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行2016年5月12日,在这个“5.12”汶川大地震地震纪念日暨国际护士节,我们全专业一行去到唐山,这个同样曾经经历大地震磨难的坚强城市,去祭奠那些在地震中逝去的英灵,缅怀那些抗震救灾中涌现的英雄事迹。唐山,简称“唐”,河北省省辖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华北平原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毗邻京津,地处华北与东北通道的咽喉要地,是京津唐工业基地中心城市、京津冀城市群东北部副中心城市。唐山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驻跸而得名,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工业基础雄厚,素有“北方瓷都”之称。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孕育了丰厚的工业文明。唐山是中国评剧的发源地,素有“冀东三支花”之称的皮影、评剧、乐亭大鼓享誉全国,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元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3时42分53.11秒。东经118.1度、北纬39.6度,在距地面16公里深处的地球外壳,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一带突然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23秒钟后,唐山被夷成废墟,682267间民用建筑中有656136间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4204个孩子成了孤儿。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为世界罕见。中国首都北京摇晃不已,天安门城楼高大的梁柱痉挛般地嘎嘎作响。从渤海湾到内蒙古、宁夏,从黑龙江以南到扬子江以北,这一华夏大地的人们都感到了异乎寻常的摇撼,一片惊惧。弹指一挥40年。唐山人民在战胜灾难、重建家园中凝结成的抗震精神,其所涵容的团结、坚韧、勇于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内核,不仅是唐山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全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世界科学家们络绎不绝地来到唐山,依据这个天然“实验场”进行大量研究,使人类加深了对地球的认识,防御地震灾难也迈出了一大步;在唐山抗震实践中,中国诞生了“地震社会学”,为解决全球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灾害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成功的防灾减灾范例。古今中外,每一次巨大的自然灾难都是以更大的历史进步作为补偿的。唐山大地震使唐山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却给全人类带来宝贵的精神财富。一早出发,经过近三个小时的颠簸,我们来到的第一个地方是唐山抗震纪念馆。唐山抗震纪念馆原名“唐山地震资料陈列馆”,建于1985年,是全国唯一的一座有关地震、抗震和防震的陈列馆,1986年7月建成开馆。在讲解员的带领和细心讲解下,通过馆里通过大量的资料、实物、照片,我们重温了那段不可磨灭的灰色记忆,了解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基本情况,以及唐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情形。地震资料陈列馆为两层方形建筑,外镶紫红色陶瓷面砖,建筑面积近1500平方米,网架屋顶,沉稳大方。纪念馆参观完毕已到饭点,我们就地吃午饭,饭后全部开往第二个目的地--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该公园于2008年4月开始兴建,2008年7月初步建成开放,总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是世界上首个以“纪念”为主题的地震遗址公园。公园设计充分体现“敬畏自然、关爱生命、探索科学、追忆历史”的理念,以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铁轨为纵轴,以纪念大道为横轴,分为地震遗址区、纪念水区、纪念林区、纪念广场等区域。其中的地震博物馆于2009年10月落成。广场正前方是纪念水池,面积3万平方米,水池内主题雕塑采用石材和青铜质地,用写实的雕塑语言,展现唐山人民在灾难面前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生动场面,激发人们珍爱生命、奋发向上的豪迈情怀。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由5组13面墙体组成,镌刻着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罹难的24万同胞的姓名。纪念墙每面高7.28米,代表7月28日,墙体距水面19.76米,代表1976年,预示着逝者与生者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让人永远铭记1976年7月28日这个令唐山人悲恸的日子。园内中国·唐山地震博物馆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由纪念展馆和科普展馆两个分展馆组成,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地震主题展馆。我们怀着一颗对逝者同胞哀悼的心,在讲解员小姐的带领和讲解中,参观完展览馆,心情异常沉重。第三站我们来到的是:唐山地震台。这是一处幽深的小院子,环境很好。台站工作人员热情的欢迎了我们的到来,并且给我们详细的讲解了这里所有涉及的测量工作,以及这里遗留的地震遗址。院子的角落养了好几只大狗,见着这么多人,狂吠不止。旁边竖着牌子,上书:动物观测,请勿打扰。讲解完毕后,工作人员带我们参观了GPS基站,GNSS基站,现场演示了跨断层基线测量的方法,以及精密水准铟瓦尺测量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能够看到平时在课堂学的知识在这里很实用,大家热情很高,不断向工作人员咨询各种问题。而工作人员也是热情且耐心的解答同学们的疑问,同学们都有认真听讲解并且做笔记。最后一起合影留念,在下午将近4点,我们恋恋不舍地坐上返程大巴,离开这片土地。这次唐山行,我的收获颇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不禁缅怀那些逝去的同胞,也感慨自己,8年前的那场地震,就在我的家乡,虽然不是重灾区,但是有多少跟我一样的甚至更小的孩子,就再也没了明天。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努力奋斗,发扬坚持不懈、矢志不移的抗震救灾精神。天灾不可怕,只要我们意志坚定,万众同心,就一定能战胜一切灾难。团结,积极进取,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