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梁实秋梁实秋(1903—1987),本名梁治华,字实秋。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他的文学活动始于1920年前后,当时他还在清华学校就读。并以新诗创作显露才华。1923年赴美留学,归国后先后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上海暨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走近梁实秋1949年到台湾,曾任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梁实秋左手写散文,右手写评论,兼长翻译,成就非凡。梁实秋在晚年,曾移居美国,并取得长期居留证,但是他始终没有加入美国籍。爱国思乡的情怀,使他放弃了美国的“绿卡”,回到了台北安度晚年。此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故乡的散文,以表达他对大陆的眷恋之情。1987年11月3日,梁实秋先生因病在台湾逝世。梁实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在以前的文学史上,梁实秋是一个“反动文人”,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材一直没有梁实秋作品的一席之地,相反,鲁迅先生痛批梁实秋的杂文倒是连篇累牍,不一而足。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梁实秋也得到了重新评价。他在文学事业和学术研究上的巨大成就,获得了充分肯定。梁实秋在其漫长的人生历程中,虽然有某些严重偏见,但终究是一位爱国的文人学者、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散文家和翻译家。《雅舍小品》便是他的散文代表作,它风行全世界,先后印出300多版,创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发行的最高纪录。他学贯中西,著作等身,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译,为民族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往重庆。1939年5月,梁实秋随教育部中小学教科书编委会迁至重庆北碚,秋天,梁与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在北碚主湾购置平房一栋,遂命名为“雅舍”。他在这里蛰居7年,除完成中小学战时教材编写任务外,还创作了《雅舍》等十几篇小品文,合称《雅舍小品》。翻译了莎士比亚《亨利四世》等多部外国作品。写作背景写《雅舍小品》的时候,梁实秋已近不惑之年,各方面修养较为深厚。小时亲炙故都风情,身经兵乱之灾;年轻时幸逢“五四”新潮,眼界大开,个性高扬,又飘洋过海,游学美国,领略异域风物,饱尝离愁别绪;回国后涉足社会,南来北往,看够了世事变幻,尝遍了人生五味,见识日增,年事渐长,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中年,春华消褪,秋思老成,委实能够“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了。梁实秋不仅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又有真才实学。清华八年的正规教育打下了他国文、英文坚实的基础,清华文学社的活动培养了他的文学爱好和写作才能;留学三年又主修英美文学,师从新人文主义批评家白璧德教授,青春的浪漫才情受到古典理性的洗礼而获得升华;学成归国后,历任南北数所大学教授,编过《新月》等报刊,卷入文坛风波,从事文学批评,讲授英美文学,译介莎翁戏剧,堪称才学过人,诗书满腹。因而,中年时代的梁实秋,可说是才学兼备,积累丰富,修炼到家,不鸣则已,一鸣自能惊人。其学养、阅历、性情、气度,就充分体现在《雅舍小品》之中,并造就了他在20世纪中国散文史上大家的位置,流风波及,成为台湾当代散文的一代宗师。《雅舍》是其开篇之作。瘦骨嶙嶙单薄可怜竹篦墙敷了泥灰茆草棚奢望阡陌螺旋榛莽咿唔诗章喁喁细语喷嚏吮汤声岑寂鼠子瞰灯一戳就破(línlín)(bó)(bì)(fū)(máo)(shē)(qiānmòluóxuán)(zhēnmǎng)(yīwú)(yúyú)(pēntì)(shǔn)(cén)(kàn)(chuō)猖獗玉蜀黍无不悄然筛洒而下阴影斑斓兴阑人散俨然大雨滂沱惶悚不安奇葩初绽砉然一声满室狼藉数见不鲜疏落参差躬受亲尝长日无俚(chāngjué)(shǔ)(qiǎo)(shāi)(bānlán)(lán)(yǎn)(pāngtuó)(huángsǒng)(pā)(huā)(jí)(shuò)(cēncī)(gōng)(lǐ)词语解释•奢望:因要求过高而难以实现的希望。•榛莽:荆棘丛生。•岑寂:高而静;清冷。•猖獗:凶恶而放肆•俨然:①形容整齐。②形容特别像。③形容庄重严肃。•惶悚不安:形容惊慌害怕,心神不宁。•数见不鲜:多次见到,并不新鲜。•疏落参差:稀疏零落;稀稀落落;排列不整齐,互相错杂。•躬受亲尝:亲自动手做。•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喁喁细语:低声说悄悄话。•隐忍:将事情藏在内心,强力克制忍耐,不作表示。•斑斓: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滂沱:形容雨下得很大。•砉然:象声词。常用以形容破裂声、折断声、开启声、高呼声等•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逆旅:迎接宾客的房舍;客舍;旅店。•无俚:百无聊赖;没有寄托。把握文意,梳理思路初读课文你心中的“雅舍”是什么样子?齐读课文第一段,体会作者笔下的四川人是如何经济地建造房屋的?对待这样一座在风雨中“飘摇”的房子,作者最初的要求是什么?仅求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那么客观情况是否满足了作者的要求呢?