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谁在翻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谁在翻译By吴莉莉钱芳芳刘莉珍5.1谁是翻译的主体?•翻译工作透过另一个人的了解感应•然后再演绎创造出另一种呈现•于是原文得到了•又一次新生命——周兆祥•于译者而言:一方面,他要作为读者去阅读、理解作者及其创作的作品。另一方面,又要作为阐释者,通过语言的转换,让作者创作的作品脱胎换骨,在另一种语言中获得新生,以译作的形式去面对新的读者,开创新的阅读与阐释空间。译者的阐释,对于不懂原作的众读者来说,是意欲进入原作世界的唯一通道。同时,是在扩充另一个人的真正存在——帮他活在另一时另一地,若非有人做这次翻译工作,作者少了这个机会。5.11翻译单一主体论•“译者主体性”界定: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译者的兴趣、目的、知识、经验和艺术成就等构成其主体性•对此,贝尔曼指出: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目的,所采取的翻译立场,所制定的翻译方案,以及所使用的翻译方法使译者成为翻译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他的态度,方法和立场一旦选择,一旦确立,译者也就为自己定了位置,译出的“每一个字都成为了一种誓言”。•译者会根据其翻译目的或动机,选取文本进行翻译。例如: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著作丰富的翻译家。他主要翻译了西方历史、法律、政治、哲学和经济等作品。他为什么要选择这类型作品翻译?主要有两点因素——他的翻译目的和翻译观念。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一些有远见的学者意识到中国应该向外国学习,寻找强国之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严复认为,要想救中国,民主和科学都需要,不能只要科学技术。他想输入先进的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体系。所以,他只选择那些属于西方意识形态范畴的作品来翻译。这也证明译者的主体性影响翻译文本的选择。•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挥其主体性,选择恰当的策略和语言表达来传达原文的信息和神韵。•译者决定了译本的质量。在这个意义上,译者无疑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对此,袁莉提出了以译者为基点(中介)、直接与另外三极,即原作、译作和世界(包括译入语读者)发生关系而构成的新的诠释循环图式,进而明确指出“译者是这个阐释循环的中心,也是唯一的主体性要素。”5.1.2翻译多主体论•杨武能先生认为,全面而如实地反映文学翻译的特性图形是:•作家—原著—翻译家—译本—读者•文学翻译的主体同样是人,也即作家,翻译家和读者;原著和译本,都不过时他们之间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的工具或载体,都是他们创造的客观。而在这整个的创造性的活动中,翻译家无疑处在中心的枢纽地位,发挥着积极作用。——杨武能•杨武能先生的观点与贝尔曼观点明显有着分歧,与袁莉的观点有不同之处但也有一致的地方。相同之处都认为译者是“阐释循环”的中心;不同之处是袁莉认为译者是“唯一的主体性要素”。•在翻译多主体性研究上,谢天振提出:除了译者外,读者和接受环境等同样是创造性叛逆的主体。•正如“一部严肃的政治讽刺读物,通过译者的翻译传到了另一个国家,居然成了一部轻松愉快的儿童读物。一部在自己国家默默无闻的读物,通过翻译传到另一个国家却成了一部经典性的著作,这其中固然有译者的作用,但怎能离得开读者和接受环境的作用呢?”•这句话提到了一定提醒作用,然而就我们讨论的“翻译主体”而言,接受环境自然是一个应该考虑的因素,但并不构成“主体”。5.1.3不同翻译主体论的产生缘由•目前,对“谁是翻译的主体”这一问题,大致有四种答案: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二是认为原作者与译者是翻译主体;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为翻译主体。•借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阐释学观点:语言不过是从能指到所指的游戏,其本身是不确定、不可靠的;没有任何东西是充分存在于符号之内的,也没有任何交流是完全成功的。•在他的抨击下,确定性、真理、意义、理性和明晰性等等观念都已经变得空洞无物。一切结构都在不断运动变化,一切都可以被解构。•翻译也不例外,翻译中最富有弹性的美学层次,便是译者笔下匠心独运、施展本领的解构空间。正因为这样,我们可以对同一部作品,能够拥有各方面不相上下、众多的不同译本,作出合理的解释。也正因为这样,翻译的主体活动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便具有了诗意的、创造的性质。•于是我们说,翻译的实质便不仅是对原作品意义的追索或者还原,而是译者主体一个能动的、理解诠释的过程;同时还是译者主体之自身存在方式的呈现,是译者在理解他人的基点上对自我本性的一次深化抒发。在此意义上,译者被视为狭义的翻译主体,而作者,译者与读者则被当作广义的翻译主体。当我们在定义翻译主体性的时候,我们显然要考虑到作者、读者的主体作用,但居于中心位置的,则是译者这个主体。5.2译者身份的传统定位5.2.1仆人说•译者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被定义成一个至今还难以摆脱的角色–仆人。•首先是因为这一角色的地位是历史地形成的,且已经成为一种观念,深深扎根与人们的头脑之中。•其次,对于译者本人而言,由于传统观念总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自觉地将自己定位为“仆人”角色。5.2.1仆人说•杨绛在一篇谈及翻译的文章中,有感于译者作为仆人地位所造成的两难境地。•“至少,这是一项苦差事,因为一切得听从主人,不能自作主张。而且一仆二主,同时伺候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读者。”5.2.1仆人说•传统的翻译观念赋予译者以“仆人”地位。•杨武能指出:“一般地讲,只有对自己真正喜爱的作品和作家,我们才会心甘情愿地顺从,才会自然而然地做到谦卑忘我。”5.2.1仆人说•如果说对作者,译者应该顺从,谦卑,忘我,而对于读者,译者应该持怎样的态度?•杨武能指出:“我们文学家必须时时心中装着读者,必须满怀对读者的爱。”5.2.2隐身说与透明说•隐身,就是让译者“不可见”。译者要隐形,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译者要在翻译中不参入自己主观色彩。•二是译者要在翻译中不表现自己的个性。•三是译者要一切以原文为依归,惟作者是从。5.2.2隐身说与透明说•译作“透明说”,实际上与译者隐身说如出一辙。果戈里曾说:“理想的译者应该成为一块玻璃,透明的让读者感觉不到他的存在。”•钱钟书曾以“化境”加以概括:“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差异而露出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入得化境。