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构思立意技巧高德意2014.101.以小见大•诗中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小景物传达大境界•平凡细微事情反应大主题绝句四首(其三)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千秋雪”言时间之久,“万里船”言空间之广。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何等开阔!寒食唐韩翃(hóng)春城何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在这一日,禁止烟火,只做冷食。传烛分火是寒食节发生在宫中的生活小事,但是诗人却是借百姓禁火而宫中不禁,写出宫廷的特权,讥讽当权者的腐败,小事写出重大主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歌小中见大,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了历史的往事,想到了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了赤壁鏖战中的重要人物;最后又以二乔的命运暗示战争的结局。2.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3.以景结情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这样结尾形象含蓄、耐人咀嚼。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作者那惋惜、愤懑、悲痛相互交织的情感,全都蕴含于结句景语之中,含蓄蕴藉、深藏不露,确实是“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末结句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可以有多种理解:无限的乡愁,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4.欲抑先扬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中用先扬后抑之法,写汉文帝召见贾生,看似褒扬,但到最后说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才知是贬抑。先扬后抑,使讥讽之意表现得更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