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二中2014~2015学年高考地理知识储备(必修Ⅰ)刘老师编2014.08.18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1§1.1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试大纲: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解读考纲:1.了解八大行星概况,并能解释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的原因。2.能说出太阳的外部结构,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并能结合实际,解释一些天文现象。预测趋势:宇宙环境、行星运动规律、月球及行星环境、宇宙空间的探索(我国海南第四航天发射中心的建设、“神舟”飞船和“嫦娥”探月卫星的发射)等知识,是历来的考点,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题组涉及知识广泛,跨度大。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宇宙的物质组成天体的判断方法天体按其成因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判断宇宙中的某一物质是不是天体,有两个标准:一是它必须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二是它必须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上的某一部分不能称为天体。2.天体系统的层次只有两颗以上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能组成天体系统,谁的质量大且被其他天体绕转,谁就是中心天体。例如,太阳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故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彗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呈扁长的椭圆形,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从图中看呈顺时针方向;彗星的彗尾总是背向太阳,离太阳越近,彗尾越长,反之越短。巴东二中2014~2015学年高考地理知识储备(必修Ⅰ)刘老师编2014.08.18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2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地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存在生命的行星,生命存在条件要从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歌诀记忆——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宇宙天体数不清,唯有地球有生命。自身条件是关键,宇宙环境很安全。日地距离正合适,温度条件相适宜。自转周期不太长,白天增温夜晚降。体积质量也适中,吸引保存大气层。行星公转方向同,轨道倾角接近零。互不干扰各自行,生命演化永不停。例1金星呈金黄色,是天空中最亮的星体,亮度抵得上15颗天狼星。中国古称“太白金星”,若处清晨称“启明星”,处黄昏则称“长庚星”。则下图中出现“长庚星”的是()解析——太阳处于行星公转轨道内,且金星距太阳较地球近。图中地球对着太阳的半球为白天,另一半球为黑夜,中间的晨昏线正好是昏线,A选项图中金星接近昏线上空,可以看到“长庚星”。答案:A★航天发射基地及返回基地的选择区位1.航天基地选择的条件①纬度位置: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则发射航天器初速度越大,越节省燃料;反之,越耗燃料。②气象条件:晴天多、风速小、湿度低。③地形条件:平坦开阔,地势相对较高。平坦开阔利于地面设备跟踪观测,地势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较大。④交通条件: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大型设备的运输。⑤安全性:人口密度条件(最好布局在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以保证安全)、国防军事2.航天返回基地选择的条件①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②人口密度条件:人烟稀少。③便于发现目标和营救的地区。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借助于地球运动惯性的航天器的发射方向一般应朝向东方。巴东二中2014~2015学年高考地理知识储备(必修Ⅰ)刘老师编2014.08.18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3一般选在夜间,因为夜晚发射升空时,地面光学跟踪测量设备易于捕捉跟踪目标。而我国“神舟”选择在白天发射,是因为白天发射温度较高,有利于发射人员工作,也易于发生意外时,便于搜救航天员。例2(2010·浙江卷)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解析——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不利因素:天气多变。三、太阳辐射1.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能源。巴东二中2014~2015学年高考地理知识储备(必修Ⅰ)刘老师编2014.08.18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42.太阳辐射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太阳辐射能是人类日常生产和生活所用的主要能源,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源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太阳能。★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1)纬度位置:①太阳高度——太阳辐射强度;②昼夜长短——太阳辐射时间(2)地形地势:①地势高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日照时数长,年太阳辐射丰富;②山地坡向——向阳坡、背阳坡,影响太阳辐射时间。(3)天气状况:晴天多,大气透明高,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日照时数长,年太阳辐射丰富。3.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1)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西部非季风区多于东部季风区,地势高的地区多于地势低的地区。(如图)(2)极值区及成因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①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②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的量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①盆地形状,水汽不易散发;②空气中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例3(09·安徽卷)下图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完成回答。(1)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A.增大B.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和推理思考能力。图中四个月份的曲线中,最大巴东二中2014~2015学年高考地理知识储备(必修Ⅰ)刘老师编2014.08.18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5数值排序依次为:1月、10月、4月、1月,由图中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冬季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坡度大小与获取太阳辐射量的关系,坡度与太阳高度角之和等于90°时获得太阳辐射最强,当坡度从10°增大到15°时,该坡面与太阳光线更接近垂直,因此获取的太阳辐射将增大。