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粮仓观后感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天下粮仓》观后感近日,看了31集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只觉得荡气回肠。一幅《千里嘉禾图》,一幅《千里饿殍图》,才知道,国家之重在农,而民之本为食。“民以食为天”这不是一句夸大的词语,在老百姓的眼里,“粮”就是“天”,不禁心里却生出无尽的慨叹。1735年,雍正皇帝猝然驾崩。乾隆在登基的第一个年头就吃惊地发现,粮食生产和国粮储备之“第一紧要大事”全面失控。围绕粮食接连发生“火龙烧仓”、“阴兵借粮”、“耕牛哭田”等惊世奇案。一贯以关注国民生存状态而闻名的吴子牛先生将首部电视剧的视角聚焦于农耕时代与生死息息相关的致命话题——粮食生产与储备。当看完这部电视剧后,我深深地感觉到它树立了一座丰碑,一座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将不能被超越的丰碑。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能也有很多的电视观众没有这种强烈的感受,但是对任何一个年代的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粮食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天下粮仓》正是从粮食这么一个社会最基本的需求出发,来反映社会众生相。《天下粮仓》给人最为深刻的冲击是在不动声色的叙事中浸蕴着一种扼腕、悲壮的忧患意识。在歌舞升平、金玉满堂的媒体时代,我们从几百年前的历史回放中,找到了与今天现实的心灵感应。危难之际,刑部尚书刘统勋扶棺履任,统领全国查案赈灾之职。他与米河、卢焯、河道总督高斌、采办许三金、官仓皂隶鼠爷、田户王虎林等大批可歌可泣之人一起,共同治漕弊、修运河、惩贪吏、破邪教、兴新政,为充裕大清国粮仓披肝沥胆,出生入死。当一些故事撞击了我们的心灵时,去追问这是昨天的叙事,还是今天的咏叹已经变得十分次要。在一个近13亿人的泱泱大国,粮食已经越来越依赖进口,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进入世贸后中国的粮食生产、农业发展将走向何方?这些都不是电视剧所提出的诘问,但只要有着“天下之兴亡,天下人担当”的意识,一种弥漫的忧患就不可避免。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百官树德,为天下开太平。一座粮仓,一条运河,一队漕船,一场情爱,一个朝代,一批臣子,一方天下,一腔热血。《天下粮仓》是一部“不戏说不滥情,不矫揉造作,阳刚遒劲,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模有样的长篇电视剧”。它是拍给同样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关心国家,注视民众,忧国忧民,超越肤浅的人看的。它会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震撼和久久不能释怀的沉思。《天下粮仓》之所以能引起我浓厚的观看兴趣,是因为它提醒我们:除了宫廷里那点儿被翻过来倒过去的破事儿,古代还有丰富的历史生活——人民的历史生活和国家行政的历史生活。“民以食为天”的价值观,在今天一点也不过时。而“民以食为天”所涉及的国家仓储制度、赈济制度,在今天仍然有着行政学的经验意义。《天下粮仓》讲的是有关天下根本的故事。所谓天下之根本不外乎天下人,而天下人皆以食为本。剧中一群仁人志士在为天下苍生与天斗、与贪官污吏斗、与邪恶愚昧斗。因此,《天下粮仓》作为一部艺术作品便有了坚实的根。虽然是二百多年前的事,但任何观看《天下粮仓》的人恐怕都难以置身事外,只是在看一个好看的故事。《天下粮仓》由上述这样忠奸、善恶、黑白分明的人编织着一幕幕为官不廉、为富不仁、阴谋丑陋和为民请命、孤身抗暴、义无反顾的故事。使观者恨时钢牙挫碎,快时扬眉吐气。由他们清晰的构成了该剧戏剧冲突的两个矛盾对立面。这分别代表民意和私欲、正义和邪恶的两股力量往往是不对等的、力量悬殊的,这就造成了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使《天下粮仓》显得惊心动魄,引人入胜。今日吾辈,当鉴史以图强,忧民以兴国。中国有75%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中国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农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粮食生产和国粮储备依然是各级党政领导的一大要务,发达的经济必须以发达的农业为基础。因此,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树立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本思想。要像剧中人物米河一样,做到清正廉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要不断强化忧患意识,为兴国安邦,长治久安而贡献毕生精力。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