求为需求,勇担大任,不畏风雨,一路前行!五、板书故乡鲁迅爱国美悲寻社会变化人情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