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题目:雾霾的防治《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的类号:X513(粒状污染物)中文检索词:雾霾粒状污染物危害防治检索策略:合理的运用布尔逻辑运算符,截词算符等方法构建合理的检索表达式。如题名=空气污染or关键词=空气污染控制数据库名称: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检索结果:1.空气污染测量方面的2个国家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2.雾霾防治方面的专利文献1)孟庆东.一种通过减少二氧化碳降低雾霾的方法[P].中国专利:CN106582206A,2017-4-26.2)沈秋.一种防治雾霾的涂料[P].中国专利:CN105219248A,2016-01-06.3)刘振强.应对雾霾天气防治机[P].中国专利:CN203239593U,2013-10-16.3.雾霾防治方面期刊上发表的文章1)杨天恩.雾霾污染事件的警示和对策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6):157.2)周峤.雾霾天气的成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S1):211-212.3)谭译,陈默.城市雾霾治理政策措施探讨[J].环球人文地理,2014(1X):88.雾霾防治方面学位论文1)王瑞峰.我国雾霾污染影响因素分析[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15.2)王亚妮.雾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3)柳玉清.我国城市雾霾天气成因及其治理的哲学思考[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4.一、雾霾及成因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一种由于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较为被公众所熟知,危害也较大的就是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燃煤排放的烟尘,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以及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等。在此基础上,如果地面空气相对湿度较大,且大气层比较稳定,通过大气辐射降温,空气极易饱和凝结形成雾霾。二、雾霾危害首先,雾霾现象日益严重和频繁,范围也越来越大。据调查,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的城市群每年出现灰霾污染的天数达到100天以上,PM2.5年均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指导值2-4倍。受影响区域包括华北平原、黄淮等多个地区,受影响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受影响人口约6亿人。其次,严重危害公众健康。雾霾会造成呼吸、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甚至引发癌症。再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雾霾会影响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危害个人或公众设施;造成人才流失;久而久之,势必给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动摇外来企业投资信心,损害经济环境以及经济的长久发展。三、雾霾治理总结国外大城市的治理经验,不外乎几种手段:一是政治手段,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二是法律手段,通过严格监管强制督促实施环保方案;三是经济手段,如通过排污权交易或者实施相应的财税政策节能减排;四是环境手段,如搞绿化,多种树。(一)雾霾政治手段治理从当前看,城市排放已经到了临界点,我们应该从“车”做起,将人类的排放降到最低。崔磊(2013)提出雾霾成因,除了重工业生产污染和监管监督不力外,大型城市的机动车尾气污染亦是主要元凶之一。对于整治机动车尾气污染,简单地控制汽车发牌数量无法根治顽症,对刚性需求进行粗放式“一刀切”亦无法体现政策制定的人性化和合理性。所以在调控汽车牌照发放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之外,发展低污染乃至无污染的新能源汽车成为城市管理者、科技界和工商界的共识。(二)雾霾法律手段治理国家应颁布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完善执法制度,加强对政府官员的管理和监督;扩大环保法的宣传,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规范政府行为,加强政府责任;加强城市卫生保洁工作;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加快油品升级速度,大力开发清洁能源。(三)雾霾经济手段治理,我国需要将经济发展重点从能源密集型产业向更节能的高技术服务行业转变,利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从而实现节能减排。韩文科等(2013)研究认为目前一些城市出现的大面积雾霾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长期不合理、机动车排放控制不力、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以及城市周边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下一步我国必须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能源结构等措施大幅度提高城市能源的清洁化率,通过发展公共交通、提升油品质量等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同时,联防联控措施也必不可少。文献检索总结: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基础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网络化的广泛应用,开设文献检索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必须重视文献检索课的地位,明确文献检索课的培养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得到提高。信息检索作为一种方法和技能,有利于人们适应科技和生产,随时补充、更新知识,改善不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解决科技难题的能力。掌握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能,是增强信息意识、提高自学能力的有力措施,也为实现终生学习提供了一个有效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