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中期检查指标体系(临床类)国家中医管理局人事教育司二○一二年十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中期检查指标体系(临床类)国家中医管理局人事教育司二○一二年十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中期检查指标体系说明本检查指标体系旨在“以检查促建设、促发展、促改革、促管理”,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进行检查。本检查指标体系是按照“体现中医药行业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路,体现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七项任务、四项管理,体现鼓励学科的特色建设与学术创新”的精神,本着科学性、公正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在广泛调查、论证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检查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制订。检查指标体系设立一级指标6项和二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中带“☆”或“★”者为核心指标,共6项。检查指标体系尽可能对能够直接量化的指标予以量化,对不能量化的指标予以定性。总分值为100分,每项二级指标设A、B、C、D四个得分等级,对各级评价要素和评价标准予以明确,检查时直接按所得等级对应分值累加得分。检查合格的重点学科点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条件:①带“☆”的核心指标在“B”级(含“B”级)以上;②带“★”的核心指标在“C”级(含“C”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培养是指对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第6、7学年攻读硕士学位的七年制学生的培养。论文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自然科学、教育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学术论著指正式出版发行,具有国际连续出版刊物编号的学术著作。本检查指标体系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负责解释和补充。评价项目评价要素学术水平(分值22)围绕本学科文献整理、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及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开展研究,提出新观点,丰富和发展本学科理论体系的情况;学科主要研究方向的先进性和稳定性;其学术创新与特色;对协作单位的影响力,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以临床疗效为核心的中医药学术水平提高的意义与作用;学术交流与协作的开展情况。学科队伍(分值15)学科队伍结构状况、整体素质、协作精神和发展潜力;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等的学术水平、学术思想和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学科队伍建设措施和效果。人才培养(分值18)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机制、规模和水平;教学研究与改革、教材建设、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规范、方法与手段的更新等教学建设水平。科学研究(分值14)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数量;科研成果的水平及获得的评价;科技成果、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显示度及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条件建设(分值14)仪器设备的数量、水平和管理满足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的状况;学科基地的建设情况;图书信息、情报资料和校园网络建设情况;后勤保障的力度;学科自身建设及自我发展的能力。管理水平(分值17)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检查工作的准备情况、对建设规划书所设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学科建设实行目标、组织、运行、经费管理的状况与效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中期检查指标体系评价要素一级指标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值Ⅱ-1☆学科研究8Ⅱ-2★学术创新6Ⅱ-3学术影响5Ⅱ-4学术交流3Ⅱ-5队伍结构3Ⅱ-6学术带头人3Ⅱ-7学科带头人4Ⅱ-8后备学科带头人2Ⅱ-9建设机制3Ⅱ-10★高层次人才培养9Ⅱ-11★教学建设9Ⅱ-12科研项目5Ⅱ-13科研成果与转化5Ⅱ-14论文及专著4Ⅱ-15基地建设6Ⅱ-16公共辅助体系2Ⅱ-17经费筹措能力3Ⅱ-18仪器设备水平与应用3Ⅱ-19☆目标管理7Ⅱ-20组织管理2Ⅱ-21★运行管理6Ⅱ-22经费管理2Ⅰ-5条件建设14Ⅰ-6管理水平1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中期检查指标体系指标与分值一览表Ⅰ-2学科队伍15Ⅰ-1学术水平22Ⅰ-3人才培养18Ⅰ-4科学研究14一级指标及分值二级指标及分值评价要素评价标准AB80%AC60%ADⅡ-1☆学科研究(8)①研究方向②内涵与外延的界定③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A级:①有3-5个明确而稳定的研究方向,有与本学科研究方向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及成果支撑。②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明确,有公开出版的论文或论著。③开展了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有公开出版的论文或论著。B级:①、②、③项有1项未达A级标准。C级:①、②、③项有2项未达A级标准。D级:①、②、③项均未达A级标准。86.44.80Ⅱ-2★学术创新(6)①文献的整理与研究②新观点、新理论、新学说的提出③探索本学科研究的方法学A级:①全面整理出本学科的文献,建立了内容完整、实用性强的数据库;②通过归纳、分析、综合研究等提出了新观点、新理论、新学说,有相应的的著作或论文;③探索并提出本学科发展的方法学。B级:③项未达A级标准。C级:①或②有1项未达A级标准。D级:①、②项未达A级标准。64.83.60①对协作单位的影响A级:与协作共建单位的学术研究与合作很好,建设期间召开3次以上(含3次)协作建设会议,针对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开展协作攻关。B级:与协作共建单位的学术研究与合作较好,建设期间召开2次协作建设会议,针对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开展协作攻关。C级:与协作共建单位的学术研究与合作一般,建设期间召开1次协作建设会议,针对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开展协作攻关。D级:与共建单位合作较少,未召开过协作建设会议。21.61.20②对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及实际应用的贡献对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及实际运用有较大贡献,建设期间的技术和成果对提高业务工作量、临床疗效与效益综合评价效果明显。A级:①二级学科要有专业分化,分化专业体现在具有中医疗效优势病种;三级学科要建立重点专病诊疗规范,并被同行业公认或共建学科认可;②建设期间学科医疗收入和年总收入均逐年增长;③中医诊疗技术和成果在同行业中起到推广和辐射作用。B级:①、②、③项有1项未达A级标准。C级:①、②、③项有2项未达A级标准。D级:①、②、③项均未达A级标准。32.41.80Ⅱ-4学术交流(3)①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的协作建设②国内外学术交流A级:①与国内外学术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协作关系,取得良好效果;②积极开展完全满足学科建设需要的国内外学术交流。