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认同与民族精神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华民族认同与民族精神兼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北京教育学院胡英才引言•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具有独特的地缘、血缘渊源。中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是建立在各民族平等、团结、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之上的,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对增强民族团结与凝聚力,对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建设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一、独特地理环境孕育中华民族共同根基二、几千年人口迁徙融合中华民族共同血脉三、地缘血缘相连构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四、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政治制度五、民族认同感凝聚民族精神一、独特地理环境孕育中华民族共同根基•1.“中华民族”称谓由来•“中华”一词起源于魏晋,作为地域名称与“中国”相同使用。“中华”用于政治名称,在近代,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民族”一词从日文引进到我国,后来复合成“中华民族”,表示稳定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为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2.中华民族共同的根深植于“东亚大陆”(此图未包括我国完整海域)•“东亚大陆“大致是一个自西向东倾斜的大三角形。它以帕米尔高原为顶点,以向东北和西南延伸的两组山脉带为两边,向东北伸展的一组包括天山、阿尔泰山、萨彦岭、外兴安岭山脉一直到鄂霍次克海;向西南伸展的一组包括昆仑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一直到南海岸。这个大三角形的底边即是太平洋岸,它包括沿海的许多大小岛屿,如台湾、海南岛等。•“东亚大陆”内部,地形复杂,景观多样。山地、高原、峡谷、丘陵、盆地、沙漠、湖泊、沼泽、平原应有尽有;气候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差异很大;植物、动物种类繁多,分布也带有很大的差异性;地下资源也极丰富多样。“东亚大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与差异性,使得农业、牧业、林业、渔业、工矿业都能因地制宜地得到发展,并且呈现了多样性,这就给我国各族人民的祖先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交流带来了有利的条件。•“东亚大陆”内部,从历史上看,大致可以分为六个地理区域。①东部地区•这个地区北到长城燕山和辽河中下游,东南临海,包括沿海岛屿,西到贺兰山,经四川盆地西部的山脉到云贵高原东部,到河西走廊。这个地区活动的民族主要是汉族。汉族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是“东亚大陆”地区各民族人民在历史上形成一个统一体的主要力量。•②北部地区•这个地区北到萨彦岭、贝加尔湖,东到大兴安岭,南到长城燕山,西到阿尔泰山,其位置大体上就是蒙古高原。历史上在这个地区活动的民族主要是游牧民族,重要的有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族等。•③东北地区•这个地区北到外兴安岭、东到日本海,西到大兴安岭,南到辽河中下游和长城燕山。•这个地区历史上活动的主要民族有东胡、乌桓、鲜卑、契丹、靺鞨(女真)等。•④西北地区•这个地区北到阿尔泰山,南到昆仑山,东到河西走廊,西到天山和帕米尔,大体上相当于清朝全盛时期的天山北麓和南麓。在这个地区活动的古代民族有诸胡、突厥、回纥(维吾尔)。•⑤西部地区•这个地区北到昆仑山、祁连山、东到四川西部的横断山脉、西到帕米尔一带、南到喜马拉雅山。•在这个地区活动的古代民族主要有羌族、藏族。•⑥西南地区•这个地区北到金沙江,西面是横断山脉,南面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国境线,东到云贵高原的东部。•在这个地区活动的历史上的民族有乌蛮、白蛮、苗、徭、僮、彝等。•以上是东亚大陆的地理情况。海洋、山脉和大漠这些天然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来自外部的大规模的入侵。东亚大陆这一自成一体的多样性的生态局部环境,为中华民族的先民们提供了得以发生和存续的自然地理条件,这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根基,中华民族就是在这个框架里形成的。