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试题1、《荀子》全书共()篇。A29B30C31答案:B2、荀子是()的重要人物之一。A法家B儒家C纵横家答案:B3、《劝学篇》旨在谈论()的重要性。A为学B为政C为名答案:A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出自()。A《赋篇》B《修身篇》C《劝学篇》答案:C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中“假”的意思为()A假设B假如C凭借答案:C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绝”的意思为()。A渡水B隔绝C断绝答案:A7、“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出自()。A《荣辱篇》B《劝学篇》C《乐论篇》答案:B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出自()。A《劝学篇》B《成相篇》C《正名篇》答案:A9、《劝学篇》中引用的诗句“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出自()A《诗经·曹风·君子》B《诗经·曹风·淑人》C《诗经·曹风·尸鸠》答案:C10、“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中的“恶”意思是()。A邪恶B哪里C厌烦答案:B11、“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中“切”的含义是()。A切合实际B解说C分割答案:A12、“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中“楛”的含义为()A隐私B不合礼法C讨厌答案:B13、荀子认为儒者修养身心之法和提高品德修养之术以及最终所要达到之境界的根本一点是遵循()。A为学B礼义C为政答案:B14、“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出自()。A《非相篇》B《儒效篇》C《修身篇》答案:C15、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身后();以修身自强,则名配()、()。A彭祖,尧,禹B彭祖,尧,舜C禹,尧,舜答案:A16、“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中“扁”的含义是()。A遵循B如果C只要答案:A17、“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出自()。A《天论篇》B《仲尼篇》C《修身篇》答案:C1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出自()。A《君道篇》B《修身篇》C《仲尼篇》答案:B19、“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应该翻译为()。A礼法,是用以正身的;老师,是为了正确解释礼法的。B礼貌,是用以正身的;老师,是为了正确解释礼法的。C礼法,是用以正身的;老师,是为了正确解释礼貌的。答案:A20、“君子能亦好,不能亦好;小人能亦丑,不能亦丑。”出自()。A《君道篇》B《不苟篇》C《仲尼篇》答案:B21、“君子常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中“义”的含义是()。A意义B含义C议论答案:C22、“言己之光美,拟于舜、禹,参于天地,非夸诞也。”中“夸诞”的含义是()。A夸奖B炫耀C荒诞答案:C23、“恭俭者,屏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中“五兵”的含义是()。A泛指兵器B泛指军队C泛指将领答案:A24、“巨涂则让,小涂则殆,虽欲不谨,若云不使。”中“让”的含义是()。A谦让B拥挤C让路答案:B25、“快快而亡者,怒也;察察而残者,忮也;博而穷者,訾也。”中“快快”的含义是()。A痛快B快速C加快答案:A26、斗者,忘其身者也,(),忘其君者也。A忘其亲者也B忘其朋者也C忘其子者也答案:A27、在《非相篇》中,荀子论述的三个问题是()。A否定相人之术、论述了“法后王”、有关礼义的必要性与方法B否定相人之术、论述了“法后王”、有关辩论的必要性与方法C否定相人之术、论述了“法后王”、有关治家的必要性与方法答案:B28、()是荀子的一个中心思想,也是不同于其他各家的进步思想。A否定相人之术B有关礼义的必要性与方法C法后王答案:C29、“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出自()。A《君道篇》B《不苟篇》C《非相篇》答案:C30、“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中“僇”含义为()。A责骂B耻辱C核查答案:B31、“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欲知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中“数”的含义是()。A审视B计数C计算答案:A32、“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古今一也。”中“说”的含义是()。A劝说B学说C说服答案:B33、“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古今一也。”中“功”的含义是()。A功课B工作C成就答案:C34、“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中“辩”的含义是()。A讲话有条理B据理力争C广泛辩论答案:A35、“假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矞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有人矣。”中“假”的含义是()。A乘着B假借C虚伪答案:A36、荀子在《非十二子篇》中独独推崇()的学说。A仲尼、韩非子B仲尼、子弓C韩非子、子弓答案:B37、荀子在()初开词赋之先河。A《修身篇》B《非十二子篇》C《王霸篇》答案:B38、荀子在《非十二子篇》提出“此三奸者,圣王之所禁也。”,其中“三奸”是指()。A奸事、奸民、奸说B奸事、奸心、奸民C奸事、奸心、奸说答案:C39、荀子在《非十二子篇》所提出的“奸事”是指()。A劳力而不当民务B劳知而不律先王C劳辩而不顺礼义答案:A40、荀子在《非十二子篇》所提出的“奸心”指()。A劳力而不当民务B劳知而不律先王C劳辩而不顺礼义答案:B41、()是荀子理想的最高境界。A大儒B大道C大知答案:A42、()的国家是荀子的理想。A民者B王者C人者答案:B43、“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中“待”的含义是()。A等待B通过C按照答案:C44、荀子在《王霸篇》中提出的治国方略是()。