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如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思考自精准扶贫开展以来,各地按照脱贫攻坚总体部署,结合自身实际,科学规划,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脱贫工作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贫困户坐等扶贫干部主动上门、靠着底线政策苦捱、别人有的待遇一样不能少、少数自身具备脱贫条件却拒不主动脱贫等现状令基层扶贫干部伤透脑筋,“精神贫困”正成为脱贫攻坚路上难过的坎、难爬的坡,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成为当务之急。一、存在的现象(一)“养懒汉”现象。一些贫困户以前就懒、散、馋,不愿意劳动,现在一没有生活来源就去找政府,给基层扶贫工作带来“破窗效应”,其他贫困户甚至受到这些“懒汉”的影响。在目前的贫困群众中,除了一部分确因身体等原因无法自己脱贫之外,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群众属于主观上缺乏脱贫动力的“精神贫困”,把贫困归咎于外因,一味“等靠要”。这种现象在短时间内难以扭转,甚至还在普通群众中有一种优越感,认为牺牲休闲时间去获得收入是很傻的事情,打打麻将、喝喝小酒的日子才是好日子。如果政府给他们扶贫救助,他们就正好借机减少劳动,扶贫变成了养懒汉。(二)“怕脱贫”现象。有的贫困户不仅等靠要,还不愿脱—2—贫摘帽。为了不脱贫,一些贫困户不惜隐瞒扶贫成果。有第三方评估来村里调查脱贫成果时,村民故意不说实话,隐瞒收入,怕一旦脱了贫无法再继续享受政策。(三)“争风吃醋”现象。少数贫困户见不得别人受帮扶,“凭什么他家吃低保,我家不能吃?”不仅自身缺乏脱贫主动性,甚至为了获得帮扶争风吃醋。一些贫困户逢年过节就找干部要东西,“别人没有的我也得有,我是贫困户就得多给点”,甚至还要挟扶贫干部,“我对你满不满意要看你的表现”。现在一些贫困户的“志”欠账太多,仅靠产业扶贫、资金扶贫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的“贫困生态”。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一)贫困群众自身条件限制。大部分贫困户生活条件较恶劣、文化程度不高、信息闭塞,对贫困习以为常,缺乏自力更生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勇气,成为“扶不起的阿斗”;有的贫困户习惯并乐于“被扶贫”,把政府和社会的帮扶视为理所当然,不仅没有感恩之心,反而因期望值过高又未完全得以满足而抱怨;有的贫困户尽管经过扶持达到脱贫条件,仍然担心脱贫后无法享受政策,也不愿签字认同。(二)宣传发动不够致使政策信息不对称。部分干部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措施认识理解不够准确全面、宣传不够广泛深入,宣传手段单一,宣传口径不一,没有完全吃透弄懂政策,造成群众知晓度不高。—3—(三)无偿补助资金较多易引发群众互相攀比。由于脱贫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上级制定政策措施时,重点考虑了贫困户当期脱贫问题,慰问性、救济式扶贫多,现金补助、实物资助多,致使一些未享受到补助政策的非贫困户心理落差大、心态不平衡。同时,由于上级对贫困村的项目扶持和政策扶持力度较大,贫困户多由区县级部门帮扶,帮扶力度也更大,而插花村及其贫困户享受的扶持政策、资金、项目相对较少。如果一旦没有做好政策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容易引发贫困户之间的攀比。(四)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落实不够到位。部分村在制定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方案时,由村干部“一包了之”、“闭门造车”,在“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与贫困群众商量研究不够,捆绑了贫困群众的手脚,限制了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部分村干部在扶贫项目实施、扶贫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不愿、不敢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公示公告内容不全面、不具体、不及时,贫困户“看不到”、“看不懂”,不利于项目质量和资金安全,不利于提高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不利于廉洁扶贫、阳光扶贫。三、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建议(一)进一步抓好思想发动和政策宣传。要让每一项扶贫政策进村、入户,通过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干部“一对一”、“面对面”宣传,真正让贫困群众心热起来、手动起来,叫响“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脱贫攻坚主旋律;及时总结宣传脱贫攻坚典—4—型事例,组织开展“自力更生、主动脱贫”系列评选表彰活动,形成正向激励机制,让苦干实干的不吃亏、得实惠、有荣誉。(二)关注已脱贫群众的新诉求、新动向。建立脱贫后续扶持机制,及时打消思想顾虑,跟进解决具体困难,营造精神脱贫正能量。(三)强化贫困户主体地位。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实施权、监督权、管理权,贫困村扶贫项目须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贫困户脱贫方案须由贫困户本人签字认可,体现贫困户受益者、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四)强化基层治理能力。除了选好配强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贫困户帮扶干部外,还需充分挖掘和培养乡村各方面人才,选好头羊、用好干部,寻求最佳治理支点。(五)强化公示公告公开。完善扶贫政策、资金、项目公开公示制度,进一步明确公示时间、内容、要求;充分发挥村级财务监督员制度,确保监督员参加村支两委会议、项目质量监管、报账凭证签字;加强督查检查,对督查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从严查处,及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