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抗结核药物治疗原则:早期治疗,适宜剂量,联合用药,规律用药,坚持全程,分段治疗,按类治疗。8.结核性脑膜炎中期(脑膜刺激期):约1~2周。有颅高压表现,颅神经障碍,部分有脑炎表现。①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典型的脑膜刺激征年长儿多见,婴幼儿则常表现前囟隆起紧张。②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剧烈头痛和呕吐,多呈喷射性呕吐,尖叫,惊厥,可伴有脑积水征。③颅神经和脑实质损害:最常见的颅神经障碍有面神经、动眼神经、外展神经瘫痪等。脑实质损害多表现为肢体瘫痪、多动、失语、手足徐动或震颤等。患儿可有感觉过敏。④烦躁与嗜睡交替出现,以后逐渐进入昏睡状态。9.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⑴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昏迷者应鼻饲。注意眼、口、鼻及皮肤的清洁,定期变换体位,预防坠积性肺炎和褥疮。⑵抗结核治疗:采用四种药物联合应用。①强化治疗阶段,疗程3~4个月。②巩固治疗阶段:总疗程不少于12个月。⑶糖皮质激素:在足量抗结核药物应用的同时,适当加用激素能减轻中毒症状,抑制炎症渗出降低颅内压,减少粘连,防止脑积水生。⑷降低颅内压①脱水治疗。②利尿。③侧脑室穿刺引流。④腰穿减压,鞘内注药:适应于a颅内压较高,激素及甘露醇效果不好,而未作侧脑室引流者,可试用鞘内注药;b晚期病儿或炎症控制不好以致颅内压难于控制者;c肝功能不良,口服INH被迫减量或停用者;d脑脊液蛋白量在3.0g/L以上的患儿。适当放出一定量脑脊液以减轻颅内压。同时给予INH和地塞米松鞘内注射,3岁以上每次注入INH50mg及地塞米松2mg;3岁以下剂量减半。开始时为每日1次,1周后根据病情改为隔日1次、1周2次及1周1次,10~20次为1个疗程。⑤脑外科分流手术治疗。⑸.对症治疗①抗惊厥:给镇静剂,如苯巴比妥钠肌注或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或安定静注或肌注等。②②合并周围神经炎或肢体震颤、精神过度兴奋、多动者,给予安定、维生素B6、B1、安坦等。③有脑血管及微循环障碍时,可用血管扩张药物。④纠正水电解质的碱平衡。九、感染性疾病1.麻疹治疗⑴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加强护理。给予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补充足够的水分。⑵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用小剂量的退热剂,切忌退热过猛(脱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烦躁可给予苯巴比妥等镇静。剧咳时用祛痰镇咳剂。治疗各种并发症。继发细菌感染可用抗生素。麻疹时应给予维生素A,有干眼症者,1~4周后应重复给予维生素A制剂。⑶并发症的治疗:有并发症者给予相应治疗。2.脊髓灰质炎治疗:目前尚无药物可控制瘫痪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是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⑴前驱期和瘫痪前期卧床休息,隔离40天。避免劳累、肌注及手术等刺激。肌肉痉挛疼痛可予热敷或口服镇痛剂。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及维生素C,可减轻神经组织水肿。有条件可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2~3天,有减轻病情的作用。早期应用α-干扰素有抑制病毒复制和免疫调节作用,100万U/d肌注,14天为一疗程。⑵瘫痪期瘫痪肢体置功能位置,防止畸形。地巴唑0.1~0.2mg/(kg·d)顿服,10天为一疗程,有兴奋脊髓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加兰他敏能促进神经传导,0.05~0.1mg/(kg·d)肌注,20~40天为一疗程;VitBl2能促进神经细胞的代谢,0.1mg/d肌注。呼吸肌麻痹者及早使用呼吸机;吞咽困难者用胃管保证营养;继发感染者选用适宜抗生素治疗。⑶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尽早开始主动和被动锻炼,防止肌肉萎缩。也可采用针灸、按摩及理疗等,促进肌肉功能恢复,严重肢体畸形可手术矫正。3.重症手足口病病例早期识别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⑴持续高热不退。⑵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⑶呼吸、心率增快。⑷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⑸高血压。⑹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⑺高血糖。4.手足口病治疗⑴普通病例。①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②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⑵重症病例。