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十诀》是下围棋必须铭记的十条戒律《围棋十诀》第一条戒律便是:不得贪胜。其意思便是字面上的内容,即“越对胜利存有贪念,越得不到胜利”。但是作者之所以会煞费苦心把这一条放在《围棋十诀》的第一位,是因为他先知先觉地意识到,“不得贪胜”的深刻性,不仅仅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它是统领其余九条的总纲领,是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生指南。这里所说的“胜”,已经超越了围棋盘上的胜负。它的意思更加宽广,是指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多样领域中,人们所渴求的目标。而“贪胜”,则自然是指对实现目标的执著。“不得贪胜”抛开了围棋盘上狭窄的虚像,向我们展现了“如果太执著于目标,则会一无所获”的人生现实。人生的目标,自然是求胜。但对目标过于执著,就会让我们心浮气躁、视野狭窄、思维僵化。“不得贪胜”,并不是让我们放弃求胜之心,而是要我们时刻保持头脑冷静,避开各种诱惑,认清自己,从而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孙子兵法》曰:“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能够避开针锋相对的战斗,利用对手的弱点来牵制对手,壮大自己,获得最大利益,才是达到成功的最高境界。《围棋十诀》第二条是:入界宜缓。其意思是:“进入对方阵势时,要徐徐图之,不求一击而得逞。”这是以静制动的后发制人之策。围棋就是宇宙。围棋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充满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大小、先后、攻守、得失、生死、厚薄、奇正、动静、地势、虚实等,矛盾又不矛盾,就像围棋的阴阳调和,不可分割。“入界宜缓”的意思是,想攻击别人,不要着急,慢慢来,不要急于求成。《围棋十诀》是下围棋必须铭记的十条戒律,每条四字,包罗万象,超越古今,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本集【指尖上的中国】,带你走进《围棋十诀》之三:攻彼顾我。《围棋十诀》第三条是:攻彼顾我。攻彼顾我,是指要攻击对方时,也要想到自己的安危与发展,以及和全局的配合。进攻人家,要顾及自己,或者说,必须考虑自己。如果盲目进攻,自己到处都是破绽,这种攻法是不行的。首先要顾及自己,自己没有了破绽,才能去攻对方。匹夫之勇不可提倡。《围棋十诀》第四条是:弃子争先。弃子争先,是主动放弃一些意义不大,或很难处理的棋子,以换取先手之利,从而获得全局的胜利。《棋经》云:“宁失数子不失一先。”是告诉我们,不要因小处纠缠,而丧失“先手”的主动。弃子才能争先。要抢先手,就要付出代价的,放弃才能抢先手。下棋如此,做人亦如此。弃子,要求弈者有长远的目光和全局观念,不能只顾一点,要讲究互相配合,不计一城一池的得失以换取总的胜利。弃子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文化,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诸多特点。《围棋十诀》第五条是:舍小就大。“大”与“小”,是指围棋盘上一块棋的价值,是围棋中最基本的要素。棋盘上有很多“大场”,我们需要及时发现,及时占领,不要只看到眼皮子底下的小块地盘,而对大场视而不见,丧失时机。俗话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近视眼,是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人生亦如此。有人处处占小便宜,人缘不佳,真正遇到困难时,无人愿意伸手援助,即是一例。贪小必然失大,不肯吃小亏的人,看似精明、实为愚蠢。《围棋十诀》是下围棋必须铭记的十条戒律,每条四字,包罗万象,超越古今,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本集【指尖上的中国】,带你走进《围棋十诀》之六:逢危须弃。《兵法》曰:“善胜者不争,善争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所谓“善败者不乱”,是指形势不利时,自己的部队(棋子)已经危险,越逃可能死得越多,或者对方借攻击获得利益越多。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放弃,减小损失。人生亦然。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挫折和厄运,我们会告诉自己“坚持下去,不要放弃”。其实,很多时候,放弃,才是成功的第一步。我们赞赏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但要成就事业,放弃和锲而不舍并不矛盾。鲁迅放弃了医学,成为文学巨匠;梵高拒绝做传教士,成为了有名的画家。放弃,是对生命的过滤,对追求的扬弃,是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和发现。不会放弃,就无法跨越生命,驾驭人生。棋道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