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大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大纲MaxistPhilososhy执笔人:邹平林编写日期:2012年7月3日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030202012.课程性质/类别:基础课/必修课3.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4.适用专业:党史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高等职业学校各专业的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哲学的理论基础。学生应达到的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提高学生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和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精神和基本方法。2.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基本知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史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中所学的基本知识。3.培养学生哲学专业素养,体会学习和思考哲学问题的乐趣和艰辛,深入理解和体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革命变革的意义。4.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哲学的兴趣和能力。5.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把握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哲学及其发展规律(3学时)1、主要内容:2第一节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世界观一、哲学与世界观二、世界观与人生观三、世界观与方法论第二节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二、哲学的基本派别三、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与哲学基本问题第三节哲学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规律一、中国哲学的历史演进二、西方哲学的历史演进三、哲学的发展规律2、基本要求:(1)掌握: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2)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了解:哲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3、自学内容:现代中西方哲学的思潮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发展(3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创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社会基础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科学前提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过程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一、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二、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3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发展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与传播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贡献2、基本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2)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3)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性。3、自学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全球的传播情况第三章世界的物质性(4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一、物质概念二、运动、时间和空间三、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第二节意识及其本质一、意识的产生与本质二、意识的构成与功能三、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第三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物质与意识的物质统一性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三、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意义2、基本要求:(1)掌握: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运动、静止、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2)熟悉:一元论、二元论,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经历了哪几种形态,时空的有限4性与无限性。(3)了解: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离的,时间、空间、时间的唯一性、空间的三维性。3、自学内容: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内在关系第四章实践与世界(4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实践的本质与类型一、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二、实践的本质三、实践的内在矛盾四、实践的基本类型第二节实践的结构与过程一、实践的主体二、实践的客体三、实践的中介四、实践的过程第三节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一、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二、自在世界与属人世界三、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2、基本要求:(1)掌握:反映论、先验论、实践及在认识当中的作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2)熟悉:可知论、不可知论、理性认识为什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实践的基本特征。(3)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区别,为什么认识是一个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3、自学内容:自在世界与属人世界、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基本内容。第五章世界的联系和发展(4学时)51、主要内容:第一节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的普遍性二、普遍联系与系统三、发展的方向与过程第二节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一、整体与部分二、内容与形式三、本质与现象四、原因与结果五、必然与偶然六、现实与可能第三节联系与发展的规律性一、规律的含义二、规律的类型三、辩证法的实质2、基本要求:(1)掌握:联系、发展的实质,新生事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规律及其特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2)熟悉: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联系的条件性,为什么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3)了解:联系的多样性、范畴、系统。3、自学内容:分析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取代资本主义第六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6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对立统一规律一、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6第二节量变质变规律一、质、量、度二、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三、量变的复杂性与质变的多样性第三节否定之否定规律一、肯定与否定二、否定之否定三、否定性的辩证法2、基本要求:(1)掌握:矛盾、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联系、什么是度、认识度的意义、质变与量变的关系、辩证否定。(2)熟悉:质的含义、量的含义、质变、量变。(3)了解:量变和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否定之否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自学内容:运用矛盾的规律分析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七章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3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历史与人的活动一、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前提二、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人的活动三、人的活动的目的与利益第二节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一、人的活动的历史条件二、人的历史活动的规律性三、历史规律的特点第三节历史规律的作用方式一、历史活动的合力作用二、历史过程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三、历史发展决定性与选择性2、基本要求:7(1)掌握: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2)熟悉: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是什么、地理环境及其作用、人口因素及其作用。(3)了解:社会历史观、、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异同,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自觉的能动活动。3、自学内容: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第八章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3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第二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四、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第三节社会基本矛盾与阶级斗争一、阶级的产生与实质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三、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第四节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改革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特征二、改革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构建和谐社会2、基本要求:(1)掌握: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及二者的辩证关系,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二者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8(2)熟悉:社会形态、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生产方式。(3)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运动。3、自学内容:改革在历史过程中体现的作用第九章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社会生产的决定因素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三、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二节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一、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科学技术创新与生产力的跨越发展第三节发展先进生产力一、社会发展与先进生产力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调整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2、基本要求:(1)掌握: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2)熟悉: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内在关联。(3)了解:科学技术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自学内容: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关系第十章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2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一、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的对立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9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条件第二节个人的历史作用一、历史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二、历史人物及其作用三、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四、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第三节群众的组织与作用的发挥一、历史活动与群众队伍二、群众、阶级、政党、领袖三、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2、基本要求:(1)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熟悉:唯意志论、宿命论、唯物主义群众史观。(3)了解: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个人和集体的关系。3、自学内容:群众路线的发展第十一章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文化与社会意识一、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二、文化与社会心理三、文化与社会意识形式第二节文化的社会功能一、文化与文明二、文化与人的塑造三、文化与社会发展第三节文化与民族精神一、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02、基本要求:(1)掌握:文化与文明的内在关系(2)熟悉:文明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3)了解:文化的基本含义及其社会的功能3、自学内容: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及其作用。第十二章认识活动及其规律(4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认识的基础与本质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能动反映是认识的本质三、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认识的根本任务第二节认识的运动过程二、从实践到认识二、从认识到实践三、实践与认识的循环和发展第三节认识的思维方法一、归纳与演绎二、分析与综合三、抽象与具体四、逻辑与历史2、基本要求:(1)掌握:反映论、先验论、实践及在认识当中的作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2)熟悉:可知论、不可知论、理性认识为什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实践的基本特征。(3)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区别。3、自学内容:认识的思维方法11第十三章真理及其检验标准(4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真理的本质和特征一、真理的本质二、真理的具体性与全面性三、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第二节真理的检验标准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逻辑证明与实践标准三、科学预见于实践标准第三节真理的发展规律一、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真理二、在同谬误斗争中发展真理三、在解放思想中发展真理2、基本要求:(1)掌握:.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客观性、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及其相互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熟悉: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3)了解:真理的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真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3、自学内容:在实践中如何发展真理第十四章价值与价值观(3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价值的本质与形态一、价值的本质二、价值的基本特征三、价值的形态第二节评价及其科学性一、评价与认知二、评价的标准12三、评价的科学性第三节价值观的形成与选择一、价值观的形成二、价值观的功能三、价值观的冲突与选择2.基本要求(1)掌握:评价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2)熟悉:价值的形成及其本质(3)了解:价值观的冲突形成、价值观的选择。3.自学内容:人类如何达到真、善、美的统一第十五章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一、社会发展的内涵与实质二、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体现三、人的自全面发展及其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