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现状与对策研究董立平厦门市高等职业教育开展五年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尧产学结合的路子,依靠社会袁努力实现社会化办学遥校企合作尧产学结合,不但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调动了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师水平袁促进了野双师型冶师资队伍建设袁加快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材建设袁同时也增强了办学实力遥校企合作开展5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遥为了更好地了解分析厦门市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袁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袁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遥调查基本情况此次参与调查的企业共有7家袁共发放23份问卷遥这些企业大多与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尧集美大学等高校建立了校企人才培养关系遥从调查中得知的基本情况是院1.专业设置基本适应社会需求受到企业普遍欢迎的专业主要有加工制造类渊52%冤尧信息技术类渊48%冤尧商贸旅游类渊30%冤尧农林类渊29%冤尧交通运输类渊26%冤尧财经类渊9%冤尧社会公共事务类渊9%冤遥同时企业普遍认为校企合作实施的最佳时段应开始于二年级渊52%冤遥2.校企合作尧产学结合初见成效部分条件好尧有实力又热心于高职教育的企业为学校提供特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实习,教师能在相应的岗位上挂职锻炼遥如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和经济实体,师生参与生产和管理的全过程袁同时开展产学研一体化遥学校在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下,也充分发挥自身知识和人才的优势,参与企业员工培训和技术改革工作遥如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与企业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遥师生在产学研中获得了提高遥3.校企合作进展较为缓慢袁覆盖面不广袁发展水平较低4.目前校企合作主要存在3个问题渊1冤校企合作规模较小袁校企合作培养用工占企业用工比例低在7家被调查的企业中袁已经与大学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关系的只占30%袁至今平均合作时间为3年袁多与厦门海洋职业学院袁集美大学合作遥企业每年大家谈31缺口或新招员工人数大多为院30-100人遥企业解决用工缺口的主要来源有社会招聘和应届毕业生袁在新招员工中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院62.7%尧37.3%遥而新招的应届毕业生又分为需进行上岗培训和不需上岗培训两类遥不需上岗培训的主要包括院校企合作培养尧上岗后由师傅带和其它袁但其中校企合作培养所占的比例仅为22%袁说明校企合作所培养的人才还远不能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遥渊2冤企业在合作人才培养中更注重实际的效益和短期的效果在被调查的23份问卷中袁52%对象认为目前校企合作的整体情况一般袁35%认为较好遥企业在合作人才培养中希望采取的方式主要有院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渊100%冤尧为职校教师提供实践机会渊78%冤尧企业委托学校进行员工培训渊76%冤尧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渊50%冤尧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渊21%冤遥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企业更注重合作教育能快捷地提供技术人才袁包括员工的再培训袁而涉及到企校联合的技术研究袁科研攻关袁联合办校等长远的发展战略时袁企业似乎缺乏兴趣遥渊3冤存在诸多影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不利因素参与调查的企业普遍认为目前影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不利因素较多袁这些不利因素主要有院缺乏政府相应的政策引导渊57%冤尧缺乏资金支持政策渊48%冤尧企业利益得不到保证渊48%冤尧缺乏合作机制渊43%冤尧实训实习硬件条件不足渊43%冤尧成本高渊39%冤尧与学校教学计划难以合拍渊35%冤尧缺乏校企双方交流的平台渊26%冤遥对策研究如上所述袁厦门市的校企合作还有发展的空间袁还有扩大规模的必要遥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努力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曰既要抓好野学科教育冶和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也要抓好野技术教育冶和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曰既要重视普通高等教育的野强校冶和野重点学科冶建设,也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野示范学校冶和野示范专业冶建设遥在发展过程中袁尤其要发挥政府在政策上的引导功能袁同时加大资金的扶持遥具体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院1.先行先试袁加大政策指导和资金支持要使校企合作的发展得到保障袁政府务必完善有关的法律尧法规袁使校企合作制度化袁把校企合作作为提高厦门竞争力的一项基本策略遥在设计促进科技进步的税收法律法规政策时袁不仅要利用所得税尧流转税减免等直接优惠政策袁还要充分利用投资抵免尧加速折旧尧费用扣除等间接优惠政策袁使科技发展从研究到应用尧转化尧利润分配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税收支持袁规定只要是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发项目或企业支持高职院校发展而进口的先进设备都给予特别税收优惠袁使企业愿意把野工厂冶搬入高职院校曰规定只要与高职院校合作建立的创新型或用于学生实践的公司袁其上缴的税收可得到减免遥大家谈322.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袁促使企业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管理让企业参与学校培养人才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袁改变校企合作中学校单方面向企业寻求合作的现状袁增强企业的主动性遥目前多数企业认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整体情况一般袁要促使企业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管理袁除了靠企业提高认识外袁还应鼓励企业采取参股尧入股等形式袁联合举办高职院校袁形成职业教育集团袁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以野主人翁冶的姿态出现袁确立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来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市场化袁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目的更明确尧更有法可依尧有利可图袁从而主动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管理遥要塑造野校企合作冶优秀企业典范袁对它们进行广泛宣传袁通过他们带动更多的企业积极投身到校企合作中去遥同时进一步完善劳动就业准入制度袁对更多的技术工种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袁在各行业强制推行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袁从而促使企业主动和高职院校合作培养人才遥3.完善校企合作机制袁实现校企双赢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袁决定了它的办学过程必须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袁而校企合作的生命力在于完善的合作机制袁这个机制的关键又在于能否充分调动学校企业两方面的积极性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发挥作用袁实现学校和企业利益的野双赢冶遥建立校企合作良好的运行机制袁需要政府尧学校尧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遥在校企合作中袁校企双方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以提高对对方的吸引力袁提高校企合作双方的积极性遥学校是人才的输出者遥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深度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院所具有的技术研发实力袁而人才质量最终要由社会和企业来鉴定袁技术成果必须要得到企业的承认才能创造效益遥因此袁高职院校应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和搞好研发工作遥企业是人才的输入者袁掌握着人才需求的主动权袁他们需要的是能胜任岗位要求的尧能给企业创造利润的人才遥在高级技能型人才很缺乏的情况下袁企业要想持续拥有对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尧适合企业现实需要的人才袁就应改变以前培养高职人才是高职院校责任的观念袁要看到得到高校人才和技术的支撑企业能获得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的长远利益袁勇担培养人才的义务和责任遥企业要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袁及时向学校反馈人才需求信息袁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快捷尧通畅的人才培养信息流遥校企合作还需要合作双方的共同投入袁需要彼此的互补和互取遥对企业来说袁校企合作可以使企业多方受益遥学校可以保证企业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遥当企业需要劳动力时袁学校可以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袁在不影响学生基本学业的情况下袁给企业以支援袁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遥可以发挥学校教师的理论优势袁承担企业员工理论培训任务袁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遥学校可以选派科研能力强尧技术水平高的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袁为企业的发展作贡献等遥结语本次调查显示院厦门市高职校和企业要想取得可持续的发展袁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袁克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袁把生产与知识结合起来袁重视人才的作用遥而校企合作就是企业获取人才袁实现长远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遥要通过政府尧企业尧高职校等各方的努力袁让校企合作更有实效遥渊作者单位院厦门城市大学冤大家谈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