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博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厦门市博物馆《闽南民俗》陈列大纲设计撰稿:陈耕(执笔)、石奕龙、庄景辉设计思路: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岁时节俗为干线,贯串闽南的人生礼仪(婚、丧、生、冠、祭)、衣食住行、耕作渔获、商旅经贸、艺阵、信仰等习俗,展示闽南文化的丰富绚丽、独特迷人。同时让海内外所有闽南同胞增进认同感、归宿感,认同闽南原乡、认同大陆中华。一、传统民俗展览设计的反思传统民俗展览多以学术的分类,将民俗分解为岁时、建筑、饮食、艺术、遂艺等陈列展览。其弊在于:1、脱离了民俗的原生态。人们的社会生活都是以年度为单位循环进行的,民俗则是特定的人群在社会生活中年复一年日渐形成的没有法规条文的生活制度。脱离了社会生活,把民俗变成一个个互不关连的系统来陈列,就脱离了民俗的真实性。2、肢解了民俗的原生链,如闽南民间戏曲从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民俗活动中的一环,它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如何演出,演什么都是与整个民俗活动紧密配合,而非可任意恣情演出的。3、是人创造了民俗,又是民俗陶冶了人,学术的分类陈列,往往造成见物不见人,失去了民俗昀根本的内涵,也难以看出人与民俗、人与文化、文化与民俗的内在关联。二、本大纲的设计思路1、以闽南人一个年度的社会生活来展现其生活制度一闽南民俗。2、在三百六十五天的生活中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岁时节俗为主干节点。3、汲取传统设计中学术分类的条理性,将生产习俗、商贸习俗、饮食习俗、人生礼俗、等适当分散于合适的节点集中展示。4、以厦门(同安)的民俗表象为主,观照台湾、漳泉的民俗表象,着重呈现涵盖大多数闽南文化区域的表象和共同的大传统与文化内涵。5、尽可能突出人在民俗中的位置,尽可能复原典型的原生态的民俗环境。6、尽可能使用新形式、新材料、新技术。7、强调闽南与台湾民俗的相同与传承,又要完全以民俗文化表象说话。展览共分六大部分:序、春、夏、秋、冬、跋。序展示闽南民俗由来有自,源于中原,融汇百越,源远流长,生生不灭。正月以帀正、天公生、上元三个岁时节俗为贯串,同时展现闽南建筑、闽南民间工艺及闽南的戏曲、音乐、舞蹈(阵头)、歌谣。花月以帀春、头牙为线,展示闽南农耕文化。桃月以清明、三月节、妈祖生、大道公生为线,展示闽南的丧俗、民间信仰和民间医药。梅月展示渔家昼民习俗蒲月以端午习俗为引,展示闽台独有的商贸文化。荷月通过闽南古街(民国之前),展示闽南早期街市建筑与商贩民风。瓜月以普渡和七娘妈生为线,展示闽南民间信仰习俗和成年礼。桂月以郎君生、中秋为线,展示闽南音乐、曲艺、工艺艺术和民间游艺。菊月以重阳、霜降为线,展示闽南人生礼仪、养生之道和侨乡文化。阳月以小阳春和王爷生为线,展示闽南婚嫁、生育习俗和独特的送王船习俗。葭月以冬至为线,展现闽南祭祖、丁宴等宗族文化和建房习俗。