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巴州区第一小学校李晓颖第一周《清晨》《晨景》教学目标:1、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2、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教学内容:歌曲《清晨》聆听《晨景》教学重难点:1、《清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选择1、3、4段唱,第2段由学生课后自己学唱。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441|664|3.1|5”中的大跳要唱准。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歌曲《清晨》1、导入:今天,我们请四位同学上台为大家表演一小段情景剧,是关于清晨我们起床之后的故事。无论你怎样描绘清晨,但一定要特别,最好不要和其它同学表演得一样。(选择性格活泼开朗,大方的同学。时间控制在3分种以内)。2、带着问题完整的聆听一遍范唱设问: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我们心中所想象的清晨一样吗?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跟着钢琴用“LU”哼唱歌曲(2遍)4、朗诵一遍歌词(充分理解歌词的内涵。)5、加上唱歌词歌唱《清晨》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把握通俗朴素,要想说话似的歌唱。唱好之后,注意处理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之间的对比表现。第二乐句比第一乐句处理得稍强一点。6、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乐器给《清晨》伴奏。三、欣赏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1、导入:师:请问同学们认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太阳都是同一时间升起来的吗?各国的晨景是否都是一样的呢?(同学讨论)教师做总结感受外国的早晨。在欣赏之前,提出教师的问题,两种音乐风格你更喜欢哪一种音乐描绘方式。并请同学们构思一下要让你去表现清晨,你会用什么方式去表现。2、讨论两种风格你更加喜欢那种描绘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做好总结。3、再一次欣赏管弦乐《晨景》为这首管弦乐配上书上的三幅画,你认为这三副画应放在乐曲的什么地方。4、第三次欣赏管弦乐《晨景》将同学分组进行表演。结合学生自己对清晨的联想,在音乐中表现出来。四、课堂小结,师生再见第二周《晚风》《嘎达梅林》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晚风》,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能力2、欣赏《嘎达梅林》,感受广阔的草原音乐。教学重难点:1、《晚风》第一小节的弱起部分,低声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全曲6/8拍的强弱对比。2、歌唱为主,欣赏为辅。教学过程:一、学唱高声部:1、欣赏一首小夜曲。强调和介绍我们要学唱的歌曲有相似的感觉,都具夜晚宁静的柔美气氛,给学生提出问题:这一首歌曲和我们即将要欣赏到的乐曲有什么样的相同之处?可以引导学生从感觉,节奏,速度方面去进行对比。2、欣赏范唱歌曲《晚风》对比感受小夜曲和《晚风》带给我们的感觉。3、跟钢琴学唱歌曲《晚风》(课堂预想:学生在注意弱拍起的地方,肯定不能够把强弱表现得很好,所以这节课还要把强弱规律教给学生。另一方面,该唱够的地方一定要把节拍唱满。4、讲解六拍子的强弱规律。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用手势来表示它们。5、带着强弱规律的感觉去唱《晚风》6、结合教师的指挥,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晚风》二、学唱歌曲《晚风》的合唱导入:刚才我们学唱了歌曲的旋律声部,大家都唱得很棒,但这是一首很美很美的合唱歌曲,我们只有唱好了两个声部才算完美,大家有信心吗?1、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用LU来哼唱低声部的旋律2遍。2、把低声部的旋律声部唱熟了之后,就请同学们闭上嘴巴,用哼鸣的音去唱低声部。3、请同学们加进歌词慢唱一遍。在唱的时候心里的拍子一定要稳。提醒同学们要把拍子拖够,并且注意到换气符号的地方。换气之后的那个音一定要轻唱为后面的一个音做好铺垫。4、歌曲里面有两句当晚霞映红了天边的地方音高关系是不一样的,要唱得有对比,第一句比第二句要弱一点。5、请同学们跟老师合作。由老师唱旋律声部,由同学们唱低声部。同学们在唱低声部的时候一定要轻轻地唱,第一次合唱时,可以选择学生不唱歌词,用“啦”代替歌词6、将同学们分组为A,B两个大组演唱这首歌曲。在一个组演唱完之后,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另一个组的学生要对其进行评价,教师要对最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和评价。