①神经系统受累治疗。a控制颅内高压:限制入量,积极给予甘露醇降颅压治疗,每次0.5-1.0g/kg,每4-8小时一次,20-30分钟快速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必要时加用呋噻米。b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c酌情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d其他对症治疗:降温、镇静、止惊。e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②呼吸、循环衰竭治疗。a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b确保两条静脉通道通畅,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c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适当给予镇静、镇痛。如有肺水肿、肺出血表现,应增加PEEP,不宜进行频繁吸痰等降低呼吸道压力的护理操作。d在维持血压稳定的情况下,限制液体入量(有条件者根据中心静脉压、心功能、有创动脉压监测调整液量)。f头肩抬高15-30度,保持中立位;留置胃管、导尿管。g药物应用:根据血压、循环的变化可选用米力农、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酌情应用利尿药物治疗。h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i监测血糖变化,严重高血糖时可应用胰岛素。j抑制胃酸分泌:可应用胃粘膜保护剂及抑酸剂等。k继发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治疗。③.恢复期治疗。a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b功能康复治疗c中西医结合治疗。5.感染性休克代偿期(早期)临床表现符合下列6项中3项。⑴意识改变:烦躁不安或萎靡,表情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惊厥.⑵皮肤改变面色苍白发灰,唇周、指趾发绀,皮肤花纹,四肢凉。如有面色潮红,四肢温暖、皮肤干燥为暖休克。⑶心率脉搏:外周动脉搏动细弱,心率、脉搏增快。⑷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秒(需除外环境温度影响)。⑸尿量1ml/(kg·h)。⑹代谢性酸中毒(除外其他缺血缺氧及代谢因素)。感染性休克失代偿期代偿期临床表现加重伴血压下降,收缩压该年龄组第5百分位,或该年龄组平均值减2个标准差。即:1~12个月70mmHg,1~10岁70mmHg+[2×年龄(岁)],≥10岁90mmHg。6.感染性休克的治疗:⑴液体复苏充分液体复苏是逆转病情、降低病死率最关键的措施。需迅速建立2条静脉或骨髓输液通道。条件允许应放置中心静脉导管。⑵血管活性药物在液体复苏基础上休克难以纠正,血压仍低或仍有明显灌注不良表现,可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提高血压、改善脏器灌流。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莨菪类药物、正性肌力药物、硝普钠⑶积极控制感染和清除病灶⑷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重症休克疑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如流脑)、ARDS、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出现儿茶酚胺抵抗性休克时可以使用⑸纠正凝血障碍早期可给予小剂量肝素5~10IU/kg皮下注射或静脉输注(注意肝素钠不能皮下注射),每6小时1次。若已明确有DIC,则应按DIC常规治疗。⑹其他治疗①保证氧供及通气,充分发挥呼吸代偿作用。可应用NCPAP,必要时小婴儿更需积极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以免呼吸肌疲劳。儿童肺保护策略与成人相似。②注意各脏器功能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③保证能量营养供给,注意监测血糖、血电解质。7.中毒性菌痢分型及治疗:分型:休克型、脑型、肺型、混合型。治疗:⑴降温止惊可综合使用物理、药物降温或亚冬眠疗法。惊厥不止者,可用地西泮0.3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每次最大剂量≤10mg);或用水合氯醛40~60mg/kg保留灌肠;或肌注苯巴比妥钠每次5~10mg/kg。⑵感染性休克的治疗。⑶防治脑水肿和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首选20%甘露醇降颅压,剂量为0.5~lg/(kg·次)静注,每6~8小时一次,疗程3~5天,或与利尿剂交替使用,可短期静脉推注地塞米松。若出现呼吸衰竭应及早使用呼吸机。⑷抗菌治疗为迅速控制感染,通常选用两种痢疾杆菌敏感的抗生素静脉滴注。8.颅内感染治疗:⑴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昏迷者应鼻饲。