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1、中医学: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的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预防等的一门学科,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2、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四大著作•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于战国到秦汉时期,作者不详,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内容包括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针灸和汤液等。它是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医书之宗”。后世被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2、《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经》,成书年代与《内经》大体相仿,作者秦越人。全书共有81个问题,以问答方式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则和治法等内容,尤其在脉诊和针灸治疗等方面优于《内经》。是当时与《内经》相媲美的一部著作。•3、《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成书于东汉末年,作者不详。全书共记载药物365种,根据药物的性能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并且总结了药物的基本理论和汤、酒等剂型。它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4、《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作者张仲景。系统地论述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集理、法、方、药于一体,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被后世称为“方书之祖”。后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1、魏晋隋唐时期•王叔和的《脉经》——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2、宋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提出“火热论”,主张“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化火”,为“寒凉派”。•张从正——提出“攻邪论”,主张“邪去则正安”,为“攻下派”。•李杲——提出“脾胃论”,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为“补土派”。•朱丹溪——提出“相火论”,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为“补阴派”。3、明清时期•温病四大家•叶天士——《温热论》,提出卫气营血辨证法。•吴鞠通——《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法。•薛已——《湿热病篇》•王孟英——《温热经纬》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1、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也是一个统一整体。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2、内容:•1)人体内部的统一性。•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人体五脏六腑四肢五体九窍五脏心肝脾肺肾这样,人体就以心为中心,分别由一脏一腑一体一窍构成了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五大系统。五大系统相互协作,相互影响,组成人体这个统一的整体。(二)辨证论治•1、病、证和症的概念•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如感冒、痢疾、疟疾、麻疹、哮喘、中风等。•症——是指疾病的具体单个临床表现,即症状。•如发热、咳嗽、头痛、眩晕、等。•证——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等内容,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特征。•2、辨证、论治的概念及关系•(1)概念:•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2)关系:•①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②论治是辨证的目的,通过论治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正确;•③辨证和论治,是诊疗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的体现,是指导中医临床理法方药具体运用的基本原则。•3、病治异同•中医治疗病人的依据是“证”而非病,因此,便存在“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二种情况。•(1)同病异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治法也就不同。•(2)异病同治•异病同治——指不同疾病,如出现相同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的证,即可采用相同的治法•。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气一元论•一、气和气一元论的含义•(一)气的含义:•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都是由气所构成的。气是无形的,但是可以构成有形的体。元气、正气等。•(二)气一元论的含义:•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气这一种元素所构成的。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二、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一)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源。•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始物质。《庄子·知北游》指出:“通天下一气耳”。•存在于世界上的气,有两种状态:一种以弥散而剧烈运动的状态存在,由于细小、分散,加之不停的运动,用肉眼难以看到,称之为“无形”;另一种以凝聚的状态存在,细小分散的气,集中凝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看得见摸的着的实体,称之为“形质”。习惯上把弥散状态的气称为气,而把有形质的实体称为形。故有“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之说。•(二)运动是气的存在形式及固有属性。•气一元论认为存在于世界上的气是不断运动的,不会停止的。世界上的一切运动和变化(包括人的生长壮老已等)都是气运动的结果。•(三)气是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的中介。•气一元论认为世界上的万物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无形之气充斥其间,正是这些充斥于它们之间的无形之气,保持了万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使宇宙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三、气一元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确立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医学观。气一元论认为气是世界的本源,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人为万物之灵,是自然的产物,也源于气。并且以“气”为中介将人与天地联系起来。•(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四)指导疾病的诊断。•(五)指导疾病的防治。