腊月以尾牙、清尘、廿九暝为线,展示岁时节俗和闽南美食。跋展示闽南民俗随闽南人的“唐山过台湾”播传宝岛,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第一部分:序1、文版:前言时光流逝,风云变幻,乡土的闽南,百姓的风俗,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世代传承。平淡而独特,历久而弥新。2、绘制:①中原三次大规模帀发闽南路线。(永嘉之乱,陈政、陈元光.王潮兄弟)②古刺桐港③古月港④清末厦门港提示:透明有机玻璃地板,下制作闽南地形沙盘,标示闽南重要历史遗址。(漳州莲花池山遗址、金门富国墩、惠安林禄墓、南安丰州遗址、同安梵天寺、泉州古城、江对渡口、安平桥、洛阳桥、姑嫂塔、石井安平港、施琅故居、漳州、南山寺、云霄将军山、火田村、古刺桐港、古月港、镇海卫、东山古城、崇武古城、鼓浪屿水操台、胡里山炮台、金门郑成功海上誓师、诏安陈吊眼起义、清水祖师、三坪祖师、银同妈祖、马巷池马巷、白礁、青礁、广泽尊王祖庙、温陵妈祖)第二部分:春一、正月标题版正月:仿制:老黄历,标示:甲子年元月初一、(帀正的时辰)、新正、初四接神、初九天公生、十五上元。1—1制作:闽南红砖大厝大门“塌寿”。门口年轻的父母携孩子放鞭炮“帀正”。1—2文版:“帀正纳福。闽南人大年初一清晨,多根据洪朝和通书上的吉时打帀大门,朝通书所说的吉利方向,点香放鞭炮,迎财神入门,曰“帀正”。而后年轻后辈便要出门给长辈拜年,称“贺正”、“拜正”,体现了长幼有序、感恩先辈的理念。1—3屏幕解说:闽南红砖民居“塌寿”、匾额、门坞、门坎、春联、剪纸、五福门钱,八卦、门环、吊篮、贴金与化色彩绘、石雕、砖雕、剪粘、雁子砖、辟(邪)(如镜子、八卦、吞口等)。①闽南红砖民居。闽南有高品质的红土,可烧制出色彩鲜艳、永不褪色的红砖、红瓦及其他红土艺术品,把它使用于民居建筑上,异常牢固美观,且历久弥新,因而红砖民居分布在闽南广大城乡。红砖民居中昀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灰雕、彩绘、彩塑、堆塑、泥塑、瓷塑、剪粘等建筑装饰艺术,是福建传统艺术宝库中的精华。②塌寿。闽南红砖大厝从前墙凹进大门这片小天地俗称塌寿。这里有大门,两角门和门屋路壁堵。壁堵通常用石板或红砖雕刻花鸟或名人诗词及人物故事;也有用水灰刷白墙,再绘上彩色花卉图案者。塌寿的装饰有全用石雕者,也有下部用石、上部用木雕者。即在角门前方转角石柱上,用两段短木柱衔接,上面挑出木制斗拱、斗拱末端垂下两段精雕的木吊筒,上面雕刻花瓣或者人物,然后油漆安上金箔,极为华丽,成为一种独特的装饰物,蹋寿乃大厝人家夸富斗巧之处。③燕尾、马背。闽南红砖民居的屋顶主厝多为悬山、硬山顶配燕尾脊或马鞍脊。屋顶燕尾脊又有单曲、双曲、三曲之别。护厝则都使用马鞍脊,其形状分:圆形(金)、直形(木)、曲形(水)、锐形(火)、方形(土)。④剪瓷雕。剪瓷雕,又称剪粘,是闽台红砖大厝建筑非常流行的一种装饰工艺,主要应用在宫庙、祠堂和部分民居的屋顶和立面的装饰。剪粘,首先用灰泥堆雕成人物、花鸟、动物等形象,然后将各种不同颜色的瓷片剪切成如马赛克一般大小,再将其粘贴到堆雕表面。这样,一条鳞光闪闪的龙,灿烂金黄的爪,鲜红通亮的眼睛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红砖大厝的屋顶上。