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一、编制说明: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努力开展“安全文明标准工地”的建设活动。切实创造安全的施工环境条件,力保整个项目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的结构、人员、机具安全,特编制《人工挖孔桩安全施工专项方案》。依据国家、地方、项目公司的规范、规程、制度与办法,主要有:1、编制依据(1)《安全生产法》(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工伤保险条例》(4)《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7)《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规定》(8)《道安高速公路TJ14标施工设计图纸》(9)《道安高速公路TJ14标施工组织设计》(10)《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11)《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12)《道安高速项目公司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细则》(13)国家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施工安全、工地保安、人员健康、劳动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14)道安安字第57号《道安高速公路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管理规定(试行)》。2、编制目的:为了规范本标段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生产条件,确实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的落实,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3、适用范围:本专项方案适应与道安高速TJ14标桥梁人工挖孔桩施工二、工程概况:2.1自然条件2.1.1地理道安高速公路TJ14合同段位于湄潭县境内。起点桩号K121+230,与TJ13合同段终点顺接;终点桩号K134+370,路线全长13.202km。2.1.2地形、地貌项目区域位于贵州高原北部向西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是大娄山脉的东南段,海拔高程大致为550~1200米,相对高差100~200米,地形高低差异明显。地势起点在700米左右,而后海拔逐步降低至本段最低点,也即芙蓉江沟底约550米左右,而后逐步抬升直到全线最高点羊胆山隧道,海拔约1200米。而后逐步下降,在隧道段略有抬升,直到路线终点,降至800米左右。主要的山峰、河流受构造控制明显,走向往往与构造方向一致,测区以溶蚀地貌及侵蚀构造地貌为主。沿线地貌基本特征为:溶蚀地貌发育于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区,主要受岩性及地质构造影响,表现为峰丛洼地、峰林谷地、缓丘沟地、漏斗、落水洞、竖井等;侵蚀构造地貌发育于碎屑岩分布区,与构造线一致,风化作用较强烈。河流呈树枝状或羽毛状,支沟发育;测区地貌类型可分为构造剥蚀溶蚀低山地貌、构造剥蚀溶蚀低中山地貌、剥蚀残丘及丘陵河谷地貌类型。K117+000~K139+300路段:地貌类型为构造侵蚀溶蚀低山地貌,该段范围内山体多呈孤峰状,坡顶多呈浑圆山头相连,山峰间形成较缓的鞍部,切割深度均在100米以下,其水网冲沟发育。路线穿越于冲沟及山间平地、鞍部,该段地层以寒武系地层为主,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及泥质白云岩等,侵蚀现象不甚发育。2.1.3地质项目区域位于川黔南北向构造带、北北东向构造带和北东向的交汇地区,以及黔中隆起的北缘。由于地应力的长期作用,其构造行迹复杂多样,构造线大部为南北向、北北东向歪斜,局部呈北东向,主要为新华系、华夏系构造体系。地层出露主要为扬子一级地层区,路线走廊带出露地层有第四系、二叠系、志留系、奥陶系、寒武系等。岩性以灰岩、白云岩为主夹少量泥岩、页岩。2.1.4水文本合同段区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地表水系发育,沿线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主要有芙蓉江,洪渡河,湄江河等。根据区内地层岩性组合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本段路线走廊带内地下水类型可分为碳酸盐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三大类。