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临床检验基础第1单元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高频考点1血液组成血液由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离体自然凝固,分离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称为血清。血液加抗凝剂后分离出来的淡黄色液体称为血浆。血清与血浆相比,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Ⅴ、Ⅷ等。典型试题1(A1型题)血清和血浆的主要区别是(A)A.血清中无纤维蛋白原B.血清中无钙离子C.血清中无镁离子D.血清是全血经抗凝后而得E.血清中钠离子水平低高频考点2血液理化性质1.血量正常成人血量约4~5L,占体重的6%~8%,其中血浆占55%,血细胞占45%。女性妊娠期间血量可增加23%~25%。2.酸碱度pH7.35~7.45。3.比密正常男性1.055~1.063,女性1.05l~1.060,相对黏度为4~5;血浆比密1.025~1.030;血细胞比密1.090。4.血浆渗透量正常人290~310mOsm/kg·H2O。高频考点3血液特性和生理功能血液特性包括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粘滞性和凝固性。正常人血液中红细胞呈均匀混悬状态,全血粘度约为生理盐水粘度的4~5倍;血浆粘度为生理盐水的1.6倍。血液粘度与血细胞比容和血浆粘度有关,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等大分子蛋白质的浓度越高,血浆粘度越高。由于凝血因子的作用,血液离开血管后,数分钟内便自行凝固。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有运输功能、协调功能、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和防御功能。高频考点4采血方法1.静脉采血法静脉采血以肘部静脉、手背静脉、内踝静脉或股静脉为多。小儿可从颈外静脉采血。2.皮肤采血法通常选择耳垂或手指部位,手指采血比耳垂采血检测结果稳定。WHO推荐采集左手无名指指端内侧血液,婴幼儿可采集大拇趾或足跟内外侧缘血液,严重烧伤患者,可选择皮肤完整处采血。3.真空采血法又称负压采血法。真空采血装置有套筒式、头皮静脉式两种。这种封闭式采血方法能减少溶血、保护血液有形成分,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还能有效避免医护人员和患者间交叉感染。不同检验项目选用不同色码的真空定量采血容器。4.方法学评价皮肤采血易于溶血、凝血、混入组织液,影响检查结果。开放式静脉采血法的操作环节多、难于规范统一,在移液和丢弃注射器时可能造成血液污染。封闭式静脉采血法操作规范,有利于样本收集运送和保存,防止院内血源性传染病。典型试题2(A1型题)关于采血的叙述正确的是(A)A.皮肤采血缺点是易于溶血、凝血、混入组织液B.开放式采血法的操作环节少C.采血时患者情况不会影响结果D.容器不洁不会引起溶血E.样本保存不当不影响结果高频考点5抗凝剂选择抗凝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阻止血液凝固。常用的抗凝剂:①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与血液中Ca2+形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不适于凝血检查和血小板功能试验。②草酸盐:草酸根离子与样本中Ca2+形成草酸钙沉淀,使Ca2+失去凝血作用。草酸盐与血液比例为1:9。不适于凝血检查。③双草酸盐抗凝剂:适用于血细胞比容、全血细胞计数(CBC)、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检查,不适于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④肝素: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和血小板聚集,是红细胞透渗脆性试验的理想抗凝剂,不适于CBC和细胞形态学检查。⑤枸橼酸盐:与血中Ca2+结合形成螯合物,阻止血液凝固。适用于红细胞沉降率、凝血检查,是输血保养液的成分。典型试题3(X型题)与钙离子结合的抗凝剂是(ABCE)A.枸橼酸钠B.EDTA–Na2C.EDTA–K2D.肝素E.草酸钠高频考点6载玻片的清洁和血涂片的制备新载玻片常带有游离碱质,须用1mol/LHCl清洗。血涂片的制备:好的血片应厚薄适宜、头体尾明显、细胞分布均匀、血膜边缘整齐、留有空隙。①手工推片法:血滴大小、推片与载玻片间夹角、推片速度、血细胞比容与涂片厚薄有关。②载玻片压拉法:适用于血细胞活体染色。③棕黄层涂片法:用于白细胞减低者的白细胞分类计数、红斑狼疮细胞检查等。高频考点7血液细胞染色1.瑞氏染色法染色原理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亲和作用。