A义立、信立、权谋立B义立、功立、权谋立C位立、信立、权谋立答案:A45、“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不可不善为择所而后错之。”中“错”的含义是()。A错误B方法C处置答案:C46、“人无百岁之寿,而有千岁之信士,何也?曰:以夫千岁之法自持者,是乃千岁之信士矣。”中“自持”的含义是()。A自己相信自己B自己约束自己C自己坚持自己答案:B47、“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人主得使人为之,匹夫则无所移之。”中“官人”是指()。A任人以官B为官之人C权重之人答案:A48、“聪明君子者,善服人者也。”中“服人”的含义是()。A服务于人B服从于人C使人服从答案:C49、荀子在《王霸篇》中指出()而天下归之,失去则天下去之。A得百姓之力、得百姓之死、得百姓之誉B得百姓之力、得百姓之财、得百姓之誉C得百姓之力、得百姓之死、得百姓之智答案:A50、故械数者,治之流也,();君子者,()。A治之原也、非治之原也B非治之原也、治之原也C治之原也、亦治之原也答案:B51、《诗》曰:“介人维藩,大师为垣。”中“大师”的含义是()。A官吏B君王C民众答案:C52、荀子在《君道篇》中指出具有()这四者俱则天下归之,否则天下去之。A善生养人、善班治人、善显设人、善藩饰人B善使用人、善班治人、善显设人、善藩饰人C善生养人、善安抚人、善显设人、善藩饰人答案:A53、荀子在《君道篇》中指出想要国家强盛、安定、荣耀的最便利的方法是()。A慎取将B慎取相C慎取官答案:B54、“取人之道,参之以礼;用人之法,禁之以等。”中“参”的含义是()。A参见B参加C检验答案:C55、“行义动静,度之以礼;知虑取舍,稽之以成;日月积久,校之以功。”中“校”的含义是()。A校对B考核C审校答案:B56、墙之外,();里之前,();而人主之守司,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A眼不见也,耳不闻也B目不见也,耳不听也C目不见也,耳不闻也答案:C57、荀子在()论述了为臣之道。A《君道篇》B《王制篇》C《臣道篇》答案:C58、荀子在《臣道篇》中指出臣子的类型有()。A态臣、篡臣、功臣、圣臣B态臣、忠臣、功臣、圣臣C态臣、篡臣、功臣、奸臣答案:A59、“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指的是()。A态臣B篡臣C功臣答案:A60、“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指的是()。A篡臣B功臣C奸臣答案:A61、“内足使以一民,外足使以距难;民亲之,士信之,上忠乎君,下爱百姓而不倦。”指的是()。A态臣B忠臣C功臣答案:C62、“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政令教化,形下如影;应卒遇变,齐给如响;推类接誉,以待无方,曲成制象。”指的是()。A篡臣B功臣C圣臣答案:C63、“国有大命,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中“大命”的含义是()。A重大的变故B重大的命运C重大的命令答案:A64、“通忠之顺,权险之平,祸乱之从声,三者非明主莫之能知也。”中“从”的含义是()。A顺从B放纵C听从答案:B65、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A山林密而禽兽归之B山林郁而禽兽归之C山林茂而禽兽归之答案:C66、川渊枯则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A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B国家失礼则士民去之C国家失义则士民去之答案:A67、“程以立数,礼以定伦;德以叙位,能以授官。”中“立数”的含义是()。A确定位置B确定位数C确定数量答案:C68、荀子在《致士篇》认为()不是成为老师的四个条件之一。A博学B尊严而惮C耆艾而信答案:A69、荀子在《致士篇》认为()是成为老师应具备的四个条件。A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博学B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知微而论C尊严而惮、耆艾而信、有德而不陵不犯、知微而论答案:B70、荀子认为用兵功虞之本是()。A在乎壹兵、在乎善附兵B在乎壹将、在乎善附将C在乎壹民、在乎善附民答案:C71、荀子军事思想的核心是(),反对()。A仁义,争霸B争霸,权势C权势,仁义答案:A72、强本而节用,();养备而动时,();循道而不贰,()。A则天不能病,则天不能贫,则天不能祸B则天不能贫,则天不能祸,则天不能病C则天不能贫,则天不能病,则天不能祸答案:C73、“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中“能”的含义是()。A干预B能够C能力答案:A74、天不为人之恶寒也,();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A辍冬,辍行,辍广B辍冬,辍广,辍行C辍冬,辍行,辍广答案:B75、“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中“知”的含义是()。A明智B知识C了解答案:A76、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珠玉不睹乎外,();礼义不加于国家,()。A则王公不以为宝,则晖润不博,则功名不白B则晖润不博,则功名不白,则王公不以为宝C则晖润不博,则王公不以为宝,则功名不白答案:C77、大天而思之,()!从天而颂之,()!望时而待之,()!A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孰与应时而使之B孰与物畜而制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孰与物畜而制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孰与应时而使之答案:C78、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老子有见于拙,();墨子有见于齐,();宋子有见于少,()。A无见于信,无见于畸,无见于多B无见于信,无见于多,无见于畸C无见于畸,无见于信,无见于多答案:A79、“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而墨子非之,奈何!”中“方”的含义是()。A方法B原则C方式答案:B80、故闻之而不见,();见之而不知,();知之而不行,()。A虽博必谬,虽识必忘,虽敦必困B虽博必谬,虽敦必困,虽识必忘C虽识必忘,虽敦必困,虽博必谬答案:A81、“墨子非之,几遇刑也。明王已没,莫之正也。愚者学之,危其身也。”中“没”的含义是()。A死去B没有C淹没答案:A82、荀子的《解蔽篇》中()是全篇的总纲。A勉之强之,其福必长B体常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