二.几千年人口迁徙融合中华民族共同血脉•1.人口迁徙•民族融合是从人口自然迁徙开始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是夏朝,接下来是殷商和周朝,夏人,殷人,周人,都居住在黃河流域的一些地区,不断吸收其周围居住的许多少数民族部落。到了战国时代,中原地区一些少数部落的名字消失了,融入到夏人、殷人、周人为主体的族群中,统称为华夏族。华夏族从一开始便包含着多民族的血统和多民族的文化。到了汉代,原来的华夏族与周围族群交流、融合的机会更多,这就形成了更大的民族共同体这就是汉族。在中国历史上,这种少数民族融入汉族的现象,是持续不断的和大量的。如:鲜卑族早期曾居住在大兴安岭的森林里,后来从山区向西南迁移,来到阴山河套之间,形成鲜卑拓跋部,其中一部分迁入青海,大部分则在4世纪初活动在内蒙古和山西大同地区。公元386年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中原北部地区。494年北魏孝文帝时,将都城由大同迁往洛阳,并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加强了与汉族的融合。•契丹人原是活动在辽河上游的游牧民族,曾臣服于唐,916年阿保机称帝。建契丹国,后改称辽。1125年辽国被金灭后,契丹人大多与汉人及女真人融合。•再如,女真族也是在松辽平原上兴起的,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金,1234年金被成吉思汗的军队所灭。女真族人,走上与契丹人由弱到强,由强而亡的道路,最后融入了中原地区,与汉族人同化了。•以上事实说明了这样一个规律,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进入平原,进入精耕细作的农业社会,早早晚晚都主动地融入汉族之中。•北方游牧民族汉化的过程,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指出的“每一次由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征服,……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由上述事例还可以证明一个现象,这就是北方民族发展的方向是自北而南,呈现波浪式的运动形式。当南下的北方民族或与汉族融合,或向西迁徙,漠北与东北地区往往又兴起了新的民族,继续沿着原有的路线南下,起着填补空隙的作用。•在少数民族不断融入汉族的同时,也有很多汉族人融入到不同的少数民族之中去。比如:在战国时,楚国一个叫庄硚的人曾率数千农民迁居于云南滇池地区,自成滇王。其后,汉晋时期均曾派汉人进入云南,迁入云南的汉人逐渐融合于当地各民族了。比如,迁居于大理洱海地区的汉人成了白族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另外,以蒙古族为例,蒙古军队在攻打金和南宋时,俘虏汉人众多,成吉思汗攻金,一次就强迁河北100余万户到漠北,有一技之长者,从事手工业劳动,多数人则从事畜牧业。南宋人徐霆在漠北看到,当地牧奴之中,“汉人居其七”。•明朝万历初年,逃到蒙古土默特的汉人已达十多万。这些自愿投顺的汉人,得到了当地统治者俺答汗的善待,分得了牛羊、帐篷和耕地,他们后来都逐渐蒙古化了。在其他民族之间,这种民族成分的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有些民族是经过多次迁徙而形成的。如维吾尔和裕固族,是由原来居住在蒙古高原的回鹘人衍变而成的。再有,我国的少数民族除了自古以来就在当地生存发展的之外,还有从境外迁入我国的。如京族于16世纪迁入我国,朝鲜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都是19世纪后迁入中国定居的。2.经济文化交流•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迁徙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领域,各族的交往是最多的,真正形成了互相不可分离的关系。汉代,匈奴通过“赏赐”、互市等方式,从汉地得到了铜器、铁器、陶器、缯絮、金银,以及其他大量的生产和生活用品;被掠和自动流亡到匈奴的汉人,又为匈奴输入了种田、凿井、筑城、打造兵器等先进的技术。•北方游牧民族的折叠坐榻,在东汉时期传入了中原,被成为胡床。胡床的使用,又导致了高腿家具的产生,使汉族一向席地而坐的习俗也改变了。此后,胡桃、胡萝卜、胡豆、胡麻等,也相继传入中原。在唐代,唐与突厥在受降城互市,唐输出丝绸,突厥输出马。唐朝的汉族工匠,还把纺织、刺绣、酿酒、制纸墨、平整土地、除杂草、水利碾磨等技术传播到了吐蕃。火炕、火锅、饺子、煎饼等常用的设备和食品,也是由北方民族传入的。•通过文化领域的交流,各民族的文化素质都得到了提高,精神生活丰富了。文化的认同,更拉近了各民族的距离,密切了民族关系。在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方面,各民族间的交流是很多的,相互影响也是很大的。