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又名美蓝)组成。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与伊红结合,呈粉红色;细胞核蛋白、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与美蓝或天青(美蓝的氧化形式)结合,呈紫蓝色或蓝色;中性颗粒与伊红和美蓝结合,呈淡紫红色。染色深浅与染液pH值(最适pH为6.4~6.8)、细胞数量、血膜厚度、染色时间、染液浓度有关。2.吉姆萨染色染色原理和结果与瑞氏染色基本相同。吉姆萨染液由天青、伊红组成。吉姆萨染液由吉姆萨染料、甘油和甲醇组成。典型试题4(A1型题)下列关于瑞氏染色的叙述,正确的是(E)A.瑞氏染色的最适pH值为6~7B.染液配制后可立即使用C.瑞氏染料中含酸性染料美蓝和碱性染料伊红D.染色时间不受室温影响E.缓冲液pH偏高,血涂片颜色会偏蓝高频考点8血涂片制备和血液细胞染色的方法学评价和质量控制手工推片法应用最广泛,棕黄层涂片法可提高异常情况的阳性检出率。疟原虫、微丝蚴等检查可采用厚血涂片法。瑞氏染色法最常用,对细胞质成分、中性颗粒染色效果好。吉姆萨染液对细胞核和寄生虫的着色好,是观察细胞核和寄生虫的首选染色方法。瑞氏-吉姆萨复合染液可获得满意的细胞胞质、颗粒、胞核等的染色效果。。制备涂片时,血细胞比容增高、血液粘度较高时,应采用小血滴、小角度、慢推;而血细胞比容减低、血液较稀时,应采用大血滴、大角度、快推。(周卫平)第2单元红细胞检查高频考点1红细胞生理1.红细胞的生成①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②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③从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到网织红细胞在骨髓中进行,约需72h。④在骨髓或血液中,网织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约需48h。⑤红细胞平均寿命约120d。⑥衰老红细胞主要在脾破坏,分解为铁、珠蛋白和胆红素。2.红细胞生理功能通过血红蛋白实现交换和携带气体功能。高频考点2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和特点1.结构血红蛋白(Hb)由两对珠蛋白肽链和4个亚铁血红素构成。①珠蛋白:4条肽链(、链)。②亚铁血红素:原卟啉、铁。2.特点①正常情况下,99%Hb为还原Hb(HbA),1%为高铁Hb(HbF)。②只有Fe2+状态的Hb才能与氧结合,称为氧合血红蛋白。③人体生长各期,Hb的种类与比例不同。④血红蛋白合成受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调节。⑤血红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4458。⑥血红蛋白降解产物为珠蛋白、血红素。高频考点3红细胞计数的检测原理、方法学评价和质量控制1.手工显微镜法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不需要特殊设备,但操作复杂、费时。误差可源自样本、操作、器材和固有误差。2.血液分析仪法用电阻抗和(或)光散射原理。比手工法精确(如电阻抗计数法的变异系数为2%,手工法则11%)。当白细胞数量明显增高会干扰红细胞计数结果。应严格按规程操作,并定期进行室内和室间质控。高频考点4红细胞计数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1.参考值成年男性(4~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2.医学决定水平6.8×1012/L需治疗;3.5×1012/L诊断为贫血;1.5×1012/L考虑输血。3.临床意义(1)生理性变化①年龄、性别②精神因素;③剧烈体力运动和劳动;④气压减低;⑤妊娠。(2)各种原因的贫血①急性、慢性红细胞丢失过多;②红细胞寿命缩短;③造血原料不足;④骨髓造血功能减退。(3)红细胞增多。高频考点5红细胞计数的操作方法高倍镜下,计数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1212610100N10N2001010525N红细胞高频考点6血红蛋白测定的检测原理1.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法HiCN法是目前国际推荐测定血红蛋白的方法。血液中除硫化血红蛋白(SHb)外的各种Hb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再和CN-结合生成稳定的棕红色复合物-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其在540nm处有一吸收峰,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该处的吸光度,可计算出每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2.