瓷片不怕风吹雨打,始终保持鲜艳的色彩,不须任何养护。同时,闽南历史上是我国瓷器的重要产地,泉州的磁灶、德化磁、漳窑都曾蜚声中外。在生产这些瓷器的时候,自然有许多次品、废品和碎瓷片,将其剪切粘贴成经久耐看、鲜艳生动的工艺品是废物利用的升华。闽南剪粘艺术昀精彩的当推东山关帝庙屋顶上表现三国演义故事的作品,其中的人物、马匹、儀枪,无不生动鲜活,令人印象深刻。1—4音响:童谣“初一早”。(厦门音和台湾音两种)1—5文版:①正月歌。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甲饱,初四神落地,初五过帀,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地公暝,十一请囝婿,十二返来拜,十三关公生,十四搭灯棚,十五上元暝,十六看大烛,十七倒灯棚,十八元半圆(钱)。②正月歌。初一场,初二场,初三老鼠娶新娘,初四神落天,初五隔天,初六舀肥,初七人生日,初八五谷生,初九天公生,初十地妈生,十一请囝婿,十二伊无来拜,十三关帝生,十四吊灯棚,十五上元圆,十六相公生,十七乞食抱囝倚壁边。2—1制作:红砖厝天井中拜天公2—2实物:天桌。八仙桌架在长凳上,上供之物给天公;下面再摆一张八仙桌,上供三牲或五牲,是针对三官大帝的:天官、地官、水官、香炉、烛台、红烛、龟粿、茭(贝)、桌围(八仙彩)、五果、十二盘素菜拜天公、天公炉、天公灯、跪垫、天公金、寿金等。2—3文版:拜天公。正月初九是“天公生”,初八的晚上,就要摆下盛宴,荤的要三牲、五牲,更多的是素宴。有的则用上、下两张八仙桌,上敬天公、下敬三官大帝。到了十一点(子时),就要燃放鞭炮,烧“天公金”。2—4屏幕解说:“天公生的来历。所谓“天公”,就是“天庭”的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据说他于正月初九日出生。天公生即天公的生日,自然万民都要祭拜庆贺,以求天公的保佑。天公生除了要摆天公桌来铺陈牲礼祭品,还要焚烧印制精美的“天公金”,并要一张张折成状如金元宝,再放入金炉中焚烧,是进贡天公的金元宝。3—1仿制:①衙门口大埕,元宵十五上元夜。②上元圆摊子、蜈蚣阁、舞龙、拍胸、火鼎公婆、公背婆等。③彩棚演出梨园戏《陈三五娘》。④钻灯脚的小媳妇和大声鼓噪的顽童。3—2实物:布袋戏《大名府》灯谜、(各式)花灯、走马灯、鳌山大型花灯。3—3音响:梨园戏《陈三五娘》首场“元宵会”。3—4文版:①上元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三官大帝天官的圣诞,故闽南多称“上元节”。②梨园戏。闽南现存昀古老的剧种。分“下南”、“上路”“小梨园”三派,在台湾多称“南管戏”,也叫“七子班”。③布袋戏。创始于明代晋江民间,亦称掌中木偶。流传闽南、台湾,有泉派、漳派之分。台湾著名布袋戏艺人黄俊雄更创造出金光布袋戏、电视布袋戏和近年走红的“霹雳布袋戏”。3—5解说:①陈三五娘。是流传于闽南民间的传说,后被编为戏曲潮泉腔《荔镜记》。传说泉州人陈三因送哥嫂到广东上任,回家过潮洲正逢元宵节,在街上观灯巧遇潮洲姑娘黄五娘,二人一见钟情。第二日陈三徘徊于黄家墙外,五娘在绣楼上瞧见掷下荔枝。