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经济开发区一中“三省教育”课件制作人:孙玉东“三省”教育活动的依据是:“省人”:通过自己或他人的言行反思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省事”:通过自己或他人所做的事情来反思自己所做之事,修正自己所做之事;“省理”:通过反省自己修正自己的固有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自己更加适应社会,从而发挥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三省”教育活动模式:第一个“三”是:要求教师组织学生每次反省三条;第二个“三”是:每天反省三次(早上上课10分钟,下午上课10分钟,下午放学10分钟。);第三个“三”是:每月三次总结:即日总—周总—月总;第四个“三”是:“三结合”即:学校——家长——学生三方紧密结合的管理模式。班主任“三省教育”操作要求:1、了解“三省”教育的任务、目的和目标;2、了解本班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3、制定本班级的“三省”教育阶段性任务和目标;4、制定合理积极的评价体系;班级“三省”教育开展一些具体要求:1、班级内评选出“三省”教育专干1-2名;2、班级内评选出“三省”教育小组长若干名;3、班级小组组员不要超过5-6名学生(包括组长);4、制定小组学习计划和督促计划的开展。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求班主任做到:有耐心、有信心、有激情、要细心的态度开展工作。有了耐心,才可以持续开展;有了信心,才可以有目标;有了激情,才可以充满动力;有了细心工作态度,才可以成功。扬起自信的风帆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张景浩——班主任工作艺术策略浅谈(一)自设障碍是自我保护的一种策略一、从“自设障碍”谈起“自我保护”主要是保护个体的“自尊”“自设障碍”可以减少个体的“失败感”,增强其“成就感”(二)“自尊心”与“自我概念”1、“自尊”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维度“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认可和尊重A:“渴望伟大”是个体行动的最大动力例一:两个女人的对话例二:女人的利器——“夸丈夫”例三:转怒为喜的“婆母”B:“贴标签”与“天平理论”2、什么是教育?陶行知老先生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使人发生变化,让人变好了就是好教育;让人变坏了就是坏教育;没有变化,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即生长教育即变化教育即发展教育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例1:对付淘气孩子的“秘诀”例2:你说话的声音真好听;(面试新生“秘密武器”)3、自我概念的界定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外貌、特长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例:张行真行!(自我概念良好的孩子)例:我长得不算漂亮。(四次转学的孩子)3、自我概念水平高的人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例1:永远坐前排的人——英国小姑娘玛格丽特(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也永远要坐前排。)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例2:因自卑放弃诺贝尔奖的弗兰克林DNA双螺旋结构示意图二、饿死的梭鱼(一)从“饿死的梭鱼”想到的……1、“选”出来的后进生2、“爸爸,请不要砸我的鱼缸”(二)由30%—40%医疗事故想到的……1、“老师,我捡到一颗五角星”三、“神奇的魔卡”(一)从神奇的魔卡想到的……1、麦琪和她的天才班2、“爱情巫师”——她值九匹骆驼1、握住老师的手,老师给你力量.(二)爱的埋伏英国心理学家哈德飞,曾经给两组志愿者进行过不同的催眠。他对第一组人说:“你现在身体非常非常虚弱,你已经变成婴儿了,你全身都很瘦小,你的手指像小鸡爪子那么瘦……”,慢慢地,这些人真的相信了。这是,给他们一个握力器,受测者的平均握力是二十九磅。然后,他又对第二组人进行了催眠。“我现在往你口中滴上了营养液,是泰森服用的那种,所以,你会像泰森那样强壮,越来越强壮。”此时,他又让这些人去握握力器,结果,平均握力是一百四十二磅。而事实上,这两组人在清醒状态下的正常平均握力皆是一百零一磅。这个实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心理暗示的强大力量。而这种力量,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为心灵加油(三)开展评星活动实验研究“想上月亮上生活的孩子”——“天文星”翟可欣故事动机训练:通过让学生在特定领域获得成功,强化其行为动机。