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SDS-Hb)法血液中的Hb均可与低浓度SDS作用,生成SDS-Hb棕红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波峰538mm处吸光度,可得到每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高频考点7血红蛋白测定的方法学评价1.HiCN法操作简单、显色快、结果稳定可靠、读取吸光度后可直接定值。缺点是氰化钾(KCN)试剂有剧毒。2.SDS-Hb法操作简单、呈色稳定、准确性和精确性符合要求、无公害。但不能直接用吸光度计算Hb浓度。3.叠氮高铁血红蛋白(HiN3)法优点与HiCN测定法相似。最大吸收峰在542nm,试剂毒性小于氰化钾。4.碱羟血红蛋白(AHD575)法试剂简单、呈色稳定、无公害、吸收峰在575nm、可用氯化血红素作为标准品。5.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CTAB)血红蛋白法试剂溶血性强又不破坏白细胞,适用于仪器上自动检测Hb和白细胞。缺点是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不佳。6.沙利(Sahli)酸化血红蛋白法简单易行,但重复性差、误差较大,基本淘汰。7.血细胞分析仪操作简单、快速、同时可获得多项红细胞参数。仪器须经HiCN标准液校正后才能使用。仪器法测定精度(CV)约为1%。高频考点8血红蛋白测定的质量控制异常血浆蛋白质、高脂血症、白细胞数30×109/L、脂滴等可产生浊度,干扰Hb测定。静脉血的Hb比毛细血管血低10%~15%。稀释倍数不准、红细胞溶解不当、血浆中脂质或蛋白质量增加会导致测定值假性增高。高频考点9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1.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老年人(70岁以上):男性94.2~122.2g/L;女性86.5~111.8g/L。2.临床意义(1)生理性变化:随年龄而变化;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有天内波动,上午7时达高峰。(2)病理性变化:血红蛋白在判断贫血程度方面优于红细胞计数。高频考点10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操作在5mlHiCN转化液中,加血20l,充分混合,静置5min后,倒入光径1cm比色皿,在其最大吸收峰波长540nm处,HiCN转化液或蒸馏水调零,测定吸光度(A)。根据公式直接计算:7.36725110006445844)Hb(g/L540HiCNAA。采用HiCN参考液(50g/L、100g/L、150g/L、200g/L),在分光光度计上,波长540nm处,测定各种参考液的吸光度,以参考液血红蛋白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或求出换算常数(K)AKHb。然后,根据样本吸光度(A)在标准曲线查出血红蛋白浓度,或用K值计算:Hb(g/L)=K×A。高频考点11红细胞形态检查原理和参考值将细胞分布均匀的血涂片进行染色(常用瑞氏染色)后,根据各种细胞的呈色特点,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识别。瑞氏染色血涂片可见成熟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细胞大小一致、平均直径7.2m(范围6~9.5m)、淡粉红色、中央1/3为生理性淡染区、胞质内无异常结构。高频考点12红细胞形态检查的临床意义1.大小改变①小红细胞:直径<6m,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②大红细胞:直径>10m,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恶性贫血等。③巨红细胞:直径>15m,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④红细胞大小不均:见于严重的增生性贫血(如巨幼细胞性贫血)。2.血红蛋白含量改变①正常色素性:正常人、急性失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等。②低色素性: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幼粒细胞性贫血、某些血红蛋白病。③高色素性:巨幼细胞性贫血。④多色性:正常人(约占1%)、骨髓造红细胞功能活跃(如溶血性或急性失血性贫血)。⑤细胞着色不一:同时出现低色素、正常色素性两种细胞,见于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3.形状改变包括球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镰形红细胞、棘红细胞、裂红细胞、有核红细胞、泪滴形红细胞及红细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