答案:(1)D(2)A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表现形式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乱地球电离层②干扰地球磁场③产生极光④影响地球气候⑤自然灾害歌诀法总结——太阳活动及其影响太阳不稳定,时常有活动。光球生黑子,色球耀斑亮。活动剧烈时,地球受影响。气候降水变,粒子扰磁场。磁针乱抖动,不能指方向。干扰电离层,短波受影响。粒子被捕获,碰撞现极光。例4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飞船运行的轨道面与赤道面成42.4°交角,每90分钟绕地球飞行一圈。9月27日16时59分,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实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下图是翟志刚太空漫步照片。完成1~3题。(1)在“神舟七号”飞船上,航天员24小时中,能看到日出日落的次数,最大值可能是()A.1次B.2次C.8次D.16次(2)下列地区中,“神舟七号”飞船不经过当地上空的是()A.松嫩平原B.波斯湾沿岸C.澳大利亚D.墨西哥湾沿岸(3)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漫步中,五星红旗能够“飘扬”起来的原因是()A.风力B.辐射C.温差D.失重巴东二中2014~2015学年高考地理知识储备(必修Ⅰ)刘老师编2014.08.18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6解析——第9题,飞船每90分钟绕地球飞行一圈,24小时应绕地球飞行16圈,有可能看到日出日落16次。第10题,由于飞船运行的轨道面与赤道面成42.4°交角,所以飞船只在南北纬42.4°之间飞行,而松嫩平原是在45°N以北地区。第11题,五星红旗能“飘扬”起来主要原因是失重。答案(1)D(2)A(3)D例5月球是地球的近邻,也是地球的卫星。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认为,月球是一个绝佳的天文观测场地。我国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探月工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据此回答。(1)科学家称“月球是一个绝佳的天文观测场地”,其依据可能是()A.月球上天气状况稳定,便于观测B.月球的体积小、质量小、引力小C.月球上没有灯光及人工无线电的干扰D.月球上昼夜交替周期长,适宜观测的时间长(2)“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留下的坑,将在月球表面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A.月球上没有风力、流水等外力的侵蚀现象B.月球上没有风化现象C.月球上没有大气,“嫦娥一号”对月球的撞击力大D.月球内力作用表现微弱解析——天文观测受人为光源、电磁波干扰较大,而月球上无人类活动,也就没有此类影响。月球上无大气和水,也就没有天气状况,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不存在。答案CA巴东二中2014~2015学年高考地理知识储备(必修Ⅰ)刘老师编2014.08.18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7§1.2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考试大纲: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纲解读:1.地球自转方向、速度和周期。2.掌握地方时、区时、日界线与晨昏线等的计算和判断方法,学会利用地转偏向力来判断自然现象。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方向旋转。2.周期:真正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生活周期——太阳日24时3.速度①除南、北极点为0外,其余各地的角速度均为15。②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地球上任意一点的线速度等于赤道上线速度与该点纬度余弦的乘积。◎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1670km/h)的一半。◎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的关系:地球同步卫星位于赤道上空,它绕地球转动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但线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如右图)例1读中心点为地球某一极点的示意图,M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箭头表示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方向。阴影部分为2008年2月28日。据此回答(1)~(2)题。(1)下面关于图示中的判断正确的是()A.这是在北极上空看到的半球示意图B.a点角速度大于b点C.b点的线速度大约为a点的一半D.a、b两点同位于东半球(2)关于该通信卫星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M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比a点大B.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个恒星日C.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24小时D.在b点观察到M的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运动解析——第(1)题,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位于赤道上空,其围绕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从而判定这是在北极上空看到的半球示意图。第(2)题,同步通信卫星公转角速度与地球表面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除极点以外),其线速度大于地球表面任意点的自转线速度,其公转周期应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均为一个恒星日。从地表任意点观测,同步卫星都是静止的。答案(1)A(2)B巴东二中2014~2015学年高考地理知识储备(必修Ⅰ)刘老师编2014.08.18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8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交替1.成因: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②地球不停的自转。2.意义:对调节地表温度有重要作用。★晨昏线的判定与应用晨昏线(圈)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太阳直射点作回归运动的同时,晨昏线也摆动于南北两极的两侧各约23°26′。(1)特征:①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②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③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④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跟经线圈重合;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⑤晨昏线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⑥晨昏线最南、最北切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⑦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跟地球自转方向相反。(2)晨线、昏线的判定:①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是晨线。②时间法——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