大气降水是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其补给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地下水呈条带状分布,主要富集于较开阔的向斜、背斜地段。地下水补给排泄区以芙蓉江、湄江河为主的地表水系,是区域内地下水的主要排泄基准面。2.1.5气象湄潭县境,属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9℃,年平均降水量1141.3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163.1小时,年无霜期平均284天。受害气候主要为暴雨、冰雹、秋绵雨、霜冻和凝冻等。2.2工程简介本标段路线起点位于湄潭县西河乡西坪,起点桩号K121+230。路线向南至万马服务区,之后经过向家寨大桥、毕家湾中桥、李家大桥、羊胆山中桥、羊胆山隧道,朱家山中桥、朱家山大桥、具合村大桥至标段终点具合村,桩号K134+370,路线全长13.202km。本标段内有两个断链,分别为K123+590.834-K123+500(断链长90.834m);K127+270.717-K127+300(断链长29.283m)。本标段主要有大桥1040.4米/4座,中桥141.7米/3座,服务区1处,车行天桥2处,长隧道1145米/1座,通道及涵洞1555.74米/31座(含服务区)。2.2.1桥梁向家寨大桥、朱家山大桥、具合村大桥上部构造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刚构)体系。桥跨组合分别为:8×30m,7×30m,15×30m,3座大桥共设9联;下部构造,桥墩采用柱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均采用重力式U台。毕家湾中桥、李家大桥、羊胆山中桥、朱家山中桥大桥上部构造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梁,先简支后桥面连续。桥跨组合分别为:1×20m,5×20m,3×20m,4×20m。下部构造,桥墩采用柱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重力式U台与肋板台。K121+742、K123+050车行天桥为斜腿钢构,跨径组合为12m+24m+12m。三、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与流程本工程桩基施工采用人工挖孔桩1、施工准备⑴用全站仪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⑵砼配合比试配己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验证、批准;⑶砂、石料、水泥、钢筋等原材料经试验室检验合格;⑷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⑸为工程施工所配置的机械设备、检测仪器均己进场,并运行良好。2、挖孔桩施工2.1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护壁模板→浇筑第一节护壁混凝土→检查桩位(中心)轴线→架设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卷扬机)→安装吊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通风机等→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修边)→先拆第一节、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检查桩位(中心)轴线→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开挖至桩底→检查验收→吊放钢筋笼→浇筑桩身混凝土→桩基检测。2.2工艺流程图见后附图1(挖孔桩流程图)2.3操作工艺2.3.1测量放样在场地三通一平的基础上,依据沿线导线点和桩位坐标,测定桩位中心,以桩位中心为圆心,以桩身半径加护壁厚度(20cm)为半径划出上部(即第一节)的圆周,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并沿桩位中心向桩孔外引出四个桩中轴线控制点,用牢固木桩标定。桩位线定好之后,必须经测量监理复查,无误后方可开始开挖。2.3.2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人工开挖桩孔应从上到下逐层进行,有效控制开挖桩孔截面尺寸,对于陡坡上的桩位,开挖前应在边坡上凿开一个工作平台,平台的大小应满足施工时架设提升系统和人员操作的有效空间,并在平台的临空一侧设置防护设施,孔口平台处地面应做适当平整并硬化,平台四周设置临时排水沟。第一节井圈护壁一般高出原地面30cm,护壁每节的高度应根据土质条件而定,以0.9m∼1.2m为宜,对于渗水量较大或易坍塌的地层,每节开挖高度可减少至0.3∼0.5m,护壁的强度应与桩身等强度,但标号不得小于C20,厚度根据地质情况、孔径、孔深确定最小厚度应不宜小于15cm,其中孔口第一节的厚度应加厚至20cm,地质条件较差时,应适当配筋。