注意眼、口、鼻及皮肤的清洁,定期变换体位,预防坠积性肺炎和褥疮。⑵密切监测生命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⑶病因治疗:抗细菌、抗病毒、抗结核治疗。⑷治疗脑水肿、降低颅高压。⑸控制惊厥。⑹控制高热。⑺呼吸循环功能的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予以人工机械通气。有休克时按休克治疗。⑻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⑼治疗并发症。⑽康复治疗。十、风湿性疾病1、典型的急性风湿热传统上采用1992年修订的Jones标准,其内容包括:⑴主要表现:心脏炎,多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结节。⑵次要表现:关节痛,发热,急性期反应物(ESR、CRP)增高,P-R间期延长⑶有前驱的链球菌感染证据:即咽拭子培养或快速链球菌抗原试验阳性,链球菌抗体效价升高。如有前驱的链球菌感染证据,并有两项主要表现或一项主要表现加两项次要表现者,高度提示可能为急性风湿热。但对以下三种情况,又找不到其他病因者,可不必严格遵循上述诊断标准,即:⑴以舞蹈病为唯一临床表现者;⑵隐匿发病或缓慢发生的心脏炎;⑶有风湿热史或现患风湿性心脏病,当再感染A组链球菌时,有风湿热复发高度危险者。2.急性风湿热治疗:⑴休息:无心脏炎2周,有心脏炎无扩大4周,有心脏扩大无心衰6周,有心衰8周。⑵控制链球菌感染:青霉素480-960万U/d,2-3周。⑶抗风湿治疗:心脏炎时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关节炎时可用水杨酸制剂。⑷舞蹈病应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镇静剂,如安定、巴比妥或氯丙嗪等,应尽量避免强光噪音刺激。⑸并发症和合并症治疗。3.风湿热活动持续存在表现:⑴体温不能恢复正常,体重不增加,易疲劳。⑵脉搏快,心率不正常,易有变化。⑶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抗链球菌抗体滴度不下降或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4.全身性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诊断:⑴每日发热至少2周(弛张高热)。⑵短暂的,非固定的红斑样皮疹。⑶淋巴结肿大。⑷肝脾肿大。⑸浆膜炎。⑹排除其他。5.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治疗:⑴一般治疗:除急性发热外,不主张过多卧床休息,宜鼓励患儿参加适当运动。定期裂隙灯检查虹膜睫状体炎,心理治疗。⑵药物治疗:①非甾体类抗炎药②缓解病情抗风湿药③肾上腺皮质激素④免疫抑制剂⑤生物制剂⑥中药制剂。⑶理疗。6.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张:⑴在小于5岁的儿童,其冠状动脉内径>3mm,5岁以上大于4mm即可认为扩张。⑵若一段血管的内径较临近的血管大1.5倍,扩张即可诊断。⑶冠状动脉的内腔出现明显不规则,壁厚,甚至可因血栓堵塞管腔。7.川崎病治疗:⑴控制炎症:①阿司匹林;②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③糖皮质激素;⑵抗血小板聚集:潘生丁。⑶其他对症支持疗法:补充液体、护肝、控制心衰,纠正心率失常,有心肌梗死进行溶栓治疗,严重冠脉病变需冠脉搭桥术,8.川崎病冠状动脉瘤高危因素:⑴男孩;⑵年龄<6月或大于3岁;⑶发热持续2周以上或再次发热;⑷心脏扩大、心率失常;⑸实验室检查:Hb<80g/l且持续不恢复;WBC大于16-30×10*9,;血小板大于1000×10*9;血沉大于100或持续5周以上不下降;⑹复发的病例。9.过敏性紫癜治疗方案和原则⑴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积极寻找和去除致病因素,如控制感染,补充维生素.⑵对症治疗:有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时,应用抗组胺药物和钙剂。腹痛时应用解痉剂,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可静脉滴注西咪替丁每日20~40mg/kg,必要时输血。⑶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急性期对腹痛和关节痛可予缓解,但不能预防肾脏损害的发生,亦不能影响预后。泼尼松每日1~2mg/kg,分次口服,或用地塞米松、甲基泼尼松龙每日(5~10mg/kg)静脉滴注,症状缓解后即可停用。重症过敏性紫癜肾炎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或雷公藤多苷片。⑷抗凝治疗:阿司匹林、潘生丁,紫癜性肾炎时可用肝素钠。⑸中成药如贞芪扶正冲剂、复方丹参片、银杏叶片,口服3~6个月,可补肾益气和活血化淤。十一、内分泌系统疾病1.生长激素缺乏症诊断及治疗:⑴诊断依据:①匀称性身材矮小,身高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数以下者(或低于平均数减两个标准差);②生长缓慢,生长速率5cm/年;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