第二节阴阳学说•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一)阴阳的含义•阴阳──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1、阴阳既包括相互关联的两个事物和现象的对立属性,又包括同一个事物和现象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的对立属性。•2、阴阳有名而无形,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代表着对立的本质属性。•(二)阴阳属性的区分•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阴——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凉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阴阳的属性引入医学领域一般是指:•阳—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例如:气)•阴—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例如:血)•(三)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1、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例如:•高热病人,持续高热不退,消耗精气,常可转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的阴寒证。•2、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如:•上午──阳中之阳•下午──阳中之阴•上半夜──阴中之阴•下半夜──阴中之阳•3、这种相对性表现在阴阳双方通过比较而分阴阳的。•例如:60度的水与20度的水比较则为阳,而与90度的水比较则为阴。•理解阴阳概念时要注意:阴阳标示的对象之间一定要有关联性,没有关联性的双方是不能分阴阳的。阴阳学说,是研究自然界事物的运动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间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阴阳的哲学概念一般认为起源于《易经》中的阴爻和阳爻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对立──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其含义有三:•1.阴阳对立,是指阴阳代表了属性相反的两种事物或现象,或一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矛盾的,相对立的,因而是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2.阴阳对立可导致阴阳的相互制约,即阴阳双方的相互抑制,从而维持阴阳相对平衡。•3.阴阳对立可引起阴阳的相互排斥,这种排斥往往在阴阳双方的盛衰相差很大时才明显地表现出来。•阴阳对立制约使阴阳双方维持相对的平衡协调状态,从而促进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如自然界四时寒暑的正常交替,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等。•(二)阴阳互根──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其含义有二:•1.阴阳互根,即相互依存,是指阴阳双方中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例如: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寒就没有热。•2.阴阳互用,即相互为用,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还存在着不断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例如:气与血、物质与功能、之间,都存在这种相互为用的关系。•(三)阴阳消长•1、阴阳消长——是指对立统一的阴阳双方的量和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消长变化之中。•例如:四季变化、四时寒暑的正常更替。•2..阴阳消长平衡——阴阳消长变化稳定在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平衡。正常范围阴阳消长平衡正常范围阴阳消长不平衡•(四)阴阳转化——是指事物总体阴阳属性的改变,即属阳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属阴,属阴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属阳。•转化的条件——量增长到极限“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转化一般有两种形式:•(1)渐变——如昼夜的阴阳转化•(2)突变——如气候的骤冷骤热,病情的突变等•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转化是一个质变的过程,量变引起质变。•综上所述,以上五个规律从不同角度说明了阴阳双方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说明了阴阳之间不是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上图就很好的说明了阴阳之间的这四种关系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例如:•人体部位:•上部、体表、背、四肢──阳•下部、体内、腹、躯干──阴•生理特点:•五脏“藏精气而不泻”──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阳•(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保持协调平衡的结果。•(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1、正气,邪气分阴阳;•2、解释病机:•中医学把“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称为病理总纲。(亦称阴阳失调的基本病理)•1)阴阳偏胜(盛)•阴阳偏胜──指阴邪或阳邪偏盛,导致机体阴或阳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2)阴阳偏衰(虚)•阴阳偏衰──指机体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即阴偏衰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偏亢而见虚热证;阳偏衰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偏盛而见虚寒证。•3)阴阳转化•(四)用于疾病的诊断•任何病证均可分为阴阳二大类:例如:•阳证——高热,面色鲜明,声音洪亮,疼痛拒按,尿黄便秘,脉数………•阴证——畏寒,面色晦暗,语声低微,疼痛喜按,尿清便溏,脉数………•再例如:•八纲辨证:表证,实证,热证——属阳•里证,虚证,寒证——属阴•总之,无论望闻问切四诊,都应以分清阴阳为首务,只有掌握阴阳在辨证中的规律,才能正确分析和判断疾病的阴阳属性。•(五)确立治疗原则•调理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1.指导养生•顺四时而养生,使人体中的阴阳与四时的阴阳变化相适应,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以延年益寿。•2.用于疾病的治疗——确定治疗原则•A、阴阳偏胜的治则:“损其有余”或“实则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B、阴阳偏衰的治则:“补其不足”或“虚者补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六)归纳药物性能•药物的性能也可用阴阳的属性来说明:•四气:•寒,凉——阴——用于治疗热证•热,温——阳——用于治疗寒证•五味:•辛,甘,淡——阳•酸,苦,咸——阴•升降浮沉:•升,浮——阳•沉,降——阴第三节五行学说•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五材的概念逐步被引伸,用以概括、归纳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这时的五行已不再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本身,而成为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二、五行的特性•(一)五行各自的特性•1.“木曰曲直”指木有生长、生发、柔和、条达、舒畅的特性。•2.“火曰炎上”指火有温热、向上、明亮的特性。•3.“土爰稼穑”指土有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4.“金曰从革”指金有肃降、清洁、收敛的特性。•5.“水曰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