偶然成功兴趣更大成功新时期,关爱学生需要教育智慧华林飞武汉市第十一中学引言:教育,到底怎么了无人喝彩的中国基础教育。政府不满意,这么久了还没有培养出创新人才。社会不满意,只有落后的教育,没有落后的学生。教师不满意,今天的教育已经不是教育了。学生不满意,在高喊减负的今天课业负担不减反增。戴着镣铐跳舞的中学教师。好老师与坏老师,让你里外不是人;关注分与关注人,让你左右摇摆;体制内与体制外,让你应接不暇;保饭碗与干事业,让你上下浮沉。只见理论,不见技巧---------本领的恐慌乐于教书,苦于育人---------本质的偏离只有管理,没有教育---------育人的误区重视说教,轻视体验---------情感的淡漠精于灌输,疏于关怀---------生命的漠视我的转变确立新的教育观·回归生活。生活世界,道德源头·凸显体验。道德体验,自主建构·关爱生命。关爱自己,关爱他人·讲究技巧。交往互动,互惠共生回归生活凸显体验·“体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之一。·科技时代人类对体验的遗忘,精神家园的失落。·21世纪:体验的时代。·体验教育力求克服灌输性、控制性,既强调把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课堂教学之中,也强调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理解和创新知识,践履道德,选择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生成新的生存境界。一、体验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二、体验是教育的本体,探究是其主要存在方式三、德育课功能重新定位(澄明生活)四、社会实践活动+反思性表达(刘惊铎著:《道德体验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关爱生命20世纪70年代,现代哲学与当代女性主义开始关注人的身体、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情感、关系。生命是一个高度有序的复杂系统,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变化的自组织关系性(相互依赖的)存在。一、关爱是所有成功教育的奠基石关注个体生命在现实生活中遭际的事件;给师生彼此从事关怀实践的机会(诺丁斯朱小蔓刘慧:《关爱生命……》)二、从生命出发,遵循生命之道即从生命本身的特性、生命体的当下状态、生命体所处的生存境遇出发三、生命叙事是教育的重要展现方式生命叙事诱发生命感动师生表达各自的生命故事:具体的经历、经验和体验,相互分享交往互动互惠共生·传统教育的基本模式:单向传输—单向接受·教育之先定假设:教师是多知的,是真理的化身,学生是无知、少知的,是需要塑造、改造的对象…事实已一再证明这一假设的不合理性一、理解生命世界(对青少年精神生活的重新估计)二、共同成长:(米德)“反哺文化”;师生相互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三、交往互动(生成新的知识、能力、道德)四、开放对话:诉说体验,相互诱发和唤醒新时期:关爱学生需要教育智慧理由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没有人能够光凭理论概念教导学生,学生问题千奇百怪,即使教师相信民主、爱心、尊重、接纳、个别差异等理论,到时候依然手足无措。理由二: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应付教育工作中时刻会发生的繁杂问题,教师需要特殊的技巧合情合理地解决学生中间发生的各种问题。需要运用教育智慧全面关爱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理由三:教育创新的需要。面对90后这些最不缺乏爱的“新新人类”,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需要变更,对学生的关爱也要赋予新的元素,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对教育爱这个古老的话题予以全新的解读。爱的教育与教育爱。台湾著名教育家高振东先生认为,爱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一般的工作方法,而教育爱才是教育工作者一流的意识形态。作为一名中学班主任,对学生光有慈母般的爱是远远不够的,促使学生主体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搭建“绿色生命平台”,才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爱。教育爱是深刻的理念,是一种丰富的情感,是教育行为的源头活水,唯有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把辛苦的教育工作当成乐趣来从事;也只有爱,才能使教师感觉到每个学生的喜悦和苦恼都在敲打他的心,引起他思考、关怀和担心,教育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理由四:是把“爱的教育”升华为“教育爱”的需要★魏书生、李镇西的故事。