A组唱旋律声部,B组唱低声部。A组唱低声部,B组就唱旋律声部。7、选出一个低声部唱得好的组出来,强化训练一下低声部的歌词,再和高声部合起来。带着感情轻轻地演唱这首二声部歌曲《晚风》。三、聆听《嘎达梅林》四、课堂小结,师生再见第三周《雨花石》《二拍子指挥》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雨花石》。2.通过学唱歌曲《雨花石》,了解歌曲中倚音、切分音、十六分休止符的应用,能较到位的表现歌曲中的断连区分,并能正确演唱三十二分音符。3.引导学生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曲《雨花石》,把握好旋律中三十二分音符、十六分休止符和倚音的演唱与运用。2.以情感为线,引导学生用歌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你对雨花石的了解有多少呢?1.你们知道哪里的雨花石最有名吗?(南京雨花台)2.小结:雨花石是一种带花纹色彩的石子,晶莹斑斓,放在水中像花、像景、又像画。因产于南京雨花台而得名。解放前,雨花台是反动派杀害革命者的刑场,许多无名先烈为人民解放事业默默奉献,恰似小石子铺起一条五彩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胜利。3.请听歌曲《雨花石》二、诗歌朗诵:雨花石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静静地躺在泥土之中。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我愿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我愿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1.聆听朗诵:你心中有什么感想或想法?(甘愿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2.《红红的雨花石》是一部很好看的电视剧,剧中主题歌的歌词朴实而形象。在赞美雨花石无私奉献精神的同时,寓意深刻地告诉人们:应该做一个老老实实、一心为公、平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歌名叫《雨花石》。三、新歌教学1.聆听范唱:a)让我们从歌声中去感受一下雨花石的精神。b)听完范唱,你心理有哪些刚才听朗诵时不同的或其它的感受?c)歌曲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深情地抒怀,旋律纯朴、委婉。2.师生合作,学习歌曲:a)初步跟钢琴哼唱旋律。b)发现并解决难点切分音、十六分休止符、三十二分音符。c)齐唱歌词3.怎么演唱才表达出声情并茂?强弱记号(注:预先训练;声音位子高、吐音吐字注意口型、节奏表达准确、强弱表示准确、乐句表达连贯完整音断气不断。。。。。)4.请女生唱,男生评价四、拓展:1.今天老师请大家看看这首歌曲,除了齐唱的演唱形式,还可以有些什么变化?提示第二部分可进行轮唱。小结:(这是电视连续剧《红红的雨花石》的主题曲,是一首少年儿童很喜欢的独唱曲。后被作曲家朱洪编配成了合唱曲,效果更好。可惜,老师这里没有合唱的音乐,我想请你们听闵老师唱第二声部好不好?)2.雨花石拓展:雨花石五、课堂小结听了同学们深情的歌声,我觉得大家都是用心在歌唱。现在我们幸福的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的国家欣欣向荣,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不要忘记革命先辈的勇于献身、无私奉献的精神,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第四周《我怎样长大》《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我怎样长大》,能够自信演唱,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同时感受歌曲优美温柔的情绪,并深情演唱。2、通过感受、体验、对比、合作等方式中学唱歌曲,初步掌握二声部合唱的和谐要领。3、用连贯、柔和、饱满的声音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边唱边划拍,掌握二声部合唱的音准。教学重点:用连贯、柔和、饱满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怎样长大》,唱好二声部合唱的音准。教学难点:用连贯、柔和、饱满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怎样长大》,唱好二声部合唱的音准。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二、复习歌曲:《雨花石》随音乐伴奏深情地演唱歌曲,唱准歌曲中复杂的曲调节奏。三、视唱练习:出示一组3/4拍旋律组合(课件出示)四、故事导入:1、播放歌曲在电影中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成长的小故事,我很喜欢它,也希望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对歌曲背景稍作介绍)提问:请大家说说这首歌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歌曲中唱了谁和谁在对话?