5.2.2隐身说与透明说•“透明的眼睛”引自艾默生的一首诗,其意是当灵魂离开肉体,不仅看清了世界的一切,也看清了自己。就翻译而言,翻译不仅能使我们认识别人的世界,而且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世界。•“透明的眼睛”还有另一层意思,即一般读者通过翻译区认识另外一个世界–不管是过去的世界还是现在的世界。•不管是“仆人说”,“隐身观”还是“透明论”,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在心目中对译者角色的定位,即: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应该或必须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在翻译活动中应该对读者承担怎样的责任?5.3译者主体性的彰显5.3.1从“忠实”和“客观”的理想到“客观”的“不忠实”的现实•1.叶君健:翻译文学作品,目的是使读者的感受与作者当初写作时的感受一样或差不多。但文学和艺术作品毕竟不是科学,这里面有“朦胧”和“似与不似之间”的成份,要用像数学那样精确的形式表达出来是不可能的。•理想的要求与现实的不可能之间的矛盾。•2.范存忠:严格的说,译品最好能和原作品相等——内容相等,形式相等,格调相等,只是所用语言不同。但这是一个不可能完全实现的理想。•两种语言(任何两种语言)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差距,即差异,亦即我们常说的“不同”。•3.傅雷:两国文字词类、句法构造、文法与习惯、修辞格律、俗语、感觉深浅、观点角度、风俗传统信仰、社会背景、表现方式都有所不同。•语言和文化上的差距、不同或差异,客观上导致了翻译的“不忠实”的现实,进一步可以推论出译者的主体性是翻译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因素。•傅雷(1908.4.7—1966.9.3),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1966)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186封。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4.钱钟书: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那就是“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讹”是出发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有关差异给翻译造成的不可避免的“走样”和“失真”。•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围城》是钱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围城”是对一种人生情境的形象概括,也是对一种心理意态的巧妙把握。“围城”所描绘的,是人类理想主义和幻想破灭的永恒循环。•5.德里达:“巴别”一词所折射的意义,一方面,语言上的差异和文化、结构意义上的本质差异造成了“巴别”一词的“几乎不可翻译”;另一方面,他又以“巴别塔的象征”,指出了“未能尽善的翻译”的必要性。•翻译不可能,但却又必须翻译,唯一的出路便是不再像传统所要求的那样去“忠实地”翻译,而是针对传统翻译观,解构“忠实”这一绝对标准。德里达(Derrida,1930—2004)全名雅克·德里达,当代法国哲学家、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解构主义思潮创始人。主要著作有:《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论文字学》、《言语和现象》、《文字与差异》、《论散播》、《有限的内涵:ABC》、《署名活动的语境》、类型的法则》等。德里达以其“去中心”观念,反对西方哲学史上自柏拉图以来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认为文本(作品)是分延的,永远在撒播。德里达的批判矛头直指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5.3.2“翻译者即反逆者”的理论价值•第一,这一谚语道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那就是翻译活动在本质上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第二,这一谚语以其揭示的朴素真理,给人们提供了理论的思考空间。承认翻译局限的客观存在,提供给译者活动空间,“创造性叛逆”,绝对忠实导致背叛,而创造性的背叛反而会打开通向忠实的大门。•第三,这一谚语的重新认识为译者主体性的觉醒提供了可能。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才可能由被动走向主动,有消极的服从走向积极的参与。5.3.3翻译主体性理论的定位及其应用误区•译者“仆人说”“应然”的理论探索,属规定性的翻译伦理研究。•翻译主体性研究“实然”的描写性研究,大多属翻译文化研究。•翻译“改写”理论•是翻译主体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由勒菲弗尔创立,他认为,“翻译无疑是对原文本的改写。所有的改写,无论其意图是什么,都反映一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改写就是操纵,为权利服务。”•但此理论不适合用于指导翻译实践,因为其属于描述性的翻译研究,若用于指导实践,可能会犯下致命的错误,即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受意识形态、诗学形态等文化因素及受权力关系摆布式操控的“改写”,用于翻译实践,容易产生偏误。5.4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主体间性的研究范围:如何协调好作者,译作与读者间的关系,使共在的自我在翻译中充分发挥和谐的创造作用。5.4.1翻译主体间性的理论依据•人类的活动可大致分为:认识活动,生产活动,交往活动。•过去翻译被认为是一种认识活动。•翻译不仅仅是认识活动,还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生产活动。•其实,翻译还是一种交往活动,具有一定的主体间性。体现出一种伦理关系。5.4.1翻译主体间性的理论依据•真正的解决办法“诚于译事”,把翻译与立信,立德联系起来,把分裂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与社会世界重新统一到和谐的“生活世界”中来。•因此,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不仅要去面对原文,更要处理好与作者,读者等多个主题之间的关系,用积极,互动的主题间性为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存提供可能。5.4.2化解冲突,走向和谐的探索•翻译是一个旅行的过程,它从一个语言世界来到另一个语言世界。•凡翻译必有冲突,且冲突会出现在翻译活动的方方面面。•翻译家们以实实在在的努力去面对“左右为巫”的困难,造译与不译的尴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