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的讲话-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我们要把学会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年度工作会议能够传递国家,包括国际上很多新的信息,以便于我们了解国内外的趋势。同时这也是给我们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所以这一次我们顾会长的开幕词对纲要的基本精神作了很系统的论述。那么,小娅部长对这个纲要,对于教育部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实施纲要也谈了很系统的意见。那么昨天和今天我们几位副会长都从不同角度对学习纲要问题谈了很多很好的想法。我们请的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这位专家呢,谈这个问题,目的也是了解我们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在宏观上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然后国家为什么要采取重大的这样一些举措。那么对我们理解纲要的精神,对我们开展学会的工作,我想也是一个提供学习的机会。就想围绕学习贯彻纲要,我谈三点想法。第一个我想说一下充分认识纲要的历史地位。这次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这个纲要,他不是一般的教育工作的文件,不是教育部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意见,是党和国家最高层对今后十年教育工作的重大的战略决策。所以这个纲要不仅是教育系统要认真的贯彻实施,在经过国务院常委会讨论,中央政治局讨论以后,那么这次会议不仅是教育系统的领导代表参加,各个省的省委、省政府的领导都会来参加。所以我想这个规划纲要它是各级党委,各级政府,教育系统、全社会是要共同贯彻执行的教育的大政方针。所以我想这一点在延东同志报告和人民日报和有些报刊的关于纲要讨论的文章中间,都讲到这个纲要是新世纪以来第一个党和国家制定的重要的战略性、纲领性的文件。所以我们对这个纲要要高度重视。而且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它的精神实质。下面我想讲一点改革开放以后,新世纪这是第一个,改革开放以后由中央制定的重大的教育的决策的中央文件,这是第四个。那么中央和国务院每次重大战略决策,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针对教育的全局性问题,做出的决策。逆向85年的中央的决定就是要启动经济体制改革,然后做了科技改革、教育改革的决定。是在国家启动经济体制改革这样的背景下,来提出教育改革的决定。那么93年的纲要,是在中央和国家启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启动市场经济体制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教育体制进入了新的阶段。那么93年纲要提出来,就是教育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决定,是在国际上出现了知识经济,国家提出了迎接知识经济,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这样一个背景下,那么,中央同时召开了技术创新大会,一个是全教会。那么,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做重大决策的时候,经济、科技、教育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的,差不多同时在三个方面做出重要的决定。85年是这样,93年是这样,99年,99年就更明显了。99年的科技创新大会和第三次全教会的文件起草组后来是两个并成一个。就是同时把两个文件在一起进行起草。那么这一次呢,本来也是这样。本来在04、05年启动的时候,是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国家教育发展纲要是同时起草的。国务院同时成立两个领导小组,但是科技规划公布了,教育06年遇到了一个问题。科技方面发表问题的同志专业人士发表意见,一般不懂科技的人很难发表意见。但是教育问题是千家万户都发表意见。那么,05、06年的时候,我们社会上流传叫中国民众头上三座大山吗,住房难,住房贵,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就是说对教育的意见非常集中。所以这个情况下,国务院说不仅要解决中长期问题,而且要解决现在面临的现实问题。所以当时的规划纲要就没有发布。那么十七大以后,中央国务院就决定正式启动纲要制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每次中央国务院在做重大教育决策的时候,都是从国家全局这个角度来讨论教育问题。所以我想我们这次在学习纲要的时候,就是要把握我国国家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这个历史阶段具有什么样的阶段特征。昨天小娅同志也谈了阶段性特征的问题。延东同志前一阶段在教育部直属72所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会上专门讲了话。她当时也是讲了阶段性特征的问题。所以把握纲要制定的阶段性特征,对于我们理解中央在现在教育决策的背景,它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指向,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么这个阶段性特征我想可以从许多方面讲。我想从三个方面稍微论述一下,第一个阶段性就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很多提法。昨天小娅同志也讲了,矛盾凸显期,社会转型期,后会集时代,新的历史起点。都是很多可以在中央文件中找到依据的这样一些提法。那么这些提法都是对我们2020年以前社会的阶段性特征的一种描述,不同阶段的描述。从这样一个阶段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比如说,刚才宏观经济研究院这位专家讲的,至少反映特征之一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正在经历着重大的战略性转变,这就是一个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30年,我们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我们已年递增9%-10%连续30年,这在国际上、世界上是没有的。但是这三十年的发展方式到了现在已经不能持续了,必须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四大提出来的。到了国务院制定科技中长期规划,说建设创新型国家,实际上,就是宣告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头了。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非改不可了这样一个信号。所以这就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呢,整个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十四大提出来了,是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劳动力素质,这两者都离不开教育,刚才提到了,资源禀赋、要素禀赋,要素禀赋里面讲到了劳动者素质。这是一面,还有一面,要实现科技创新,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靠什么,还是要靠教育。所以这种历史性转变把教育提到了一个中心地位。