十六国时期,接近西域的凉州地区,吸收了天竺和龟兹的许多乐器和乐曲,并与当地汉族音乐逐渐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凉州乐,其风格粗犷激昂,受到北方民族的普遍欢迎。唐代十部乐中保留了好几部西域乐。•在政治方面,汉族与少数民族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紧密团结、相互依赖的事实也是大量的。隋、唐的政权中,少数民族官将的数目也不少,唐太宗时,突厥各部首领仅在京任五品以上将军、中郎将者就有100余人,差不多占朝廷武官之半数。上述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事实,证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历来是密不可分的,互相依赖的,是团结互助的,有的匈奴单于曾发出“匈奴本与汉为兄弟”的感慨。•3.和亲通婚•在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和亲通婚是民族融合的最高形式。婚姻是两个异性组成家庭的结合,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分析研究社会变迁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历史上,不同族群首领家族之间的联姻,在许多地区都被视为是在两个族群间建立友好关系的重要措施与象征。(1)历代王朝的和亲政策•在中国几千年社会发展与族群演变的历史中,各民族间的通婚是十分普遍的。中原王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所采取的政治手段中最常用的是“和亲”政策。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首领之间、与西南高原部落首领之间的“和亲”,一方面,显示了加强族群之间的联系、促进友好关系的愿望;另一方面,利用婚姻关系实现政治同盟或求得边地安宁。•东周朝时期“周襄王欲伐郑故娶狄女为后,与戎狄兵共伐郑。”两汉时期,汉高祖刘邦以民女充任“长公主”嫁给匈奴王冒顿单于,双方约为昆弟。西汉中期“昭君出塞”,使汉朝和匈奴62年未发生战事。据史载:“北边自宣帝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边民安居乐业,边境地区处于稳定繁荣状况。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唐和吐蕃之间二十多年未发生战事。唐中宗时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以后唐蕃签约互不侵犯。•元朝时期,蒙古族统治者也采用“和亲”手段与边地的畏兀儿人上层“联姻”,成吉思汗将亲生女儿嫁给畏兀儿人贵族首领。清朝时期满族统治者也同样利用“和亲”政策来加强“满族联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后妃中就有来自蒙古族的后妃。皇太极和康熙都曾将自己的公主嫁与蒙古族的亲王和郡王。据史料记载:从汉朝至清朝,总计“和亲”131起。其中汉族与少数民族“和亲”51起。各少数民族间的“和亲”80起。上述这些“和亲”举措都是很成功的,它加强了民族之间的政治联合,促进了民族融合。(2)民众当中的族际通婚•在我国从古至今,各地区各民族的民众杂居通婚十分普遍。北朝四部正史中所记载的民族通婚就有241例。在《土族简史》中记载:“土族中也融合有汉族的成分。据土族的民间传说和一些族谱记载,在明洪武年间,曾有一批汉族人民从山西等地迁入三川地区,从南京迁到互助地区,与当地土族人民长期相处,互相通婚,有些就融合到土族中去。清朝也有许多汉族人陆续从四川、甘肃等地与土族杂居,互通婚姻,结为亲戚,逐步融合到土族中。”•解放战争时期,一些学者到西藏考察发现有一些到藏族地区谋生或逃避兵役的贫穷的汉族青年农民与当地的藏族姑娘通婚,他们的家庭生活完全与当地的藏族相同,他们所生的子女,从小就只讲藏语不讲汉语,长大后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藏族了。费孝通教授说“从生物基础,或所谓‘血统’上讲,可以说中华民族这个一体中经常在发生混合、杂交的作用,没有哪一个民族在血统上可以说是‘纯种’。”正因为各民族间有浓厚的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许多少数民族都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如鲜卑族拓跋氏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不少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其国号也都采用历史上华夏族-汉族的国号,例如在十六国时期,匈奴刘渊在汾水流域称帝,国号汉。羯人石勒建赵国,史称后赵。它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众多的少数民族都对中国历史有强烈的自觉的认同感。这种历史认同,在元代由蒙古族丞相脱

1 / 7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