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风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文章到这里,我们似乎都已经明白了作者的“雅舍”在外形与构造上根本与“雅”风马牛不相及,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作者以为“雅舍”有“雅”存在呢?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1)总谈“雅舍”的建筑特点—简陋。强调它有“个性”,有个性就可爱。(为下文奠定基调)•(2)记叙“雅舍”的地点荒凉,但远离闹市,左右皆为山水田地,常有客访。(个性之一)•(3)记叙“雅舍”的(人、鼠、蚊)三声。(个性之二)•(4)记叙“雅舍”的三景。(月夜幽绝、细雨有趣、大雨惶悚——个性之三)•(5)记叙“雅舍”的陈设(简朴),但可推陈出新,绝不从俗。(个性之四)•(6)抒写“雅舍”于我似家似寄之感(居此陋室,品尝苦辣酸甜,是特定时代的一段生活奇遇,作者能于苦中作乐,体味出特有的各种情趣,已是人生中的一番心得)。•(7)说明“雅舍小品”的写作因缘。简陋、个性闲趣闹趣夜趣、雨趣陋趣理趣因缘本文写的是(雅舍),文中作者依次介绍了(简陋)、(闲趣)、(闹趣)、(夜趣)、(雨趣)、(陋趣)、(理趣)及(缘由)。再读课文了解情感态度把握中心思想1.梁实秋的所谓“雅舍”,实际上是一个的寓所。(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横线上填入一个适当的定语,并联系课文说说理由。)实乃“简陋”的寓所,缺点极多:(1)结构简陋(2)地点荒凉(3)行走不便(4)风雨难避(5)门窗不严(6)老鼠肆虐(7)蚊子猖獗(8)陈设简单“舍”之“雅”在于:一是友访之趣;二是月夜之趣;三是细雨之趣;四是陈设之趣;五是生活之趣。2.这“舍”到底“雅”在何处?作者对于“雅舍”有着怎样的情感?(请找出文中直接表露作者态度的那句话)作者对雅舍十分喜爱:“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3.对于如此恶劣的环境,梁实秋却称其“有个性”“可爱”,这表现出他怎样的人生态度?处于大动荡时代的梁实秋,亲身经历着战乱流离的困苦生涯,却对环境的恶劣始终安之若素,这表现出他的乐观、豁达、不为外物所屈的人生态度。品读课文揣摩字句把握语言特点1.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现梁实秋这种处变不惊、温文尔雅的名士风度?2.人们常用“骈散相间、雅俗共存、引用自如、幽默丛生”来评价本文的语言风格,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吗?1、骈散相间。作者喜用排偶,对偶、排比句式,几乎每段都有,或铺叙,或描写,异彩纷呈。这些排偶句显示了很强的文学功力,语言老到,文采斐然。作者又善于将整句与散句配合使用,奇偶互见,骈散相宜,行文活泼,舒卷自如,恰如行云流水,姿态横生。语言特色2、雅俗共存。毋庸讳言,梁文的主流词汇是典雅的书面词藻,梁先生深厚的古文修养,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而从全篇来看,精致、雅驯的书面语又与浅近、活泼的口语相辅相成。如第3段写各种声音破壁而来,用了两组词语,一组典雅,一组浅俗,却颠倒不得。文人吟咏诗章是风雅的事,作者连用几个措辞考究的四字格;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登大雅之堂”的声音,则用口语罗列,使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状。文中许多句子书卷气甚浓,近乎文言;有的句子则又是十足大白话。3、引用自如。中外资料,信手拈来,内容贴近,形式多样。如引“聚蚊成雷”,就是一种成语的活用,有人称之为成语的“返祖”。“聚蚊成雷”通用义相当于“人言可畏”,而文中用的是字面义。“相鼠有牙”亦可作如是观。此句出自《诗经·鄘风》,原句为“相鼠有牙(一作齿),人而无止(通耻)”,表达的是对丧尽廉耻之人的诅咒,这里也用字面义。引李渔的《闲情偶寄》,只引其题,不征其句,有意雪藏,留有余地;引李白的文、刘克庄的词,则引其句,不述其题,非止惜墨如金,也是对读者的充分信任。两处引述外国人的言论,只引大意,未见原文。总之,引用灵活,材料丰赡,不但帮助了文章的表情达意,而且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含量,显示了学者型作家的饱学多识。4、幽默丛生。幽默诙谐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手段或修辞方式,而是渗透于全篇的语言特色。比如写雅舍单薄简陋,不避风雨,本来是生活中并不“雅观”的困境,却用上一组雅正的骈句来描绘,出人意表。你说它典雅吧,文中又“水池、粪坑”一应俱全,“酣声、喷嚏”罗列无遗。这类充满人间烟火味的的近乎粗俗的事物,又用上一个十分雅致的文句来收束——“荡漾而来,破我沉寂。”又如引用外国人对国人“懒惰”的讥评后,作者正儿八经地起而争辩,最后还加上一句:“洋鬼子住到‘雅舍’来,不也是‘没有法子’?”近乎反唇相稽,更像日常生活中的争辩:不然你来试试?“蚊风之盛”有谐音的效果,“最忌排偶”庄词谐用,都有新颖幽默的雅趣。3.文章结束语引用刘克庄《玉楼春》中的名句“客里似家家似寄”,有何用意?“客里”一作“客舍”,“寄”即临时借住。此句是说住在外边的时候多,住在家里的时候反而少。这是国家动荡年代的特征。刘克庄是南宋爱国词人,作者引刘词自然表达了抗战时期流落重庆时的感慨。作者对眼前的现实不会视而不见,只是他的感慨不像其他文人那样直露、激昂,而是表现得委婉、细腻。他在描写“雅舍”“得月较先”这番赏心悦目的情景时,不禁插叙一段遇有暴雨辄满室狼藉的镜头;在谈感受时又写下了这样的句子: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作者深深的感叹,蕴含于字里行间。其间自然存在着作者对所处战争年代的无奈,但更多的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豁达乐观、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主旨作者的感情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是一种什么手法?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