魏书生曾是一名工人,写了150次报告要求当老师。李镇西带着王蒙描绘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某女子中学一个班集体生活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走上了讲台。他当时的理想是“我一定要把我带的班也建设成为《青春万岁》所描绘的那样的班级。”★李镇西:最初以爱心与教育成名,后来以民主与教育成家。★魏书生:以立志教育、忘我精神成名,以民主与科学成家。理由五:教育是一个激情和理性相伴的历程如果教育工作者完全没有爱心,面对学生的时候就是激情燃烧完了的岁月,那教育活动就成了“一群闹更年期的和一群闹青春期的对话。”如果光有一番热情,只知道自己怀着无限爱心去从事教育事业,常常会遭受挫折,发出“华佗无奈小虫何”的感慨。由于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一再只强调教师要关爱学生,相对忽视了教师工作方法的培训,因而教育智慧的贫乏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无奈,现实生活中教育工作者经常遭遇面对复杂实践缺乏有效举措的尴尬事件。过去说最大的贫困不是物质的贫困,而是观念的贫困。现在我们可以说,班主任当前遇到的最大的尴尬不是理论的匮乏,而是具有操作价值的方法技巧和教育智慧的匮乏。没有教育智慧就做不好班主任关爱学生就是要三分教育七分等待。学生的转化需要时间和空间,不要不耐烦,不要把学生逼到死角,穷追猛打和喋喋不休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对待迷路的孩子要有“宗教家”的情怀。新时期关爱学生需要教育智慧教育误区:教师使用尖酸嘲讽的语言,尽管满含“恨铁不成钢”的爱意,但师生之间的隔膜就在这不经意中产生。这样不适当的表达,不仅无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相反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激起学生的怨恨心理、报复幻想,甚至闭锁心灵。★鼓励期许,掌握有效的励志方式。教育案例:1、指导学生写“自强日记”。2、制作“励志卡片”,3、绘制“成长曲线”。对学生的期待就是教师对学生最大的关爱。古代圣贤很多人就是在期待和鼓励中激发人生潜能而成为一代英才。每个人的励志方案必须量身定做,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教育心理学依据则是,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发扬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这一做法,著名的“霍桑实验”已经证明是可取的而且是有效的。注:你想把他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他就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点评★制度创新,变人治为法治方法一:在制定班规时我将班级管理细化,然后落实到人,实行“班务承包制”,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专业人做专业事”。方法二:改变批评的方式。方法三:收作业、午睡等日常管理的创新。方法四:试行班级管理学分制。当然,头两个月,学生行为规范还是经常被政教处亮红灯,但我以最大的耐心等待奇迹的出现。几个月以后,违规违纪现象逐渐消失。自此九班班风正、学风浓,无论什么时候走进九班,都会看到整个班级窗明几净,学生们都心无旁骛地自觉学习,到学期末就评为本年级的“文明示范班”(虽然是文明示范班中的末位,但全班同学却确实兴奋了一回)。由于我重视规则的建立和规则意识的培养,慢慢学生自觉性增强了,偶尔做错了事会主动按班规认罚,也不需要我发雷霆万钧之怒,我的任务就是轻松友善地带着笑容看他们自觉进行错误补救。不靠制度管人,累死没人同情。制度创新,才能还原教育活动是智力活动的本来面目。现代文明最值得崇尚的就是制度文明,现代人就应该是合理制度的设计者和合理制度的遵守者。制度设计好之后,人就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在执行制度的时候一定要有情操作,使我们的教育是一个充满温情和理性的历程,让我们每个班主任老师变得温柔而坚定。点评注:严格要求,有情操作。★温柔一刀,何须动雷霆万钧之怒教育案例一在实际工作中,我倡导散发着人性光辉、富于人情味的“惩戒与批评”。拿治理迟到来说,如果有人迟到说家中的闹钟坏了,我就送一个闹钟。如果说病了身体不舒服,我就送他到医院。如果学生迟到了,我就主动送上早点,学生只要吃上两回我送来的早点就很不好意思再迟到。而且我让他们迟到后自己把名字写在《班级日志》上。一个月以后分校班难以攻克的顽症—迟到现象居然绝迹。教育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