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在线作业(1)(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在线作业第一次作业:单选题:1心理健康的三个标志是:(C)A.健康、和谐、平和B.平静、快乐、满意C平衡、有序、和谐D.满足、淡然、快乐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D)A.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B.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C.问题本位的综合课程D.问题-经验-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3教师的(D)是认识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决定一个人的理解能力的关键。A.教学能力B.创造能力C.知觉能力D.思维能力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是:(D)A.心理咨询B.心理辅导C.心理健康教育课程D.全面渗透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A)A.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B.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C.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D以上皆是6、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仅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更要把握学生的过去,很好地预测学生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指的是:(B)A.尊重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活动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7、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正确的认识是:(C)A.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B.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C.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唱一和”的关系D.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家长为主体而进行8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模式应该是:(D)A.主要是家长会、家访、家长来访B.家校共同研究C.家校共同探索D.除常规的联系方式外,家校应共同研究、共同探索9合理选择职业应做到:(A)A.了解自己、职业和社会B.了解专业和职业的关系C.了解职业的D.了解社会的需求10测试题(A)A.1B.2C.3D.411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过程一般包括:(B)A.五个阶段B.六个阶段C.四个阶段D.七个阶段12就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A)A.副目标B.首级目标C.主目标D.第一级目标13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属于下列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中的:(B)A.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能力B.人际沟通能力C.教育诊断与指导能力D.获取新信息的能力14神经症:(C)A.是一种由于生理因素造成的常见病B.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社会适应能力与工作基本能力都丧失C.是一组非器质性的轻型大脑功能失调的心理疾病总和D.是突发性的15为了减轻压力,不合理的宣泄方式是:(B)A.找人倾诉B.喝酒解愁C.音乐调节D.运动16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特点:(C)A.无生涯性B.强示范性C.合作性D.时空相对无限性判断题:1.科学是用客观方法研究客观事物变化发展规律与事物间因果关系而获得的系统知识。(√)2.适应是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3.小学生达到的具体运算阶段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4.学校对教师心理档案建档过程中发现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的教师,应联系综合医院的心理医生为其诊断,并立即辞退(√)5.我国大量调查研究认为,教师心身健康状况比国内普通人群要差一些(√)简答题:1.请简述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答:心理学研究具有科学研究的四个基本特征: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科学,兼具二者的特点,这使得心理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殊性:①探究对象与研究者的特殊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被试)和研究这同属一类型,都是人。②研究过程的特殊性:一方面研究对象要根据研究这的要求或实验控制作出反应,另外一方面,研究对象的反映又反过来影响研究者的行为。③研究方法的特殊性:第一,任何实验处理、控制、操纵,都不能妨碍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人道主义精神,符合伦理性原则,这研究会使某些研究的客观性受到影响。第二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目前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多属“黑箱方法”,只能通过比较输入和输出的信息来推测心理过程。第三,心理学的研究由于缺乏严格控制的实验,因而难确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2.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及其特点主要包括哪些?答: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及其特点主要包括:1、观察法,特点:保持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①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收集资料的活动;②观察是在客观条件下进行的,具有真实性;③观察的对象是当前正在发生的实施现象,具有直接性;④观察室在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对观察结果的解释也是以一定心理学理论为前提的;⑤观察总是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如人的器官和仪器、设备等。2、测验法,特点:①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②用来探讨心理特徵与外界因素的关系。③通过对不同的人进行相同的测验,可以比较不同个体之间的心理差异。它通常具有间接性和相对性两大特征3、实验法,①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但自然实验实验情境不易控制。要操纵或控制变量,人为地创设一定定环境;②基本目的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③有严格的研究设计,包括被试选择、研究测量和工具、实验程序、设计分析方法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4、问卷法,特点:一是标准化程度高,整个研究过程严格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进行,从而保证了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了盲目性和主观性;二是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资料并得出结论。3.简要分析学生产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心理因素,并举例简要说明。答:影响学生考试焦虑的因素很多,既有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等内部因素,又有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学生的考试焦虑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学生自身的因素1.