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文言句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复习文言句式文言句式的基本类型1、判断句2、变式句(倒装句)3、被动句4、省略句文言文判断句一、“……者,……也”式。例:1、子瑜者,亮兄谨也。(«赤壁之战》)2、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这是最典型、最常见的判断句式。主语后面加“者”,表示提顿,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也”附在谓语后,对主语加以判断或解说。“者”和“也”不必译出。二、“……,……也”式。例: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传)2、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女婿)(左忠毅公逸事)3、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4、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蔺列传》)三、“者”、“也”省略式。例: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四、由副词“乃”、“即”、“则”、“非”等表示的判断。例: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梁父即楚将项燕。(〈隆中对〉)此则寡人之罪也。(《国语勾践灭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公非长者。(〈淮阴侯列传〉)五、“…….为……”式判断。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六、用“是”的判断,较少见。例: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例句:陈涉者,阳城人也。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甫,余弟安国平甫,安上纯甫。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秦,虎狼之国。1、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项是()A、刘豫州,王室之胄。B、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C、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2、下面“是”表判断的句子是()A、是吾剑之所从坠。B、海瑞言俱是。C、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D、是年谢庄办团练。主页练习一二、变式句: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文言句式。主要有:1、宾语前置句2、定语后置句3、状语后置句4、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1、否定副词“不”、“弗”、“无”、“未”等引导的否定句。例:(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2)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欺骗)《左传》(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2、以否定性无定指代词“莫”作主语的否定句。例:(1)、近世寇莱公豪侈冠(超出)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训俭示康》)(2)、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3)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1、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1)卿欲何言?《赤壁之战》(2)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沛公安在?《鸿门宴》(4)公曰:“太师谁撞?”《韩非子》2、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一般也放在介词前。例:(1)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2)君何以知燕王?《廉蔺列传》(3)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三、强调宾语前置。为了强调宾语,将名词宾语前置到动词前,并在动词前用“之”、“是”作标志。例:(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2)孤臣惟命是听。《史记*越王勾践列传》(3)唯余马首是瞻。(4)惟陈言之务去。(5)宋何罪之有?《公输》(6)无乃尔是过欤?《论语》(7)(君王)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极点)也。《左传》(8)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9)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四、介词“以”的宾语前置。文言文中,介词“以”的宾语,无论名词还是代词,常常前置。例1、一言以蔽之2、夜以继日3、严以律己,宽以待人,4、余是以记之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补充说明: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练习二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宾语前置。①何以战?②臣实不才,又谁敢怨?③日月逝矣,岁月不我与。④一言以蔽之。2、选出与“忌不自信”句式不同的一组()A、城中皆不之觉。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C、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主页3、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A、时不我待。B、皆不可限以时月。C、宁信度,无自信也。D、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主页练习巩固:下列句式不与其他三项相同的一项是:A、大王来何操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C、夫晋,何厌之有D、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D句不是宾语前置句。古汉语语法——定语后置现代汉语定语往往在中心词前面来修饰或限制中心词。古汉语里,为了强调中心词,往往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此之谓定语后置。一.中心词+定语+者例: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2、人马烧溺死者,甚众。3、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二、中心词+之+定语例: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清白),受物之汶汶(mén)(污浊)者乎?(〈屈原列传〉):三、中心词+之+定语+者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诏之…(《冯婉贞》)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进食一石。四、数量词作定语,有时放在名词后。例: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辞〉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介词结构状语后置文言文中,由“以”、“于”引导的介宾短语,多数放到谓语后作补语,翻译时,一般放到谓语前作状语。例:1、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伶官传序》)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4、验之以事,合契(相符引为准确)若神。(《张衡传》)5、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6、乃取艨艟chōng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赤壁之战》)7、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勾践灭吴》)(四)主谓倒装句:•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被动句一、谓语+“于”(引进主动者的情况下)1、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师说》)2、外欺于张仪,内惑于郑袖(《屈原列传》)3、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蔺列传》)4、夫圣人者,不凝滞(局限)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进、发展)。(《屈原列传》)二、“见”+谓语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蔺列传》)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三、“见”+谓语+“于”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蔺列传》)四、“为”+谓语1、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4、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五、“为……所……”+谓语1、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2、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3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寻找)(《指南录后序》)六、“受”+谓语1、吾不能举(拿、把)全吴之地受制于人2、足下及董、聂三军,皆受荣所节制(〈谭嗣同〉)七、“被”+谓语1、予犹记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八、无任何标记的被动句。1江都围急。(《梅花岭记》)2臣舍人蔺相如可使。(《廉蔺列传》)3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4、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过秦论》)5、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屈原列传》)巩固练习:指出下边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夜则以兵围所寓舍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A句子成分的省略句子成分省略在古文中经常出现。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判断。翻译时,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的成分补出。一、省略主语。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自述省”。有时两三种情况同时出现。1、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廉蔺列传》)承前省2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承前3、(扁鹊)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蒙后省二、省略谓语。1、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承前省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承前省3、因(趁机、趁势)跪请秦王(击缶),秦忘不肯击缶。蒙后省三、省略介词。1、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四、省略宾语。1、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蔺列传》)2、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3、近抚之,气息啜然。喜置(之)(于)榻上。(《促织》)4、权起更衣(如厕),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之之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竖子不足与()谋!赐之()彘肩。寒暑易节,始一()返焉。练习巩固: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A、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B、沛公居()山东时C、又试之()鸡,果如成言D、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A巩固练习: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贤哉,回也!()2、君何以知燕王?()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豫州今欲何至?()5、孜孜焉唯进修是急()6、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振救()7、会于西河外渑池()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宾前宾前宾前宾前状后练习:选出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置句式的选项()①五谷者,种之美者也。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④我无尔诈,尔无我虞。⑤率师以来,唯敌是求。⑥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⑦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⑧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⑨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⑩父母唯其疾之忧。②⑦常见文言固定结构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方法”,例: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例: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3、有所,译为“有……的”(人、事、物),例: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事、物),例:几无所逃走。(《指南录后序》)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取吾城,不予吾璧,奈何?(《廉蔺列传》)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赤壁之战》)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7、奈……何,译为“把……怎么办”,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例: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9、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世所以不传也。吾知所以拒子也。10、不亦……乎,译为“不是……吗”,例:以此为政,不亦惑乎?11、何……焉为,译为“有什么……呢”,例:夫子何命焉为?12、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项羽本纪》)13、庸……乎,译为“难道……吗”,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14、其……乎,译为“难道……吗”,例:我中国其果老大乎?(《少年中国说》)15、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