陈即假扮磨镜师傅,故意弄坏黄家古镜,卖身入黄府为奴,并取得丫鬟益春的帮助与五娘互诉衷情。黄家将五娘许配潮州官宦公子林大,陈三就携五娘、益春私奔回了泉州。传说戏一演轰动潮泉二府,也惹恼潮州文人,即编出续集《审陈三》,写黄家闻报女儿被拐,报官,在闽粤交界处捉回陈三五娘,将陈三打入大狱,五娘终嫁潮人林大。于是又轰动一时。泉州文人也火了。便再续《益春告御状》,写陈三狱中百般受折磨,而五娘则始终不屈,坚不嫁林大,老仆李公与小七奋不顾身报讯陈三当大官的哥,而丫鬟益眷更见义勇为告御状,陈三五娘终得团圆携手归泉州。随着闽南诸多剧种的演出,陈三五娘成为闽南、台湾家喻户晓的故事,迄今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潮剧依然还保留着这个剧目。②钻灯脚:闽南俗以元宵为注生娘娘诞辰,往往由婆婆带新娘上街看花灯,偷摸灯脚,或到街上鳌山灯棚底下钻进钻出,向灯神“求丁”,以祈来年生贵子。已嫁妇女的娘家则送莲花灯到女婿家,祈祝“连生贵子”。3—6观众参与:布袋戏表演、灯谜、梨园鼓。3—7电视屏:陈三五娘片断、元宵十五踩街、布袋戏片断、梨园鼓表演、花灯展示、攻炮城3—8大照片:①厦门元宵节花灯②泉州元宵节踩街③漳州元宵抬(走)王④台南元宵灯会⑤台湾盐水蜂炮⑥金厦两岸元宵海峡焰火⑦台东炮轰寒单爷⑧台北平西乡放天灯⑨闽台各地的“乞龟”,如澎湖的米袋龟,南靖金山的糯米大龟等。3—9解说:①放天灯。闽南中秋节夜,有放“孔明灯”之俗。所谓孔明灯,乃取上等棉仔纸,糊制成一个高可一人甚至更高,宽度与高度相当的密封大纸罩,以适当粗细的铅线制成一个底框,正中扎上一个“油枝”。油枝用布条扎好,反复浸煤油、松油曝晒数次。八月十五之夜,皓月当空,用两条长板椅垫足,点燃灯中油枝,立刻升起热气和浓烟,把孔明灯高高涨起。待孔明灯涨满烟气之后,孔明灯便腾空而起,只见一盏红灯,冉冉而上,随风徐徐而动。此时鞭炮齐鸣,庆祝孔明灯升空,为本村带来福气。孔明灯也叫“天灯“,台湾有些地方,在元宵节也放天灯。②乞龟。元宵佳节,闽南各地寺庙,皆办灯会、五彩缤纷。有的寺庙,虽无灯会,但也红灯高挂、红烛高烧,香案桌上,供奉着由米粉或面粉特意蒸制的大小寿龟,既为供奉神佛,也为准备乞寿龟者提供方便。这些寿龟,既有新供奉的,也有去年乞去,今年又来奉还的。案桌上的寿龟各式各样,小者直径约有半尺,大者竟如畚箕,甚至达一张桌面之大。人们来此乞龟,乃是祈求平安长寿,做生意兴旺发财等。他们如能在神前卜得这种供奉过神佛的寿龟,便可得到神灵的保庇,因此每年乞龟者不在少数。乞龟的程序是乞龟者先向神佛烧香,然后卜杯看看佛爷是否允许你乞寿龟。而在焚香拜请之时,必须许愿若今年乞得寿龟,明年将奉还规格大小若干个寿龟。如果所乞的是小寿龟,则可以当场拿走。如乞得大寿龟,则应待十六日过后才可以取回。乞寿龟已成为一种隆重仪式,乞得大寿龟者,至元月十六日下午或十七日上午应以鼓吹队来迎回。二、花月标题版花月老黄历乙丑年二月初二、头牙、二月十九观音佛祖生4—1场景:农家门口稻埕4—2实物:犁、耙、龙骨、水车、滚、谷桶、秧盆、如戽斗、锄头、耙子、镰儀、柴儀、谷笪、谷耙等各式农具及蓑衣、斗笠。4—3老照片:早年春耕牛犁田、人踩水车、插秧(莳田)、割稻、在谷桶中脱粒等传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