导入课题《我怎样长大》2、让我们再来听听影片中的歌曲,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速度,(优美抒情、中速)歌曲是几拍子的?(3/4拍)演唱的声音是怎样的?(连贯甜美)3教师播放歌曲音频,手打指挥拍,引导学生感受3/4拍的音乐特点,看3/4拍指挥图示。指导学生划拍。要求:听音乐手打拍,体会歌曲的旋律。4、复听歌曲范唱,跟学生一起数乐句,划分乐段。师:我们一起数数歌曲有几个乐句,有没有相似的乐句?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乐段的不同。五、学唱歌曲:1、跟琴学唱第一乐段旋律的唱名并填词。2、引导学生学唱歌曲的第二乐段。(1)、指导学生对比学唱第二乐段第一乐句曲谱,注意音准。(2)、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二乐句曲谱,注意音准。(3)、完整地演唱第二乐段旋律。可采用师对生、生对生等方法:注意附点节奏部分x.xx|x--|3、随伴奏音乐演唱歌词:4、指导歌曲处理:师:同学们,这首歌曲借“小树”的形象抒发了孩子们不怕困难,不怕风吹雨打,幸福成长的真切情感。所以在演唱中要注意歌词的语气,第一乐段的问句和答句要以亲切的语气,表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形象和快快长大的急切愿望;第二乐段的合唱部分,曲调舒展与前段形成对比,表现了成长中坚忍不拔的精神面貌,最后的扩充部分旋律更加平稳舒展,表现了“这样就会长大”的喜悦心情,抒发了长大后的甜美幸福的情感。六、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1.上节课前两个故事,我们都请同学讲,这个故事我请录音机讲,请你们听仔细——播放本歌录音。2.设问:谁听清楚了这个故事?能复述一遍吗?3.再听一次:记着歌曲的情节。歌曲中的主角是谁?配角是谁?有几个场景。4.师生讨论:歌曲的人物及场景。5.在教师指导下布置场景、分配角色。注意:要发动学生设计与自荐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其他同学扮群众角色及牛群、小草等。6.插放本歌录音,根据歌曲的叙事过程学生演小品。7.小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迹。七、小结下课:“今天都学到什么了?谈学习收获。(结合影片内容,教育学生要像“小树”一样不怕困难和风吹雨打,坚忍不拔的幸福成长。)第五周《丰收锣鼓》《丰收的节日》教学目标1、通过乐曲欣赏和民族打击乐器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打击乐器的表现功能。过程方法:通过乐曲欣赏来表现农村丰收的场景,展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2、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层层深入品味歌曲创作巧妙的同时能较好的解决歌曲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农村丰收的景象。教学难点:了解打击乐器的表现功能。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欣赏《丰收锣鼓》(民乐合奏曲)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介绍了民族打击乐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欣赏一首民乐,合奏曲在欣赏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哪一种打击乐器,请你到黑板上写来。1、放音乐《丰收锣鼓》,找同学到黑板上写出来乐器名称。2、听了这首乐曲,你联想到了什么?(农民丰收)那是什么场面呢?谁能给大家说一说,有些人在干什么?有些人在干什么?(有割稻子的,有堆谷子的......)谁能用动作给大家表演一下。3、下面咱们来分乐段来分析一下这首乐曲。乐曲分四个部分:(放第一部音乐)①展现了一幅热烈,欢腾,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锣鼓部分)节奏明快,速度较快,情绪更为高涨,尤其是最后的锣鼓部分,情绪更为高涨,这首乐曲就叫板书:《丰收锣鼓》(民乐合奏曲)(放第二部分音乐)②开始以吹管乐器奏出富有号召性的音调,继而转入由弦乐组和笛子先后演奏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人们内心的喜悦,然后笛子与弹拨乐以轻快的节奏和跳跃的旋律,抒发了人们在劳动时的欢快心情。(放第三部分音乐)③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之后,笛子以明亮的音色,采用散板的旋律,展现出优美如画的田园景色,云锣的柔和音色和琶音旋律,犹如阳光下水库的碧波粼粼。(放第四段音乐)④这是全曲的高潮,表现了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一开始,潮州大锣鼓的打击乐奏出气势磅礴的音响。在变化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后,打击乐又运用锣鼓表现紧张、急促、激烈场面,构成第三段的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