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必修2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农业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①原始农业的产生:距今一万多年以前,“刀耕火种”、“火耕”。②距今八九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阶段”或“锄耕阶段”。③春秋战国: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④汉代的发展:汉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东汉某些地区已出现一牛挽犁。从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过程可以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2.水利的兴修: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3.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①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②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实质是土地私有制);③封建社会:有三种形式a国有土地所有制;b地主土地所有制;c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4.小农经济的形成与特点形成:战国时期。特点:①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的优良传统和主要特点:精耕细作。5.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①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②小农经济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态。④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⑤封建国家为稳定小农,大都采取了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二、古代中国手工业1.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2.占主导地位的经营形态:明中期以前是官营手工业,明中期以后是民营手工业。3.古代手工业的特点:规模巨大,分工细密,技术先进,工艺精湛。4.手工业的主要成就丝织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①汉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②明清:在丝织业部门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冶金业:①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②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已掌握冶炼生铁技术,促进了铁器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③汉代: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④南北朝:发明灌钢法。陶瓷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①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②宋代:景德镇“瓷都”③清代:粉彩瓷器5.古代手工业的特点:2①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②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③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三、古代中国商业1.奴隶社会时期形成“工商食官”制度。2.春秋战国时期,民营商业崛起。3.商业的发展①秦始皇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修建驰道,促进商业的发展;②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③隋唐:政治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商旅往来频繁;④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商运发展迅速;⑤明清:商帮和会馆的出现(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4.城市与“市”的发展唐代长安:①布局整齐,经营商业的“市”严格规定在东西两“市”,“市”与“坊”界限分明;②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宋代东京:①宋代的“市”,彻底打破坊市制度,营业空间不受限制;②营业时间不受限制,出现早市、夜市;③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5.古代商业的特点①商业不断发展,商业运作模式日益成熟;②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③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是农耕经济的附属。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①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②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③影响:在初期对发展社会经济和巩固新型地主阶级利益有积极作用。但到了明清时期,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2.“海禁”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3.闭关锁国政策①原因: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②含义:严格限制≠绝对禁止;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贸易。③消极影响:a阻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b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表现:自然经济解体(耕与织分离);近代工业产生(洋务运动)。二、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2.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33.时间:19世纪60——90年代。前半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致力于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加强军队建设,后期以“求富”为口号,注重民用企业(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创办。4.内容:①兴办军事工业;②兴办民用工业;③创建近代海军;④创办新式学堂。5.失败的标志: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6.失败的根本原因:不改变封建制度。7.影响:积极影响——①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起了一定的刺激和示范作用;②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消极影响——洋务企业是由官方垄断或控制,从而压抑和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1.产生①原因:a受到外资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b受洋务企业的诱导;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②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③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东南和东部沿海地区。④代表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设的继昌隆缫丝厂⑤特点:①资金少、规模小;②技术力量薄弱;③行业、地域分布不均匀。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①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②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实业救国的热潮推动。③著名的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大生纱厂)、周学熙。3.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1912—1919年,民国初年)①原因:a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c民国政府推行鼓励发展实业的方针政策;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②表现: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快.4.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严重困难原因:①在沦陷区,民族企业不是被日军摧毁,就是被日资吞并;②在国统区,国民党统治集团凭借国家权力巧取豪夺;官僚资本恶性膨胀,极力压制和侵夺民族资本。5.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推动因素: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d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4(1)内容:①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②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③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2)意义: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基本确立。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2)主要内容: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根源:党的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4.“文革”对国民经济的严重破坏(1966-1976)1973年、1975年国民经济的两次好转及原因。5.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①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②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④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⑤保持必要的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内容和意义2.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经济体制改革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前提——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②特点——包产到户;③安徽、四川率先进行。(3)城市改革——核心是国有企业的改革管理体制、所有制和分配制度三个方面。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起来。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经济特区的特点见课本45页2.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我国已基本构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3.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2.南京政府在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电话。53.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00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还用传真机和互联网发送文件。报刊影视互联网概况1.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2.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被认为是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发展:3.此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事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等。1.1905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2.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3.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1935年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4.1958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的诞生。1.报纸、广播、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20世纪90年代以后媒介诞生了。它被称为“第四媒介”。2.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3.互联网的四大优势:(1)集三大媒介的优势于一体。(2)费用低廉(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学习:强大的学习功能;工作:网上求职及解决工作中的难题;生活:网上求医、购物、支付、聊天等等。但是,网络诈骗和沉溺网络游戏,对学生有恶劣影响。第五单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开辟新航路1.新航路的开辟意义:(1)新航路的开辟,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了一片整体。(2)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3)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4)葡萄牙、西班牙首先开始了殖民扩张。(5)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新航路的开辟(结合课本82页新航路开辟图记忆)时间航海家支持的王室开辟的航路意义1492年哥伦布西班牙王室欧洲到美洲发现美洲新大陆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1.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1)上马车夫——荷兰:6背景: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经商传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政治上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获得独立。地区基本情况亚洲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尼一带,一度占据中国台湾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得好望角殖民地北美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2)“日不落帝国”——英国战争结果备注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失败,西丧失海上实力的丧失和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