(具体计算见附件《人工挖孔桩验算护壁厚度计算书》)2.3.3安放支设护壁模板成孔后应设置井圈,一般采用素混凝土护壁。护壁模板采用薄钢模制成,每节分成4块,大直径桩分成8块,组合拼装而成。采取拆上节、支下节的方式重复周转使用。模板之间用卡具、扣件连接固定,或在每节的上下端各设一道用槽钢或角钢做成的圆弧形内钢圈作为内侧支撑,防止内模变形。2.3.4浇筑第一节护壁混凝土护壁混凝土每挖完一节以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人工浇筑,人工捣实,不宜用振动棒。混凝土强度与桩体同强度但不能低于C20,坍落度控制在70mm∼100mm,确保孔壁的稳定性。护壁混凝土应根据气候条件,浇筑完毕须经过12h后方可拆模,一般在下节桩孔土方挖完后进行。为了提高护壁砼的早期强度,建议采用早强剂,早强剂的用量应经试验确定。第一节护壁浇筑完成后,将桩孔中轴线控制点引回到护壁上,并进一步复核无误后,作为确定下节护壁中心的基准点,同时用水准仪把相对水准标高定在第一节孔圈护壁上。2.3.5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及标高每节的护壁做好以后,必须将桩位十字轴线和标高测设在护壁上口,然后用十字线对中,吊线坠向井底投设,以半径尺杆检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随之进行修整。井深必须以基准点为依据,逐根进行引测,保证桩孔轴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2.3.6架设垂直运输架第一节桩孔成孔以后,即开始在孔口架设垂直运输支架,支架采用摇臂式起重机,要求搭设稳定、牢固,起重设备应予以配重,配重量及起重机的起重能力应按80kg乘以2倍的安全系数进行考虑。2.3.7安装电动葫芦或卷扬机在垂直运输架上安装滑轮组和电动葫芦或卷扬机的钢丝绳,选择适当位置安装卷扬机。2.3.8安装吊桶、照明、活动安全盖板、水泵、通风机在安装滑轮组及吊桶时保证其与桩孔中心位置的重合,挖土时直观上控制桩位中心和护壁支模中心线。井底照明必须用低压电源(36V,100W)、防水带罩安全灯具,井口上设围护栏。当井深大于8m时安排井下通风,加强井下空气对流,必要时送氧气,密切注视,防止有毒气体的危害。操作时上下人员轮换作业,互相呼应,井上人员随时观察井下人员情况,切实预防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当地下渗水量不大时,边挖边将泥水用吊桶运出,或在井底挖集水坑,用潜水泵抽水,并加强支护。当地下水位较高,排水沟难以解决时,可设置降水井降水或其它成孔方式。井口安装水平推移的活动安全盖板:井下有人操作时,掩好安全盖板,防止杂物掉入井内,无关人员不得靠近井口,吊运土时,再打开安全盖板,确保井下人员安全施工。活动盖板采用高约30cm的钢管支架支撑于井口,以保证井内通风。2.3.9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修边)从第二节开始,利用提升设备运土,井下人员应戴好安全帽,井上人员拴好安全带,井口架设护栏,吊桶离开井上口1m时推动盖板,掩蔽井口,防止卸土时土块、石块等杂物坠落井内伤人。吊桶在小推车内卸土后(也可以用工字钢导轨将吊桶移出向翻斗车内卸土)再打开井盖,下吊桶后盖上井盖。桩孔挖至规定的深度后,用尺杆检查桩孔的直径及井壁圆弧度,上下应垂直平顺,否则应修整孔壁。2.3.10第二节护壁支护模板拆除第一节护壁模板,支护第二节。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依次周转使用。支模时使上节护壁的下部嵌入下节护壁的上部混凝土中,上下搭50mm∼75mm。桩位检测无误后浇筑护壁混凝土。⑴浇灌第二节护壁混凝土混凝土用吊桶运送,人工浇筑并振捣密实,混凝土掺入早强剂的量由试验确定。⑵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及标高,以井口的定位线为依据,逐节测量、复核和修整。⑶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将桩孔挖至设计深度,清除虚土,检查土质情况,桩底应进入设计规定的持力层深度。⑷当挖孔遇到岩石地层时,采用浅眼松动爆破法,严格控制炸药用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强支护,最后30cm范围应采用风镐开挖至孔底。孔深大于5m时,必须采用非电毫秒雷管起爆(炮眼布置方式及装药量计算附后于附件)。孔内爆破后应先通风排烟15min,并经检查无有害气体后,施工人员方可下井继续作业。⑸爆破孔桩施工流程具体流程见图1爆破孔桩施工流程:清理工作面布孔打眼清孔验孔装药堵塞连接起爆网路防护警戒爆破爆破后检查验收图1爆破孔桩施工流程①清理工作面除渣工将爆破后松渣清理干净,打眼工清理出炮位。②布孔根据开挖断面,选择合理的孔网参数、爆破参数,布置好炮孔。③打眼作业前认真清理作业面范围内的浮石、松石等,严格按孔位打眼。④装药严格按技术员要求控制每个孔的装药量,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