B级:①能够开展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的协作建设,取得一定效果;②积极开展基本满足学科建设需要的国内外学术交流。C级:①能够开展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的协作;②学术交流不能满足学科建设需要。D级:未达C级指标标准。32.41.8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中期检查指标体系(临床类)Ⅱ-3学术影响(5)Ⅰ-1学术水平(22)第1页一级指标及分值二级指标及分值评价要素评价标准AB80%AC60%ADⅡ-5队伍结构(3)①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②45岁以下高级职称队伍A级:①学科人员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②45岁以下副高以上职称队伍整齐,在医、教、研方面具有较强能力。B级:①学科人员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中有1项不合理;②45岁以下副高以上职称队伍基本整齐,在医、教、研方面具有一定能力。C级:①学科人员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中有2-3项不合理;②45岁以下副高以上职称队伍不齐,在医、教、研方面能力较弱。D级:未达C级指标标准。32.41.80Ⅱ-6学术带头人(3)①学术影响②对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作用A级:①具有很高的学术建树、声誉和影响力;②是本学科领域的老专家,对学科带头人起到较强的指导作用。B级:①具有较高的学术建树、声誉和影响力;②是本学科领域的老专家,对学科带头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C级:①具有一定的学术建树、声誉和影响力;②对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作用一般。D级:未达C级指标标准。32.41.80Ⅱ-7学科带头人(4)①职称、学历、研究生导师资格和学术团体任职②学术水平③管理能力A级:①具有正高级职称、研究生学历、博士生导师资格,并在国家级学术团体中担任理事以上职务;②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建设期间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每年1~2篇或有论著出版;③在医、教、研一线工作,具有很高的学术建树、声誉和影响力,具有很强的组织管理和培养指导能力,本学科队伍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B级:①②③中有1项未达A级标准。C级:①②③中有2项未达A级标准。D级:①②③均未达A级指标标准。43.22.40Ⅱ-8后备学科带头人(2)①职称、学历②创新意识③协作精神A级:①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研究生学历;②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③具有较好的协作精神。B级:①②③中有1项未达A级标准。C级:①②③中有2项未达A级标准。D级:①②③均未达A级指标标准。21.61.20Ⅱ-9整体素质和建设机制(3)①制度建设和落实②团结协作和整体素质③建设效果A级:①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健全,并得以有效落实;②学科成员团结协作,整体素质高;③人才结构得到改善,队伍水平提高较快。B级:①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较健全,并能够落实;②学科成员团结协作,整体素质较高;③人才结构得到改善,队伍水平有所提高。C级:①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不完善,或落实不充分;②学科成员团结协作较差,整体素质一般;;③人才结构改善较慢,队伍水平无明显提高。D级:未达C级指标标准。32.41.80Ⅰ-2学科队伍(15)第2页一级指标及分值二级指标及分值评价要素评价标准AB80%AC60%ADⅡ-10★高层次人才培养(9)①制度建设与落实②培养层次与方式③师生比例④人才培养质量⑤学位点建设进展A级:①制度和档案健全,制度得以有效落实;②人才培养层次和梯队清楚,培养方式丰富;③导师队伍强大,培养高层次人才师均数量合理;④高层次人才培养富有成效;⑤学位点建设有进展。B级:以上有1项未达A级指标标准。C级:以上有2项未达A级指标标准。D级:以上有3项以上未达A级指标标准。97.25.40Ⅱ-11★教学建设(9)①教学研究与改革②分层次教学和特色体现③新成果纳入教材④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A级:①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课程体系改革,有研究论文发表;②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可含临床带教、实验室带教、进修生带教、继续教育等)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完善的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和教参,讲义特色突出;③教材、教参或讲义及时纳入新成果;④提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方案。B级:以上有1项未达A级指标标准。C级:以上有2项未达A级指标标准。D级:以上有3项以上未达A级指标标准。97.25.40Ⅱ-12科研项目(5)①承担科研项目情况②科研经费A级:①主持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或1项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并且主持另外2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②科研经费满足科研需要。B级:①主持2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参加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或1项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②科研经费基本满足科研需要。C级:①未参加国家级或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但主持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②科研经费不充足,部分满足科研的需要。D级:未达C级指标标准。5430Ⅱ-13科研成果与转化(5)①科研成果与发明专利②科研投入的绩效③社会、经济效益A级:①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或已授权的发明专利;②科研投入与成果产出绩效明显;③成果具有较强的转化能力,较好地直接或间接服务于中医药临床,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B级:①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或已授权的发明专利;②科研投入与成果产出绩效不明显;③成果具有一定的转化能力,能够直接或间接服务于中医药临床,取得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C级:①无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或已授权的发明专利;②科研投入与成果产出绩效不明显;③成果具有一定的转化能力,能够直接或间接服务于中医药临床,取得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D级:未达C级指标标准。5430Ⅱ-14论文及论著(4)①发表论文情况②学术论著情况A级:①学科内骨干以上人员每年在国家级或核心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于本学科建设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4~5篇;②出版代表本学科学术及发展水平的学术论文或专著。B级:以上有1项未达A级指标标准。C级:以上有2项未达A级指标标准。D级:①、②、③项均未达A级标准。43.22.40Ⅰ-4科学研究(14)Ⅰ-3人才培养(18)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