个性特征是造成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内因一个人焦虑与否与其人格特征有联系。人格是在遗传基础上通过一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个人特点。如“焦虑型人格”的学生,容易把本来没有危险的人和事视为对自己的严重威胁,从而惶惶不可终日。这种人格特征会成为一种较为持久的潜在心理因素,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使他们容易产生焦虑。2.认知评价是考试焦虑形成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认知评价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认识和评价,一个人对客观事物认知与评价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如:考试焦虑的同学对考试的认识和评价往往是在主观上认定甚至夸大考试的可怕,从而陷入担忧、恐惧以至不能自拔就会产生考试焦虑。这样,就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反差:一方面对考试期望值过高,憧憬着考试获得成功;另一方面则会出现考试失败、成绩不理想的现实;一旦考试受挫,就会产生羞愧、失落、自卑、自责等复杂情感,使人的整个心理状态失去平衡。3.知识准备与应试技能是影响考试焦虑的重要因素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应试的焦虑水平。例如学生在考试之前对考试的难度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十分清楚,自信心不足,考试前不能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也不能调整好竞技状态,一旦在考试中出现不会的题目,就会紧张。在这种不良的情绪状态下,学生将无法发挥正常水平。(二)外部因素对于学生来说影响其考试焦虑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这些外部因素的特点是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且难以控制。1.学校环境。学校是施行考试最频繁的场所,与考试焦虑紧密相关。如:教师对分数的过分看重,片面追求升学率;同学之间的竞争;考场内的紧张气氛等都会使学生产生考试焦虑。2.家庭环境家庭是学生情感依赖的中心,父母的教养观念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观念和态度。如: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管教缺乏民主,过于严厉的教养方式使子女对父母产生恐惧,以至于压力过大,导致心情紧张和考试焦虑。3.社会环境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国家的政策体制尤其是教育政策体制会影响到学校、家庭的教育方式,影响到学生对考试的态度和认知评价,从而影响到考试焦虑的高低。如:把成绩作为孩子献给父母的最好礼物的方式,往往造成因为成绩促成学生考试焦虑。4.简要举例子简要说明学生在心理上已逐步具备的两种独立的可逆性。(12分)答:学生在心理上已逐步具备逆向和互反两种独立的可逆性。逆向的可逆性。例如:小学生之所以能够推断错开后的两根等长木棒仍然一样长,是因为他们能够在心理上把错开的木棒倒退回去,对齐后仍一样长。其他守恒概念的形成也可用此类逆向的可逆性来说明。互反的可逆性。例如:小学生之所以能够推断错开的两根等长木棒仍然一样长,是因为他能够在心理上把木棒伸出来的部分用来弥补缩进去的部分,伸出来的部分越长,缩进去的部分也越长。弥补之后的两根木棒仍然一样长。其他守恒概念的形成也可用此类互反的可逆性来说明。这两种可逆性是守恒概念形成的最核心的理性基础,但这两种可逆性还未整合成一个相互转换的系统。请于2013年3月10日前提交第一篇研修日志,内容为学习心得、精彩分享、教学心得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在线作业第二次作业:单选题:14(A)道德是一种互利互惠公道的双赢道德。A.平等的B.对等的C.平衡的D.合作式的15.①物体和物体的组合②命题与命题的组合③物体与命题的组合④命题与结论的组合。这4种组合中,中学生已形成的两种组合系统是:(A)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1.个体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的成熟对心理发展的影响:A.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B.性器官和神经系统C.性器官和内分泌系统D.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状况12.儿童人格与社会化发展的核心部分是:(A)A.儿童道德的发展B.儿童心理的发展C.儿童身体的发展D.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13.他律道德即儿童对他人的行为是根据(A)价值标准进行道德评判A.自身以外的B.父母的C.权威的D.书本上的1.目前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模式大多数属于:(A)A.医学模式B.治疗模式C.教育模式D.引导模式2.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付工作应激的一种反应,下列不属于其主要表现的是:(D)A.情绪耗竭B.性格解体C.低成就感D.退缩行为3.在个体生命发展的某个阶段,对其身心发展具有最为重大意义的那种活动方式(A)A.主导性活动B.主要活动C.重要活动D.阶段性活动4.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哲学理念就是——一个人的心理、意识决定于他的:(A)A.实际生活过程B.受教育状况C.行为和态度D.生活环境5.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个体实际生活过程中的:(A)A.主客体之间的结构性矛盾B.主客体之间的对立性矛盾C.主客体之间的根源性矛盾D.主客体之间的本质性矛盾8.所谓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除了具备一般个体心理健康的基本特质外,还应具有:(A)A.教师职业所决定的特殊性质B.教师生涯特质C.教师职业特质D.责任心6.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是同化与顺应之间的:(A)A.平衡化机制B.协调性机制C.双赢机制D.互相转化机制7.个体调整自己的活动图式以适应客体的特征或变化的过程是:(A)A.顺应B.适应C.同化\D.内化9.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平衡化的过程也就是新的(A)进行建构的过程,也就是主客体之间逐渐达到协调平衡的过程:A.认知结构B.认识方式C.思想观念D.行为和态度10.心理失调按其严重性程度划分,大体上可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A)A.心理疾病B.心理问题C.心理障碍D.极严重心理问题判断题:1、适应性心理咨询主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咨询为学生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改善适应能力。因此,适应性心理咨询对应的是矫治性功能。(×)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这就注定不会是一种师生平等的关系。(×)3、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教师整体心理功能的集中反映,也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4、教师在学生心目中要有绝对权威才能提高教学效率。(×)5、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又是影响学生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简答题:1、简要分析从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致经历了的三个阶段。(8分)答:从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致经历了的三个阶段(1)调查呼吁阶段。部分专家、学者和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提出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1979年下半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心理学研究会的寇清云等就在市三中和十三中尝试开办心理学讲座。1985年3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