我想教育上要看到这个转变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社会发展阶段第二个要考虑的就是后危机意识。就是现在全球性经济危机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发展格局和国际竞争格局。这个格局就是把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提到了另外的竞争的格局的变化。这就把中国的发展放在了国际竞争的格局里面,那么教育要制定新的中长期规划就要考虑应对国际竞争。我们要为新的国际竞争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现在实际上我们的人才的国际化程度不能适应现在中国的国际地位,我们现在人才总量是最高。世界上八千多万专业技术人员,我们大学生增长很快,但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生还不够多。小布什做总统的时候,他曾经要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做研究,研究的主题叫技术时代美国国家的竞争力。这两个机构做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题目叫《迎接风暴》,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上的优势目前仍然是世界最强的。但是它又讲在很多方面美国的优势在丧失,每年我国毕业的工科大学生是60万,印度是15万,美国是7万。它用这个数据说明了在工程技术上,中国的优势比美国明显很多。没过两年,美国有一个叫麦肯锡的公司,美国一个很有名的咨询公司发布了一份报告,说中国60万的大学工科生里边,真正能够在跨国公司工作的不到10%,就是不到6万。所以总量70万,但是真正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只是极少数。那就是说你现在要用国际竞争格局来讲的话,我们的人才竞争力是不够的。如果你再看一下瑞士有两个专门研究国际竞争力的机构,他们把中国现在经济竞争力的排位每年都在提升,但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力一直是排在后面。所以我想这是第二个,后经济危机时代,国际竞争格局变化了,教育究竟能够为国际竞争提供什么样的人才。第三个,关于社会发展阶段,我觉得中国的社会已经从生存型社会转变为发展型社会。这是联合国经济开发署对中国做的一个研究。他们有个报告说中国正在从生存型社会转变为发展型社会。那么这个变化对教育意味着什么呢,生存型社会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当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是有限的。先要吃饱穿暖吗。这个教育是有学上就可以了。但是当进入发展型社会以后,教育是人的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所以教育的需求必然会增长,而且教育的需求会提高,不满足于仅仅上学。还有,教育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所以我想这三个社会发展阶段可以讲很多,至少从这一点上讲,这个阶段对教育的需求是提出了很多过去所没有的。我们怎么来应对这个需求,所以我们常常讲,为什么教育现在发展的这么快,规模这么大,我们的校舍建得这么多,条件也比过去好得多,但是社会对教育的批评比过去更多?对教育不满意的程度可以说也是越来越不满意,这么个情况。我想它的原因就在于社会发展阶段变了。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变了。因此,教育必须面对这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前天在清华在给高校领导干部讲的时候,讲到了这一点,你比如说现在大学马上要接受这样一个变化,因为人口在发生变化。08年全国18到22岁青年的人口为一亿两千万,到2016年为8000万,一下下降四千万。这样一来高校生源就少了,高校生源少了,你现在整个摊子比较大。以后,我们讲高等教育正在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就是过去可能是学校挑学生,今后可能是学生挑学校。有一部分学校将很难招到学生,所以武汉大学顾海良校长他说有些学校将面临倒闭,这可能有点严重。但是象过去那样不愁生源这种状况是会有变化的。所以我想这就是社会发展阶段发生变化了,教育必须面对这个社会现实。把公平和质量作为这次纲要的重点,我想是针对这样一个背景提出来的。当然,中国教育重点是公平和质量,我记得90年代末世界银行为中国做过一个报告,叫2020的中国教育,他就提出了中国教育的三个问题:公平、质量、效益。那么中国现在整个教育发展到这个程度,应该有新的转变,要回应新的社会要求。第二个是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指教育经过二十多年近三十年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这个历史性的跨越,是指实现了9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了普及教育,广泛教育的这样一个阶段,也就是说效率的问题已经初步解决了,现在的问题就是解决公平和质量问题。第三个特征就是教育改革的阶段性特征,这个阶段性特征就是从新旧体制转轨,正在进入制度创新这样一个阶段,或者说,改革正在进入深水区、攻坚区。表层的问题解决了,现在面临的是深层次问题。什么是深层次问题,制度是一个深层次问题,因为你要破旧体制,而新的制度建设它不是一天半天的,它是要积累的,特别是在旧的利益格局调整后正在面临新的利益格局。这种新的利益格局要深化改革他必然会涉及一些既得利益者。而现在牵动的一些既得利益者,有相当一部分是强势群体,或者是前一期改革中间的既得利益者。所以你要动这些人的利益是比过去要难的。我是很有体会,现在我们如果提出一个改革意见,现在不像过去农村那样的改革,农民的话语权是不多的。但是你要动到教育领域有些改革,他的话语权是很大的。改革阻力是很大的。所以为什么是我想这句话。他要触及的利益群体比过去要更强势。所以现在的改革难度会更大,不仅需要有胆识,而且需要有智慧。我想这是一点,就是我们现在,为什么说我们这次纲要是在新的历史阶段第二点我想说一说就是紧密地联系学会工作的实际,来学习贯彻规划纲要。所以这里首先是一个学习。纲要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的问题很多。关于学习和讨论这个问题我想提一下三点:一个是要把握纲要所提出的新思想,新任务,新举措,能够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特别是,不仅是理解他文字的一种表面的意思,而且要理解他里面所包含的精神实质。要联系到我们的实际问题来系统的思考问题。纲要里提出的很多问题看起来不是新提的,但是现在提出来这个问题,他这个背后联系着很多政治性问题,比如讲公平,公平这次是重点。但是在现阶段究竟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呢。这里面有很多问题现在认识是不一致的。再比如说昨天顾老师也提到,我们现在形成一个共识,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公平的教育,什么是高质量的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就是公平的教育,就是高质量的教育,我觉得这个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是这些年来经过讨论大家形成的一个共识。但是什么叫适合学生的教育,怎么去建设适合学生的教育,这里面的问题就不是单一的。比如说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不从体制上去解决,很难实现这样的教育。为什么呢,你这个对学生的通道是单一的,你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单一的,那么只能把他往一个模式上去培养。所以我们这次在研究人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