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央银行统计目录第一节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间指标体系第二节货币供应量统计第三节货币概览与银行概览第四节利率统计第五节信贷收支统计第六节货币购买力统计第一节央行货币政策中间指标体系一、央行的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和最高管理机构,它代表国家管理金融机构,制定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享有国家法律赋予的货币发行的权利和其他权利。性质:1中央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2中央银行不经营一般商业银行的业务3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一节央行货币政策中间指标体系(二)职能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具有货币发行的特权、独占权)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代理国库;对政府融通资金;代理政府金融事务;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充当政府金融政策顾问)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集中存款准备金、最后贷款人、办理清算业务)第一节央行货币政策中间指标体系二货币政策1.定义: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2.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基础货币)、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信贷政策等都是货币政策工具。第一节央行货币政策中间指标体系3.货币政策传导一般结构形成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操作指标准备金基础货币其他指标中交指标货币供应量利率其他指标最终指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三、货币政策中间指标选择的一般原则(一)可测性中央银行所选择的中间指标必须具有明确而合理的内涵和外延,便于观察、分析和检测,同时有稳定的取得资料的渠道,便于中央银行迅速而准确地测定相关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二)可控性中央银行能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货币政策中间指标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较准确地控制该中间指标的变动状况及其变动趋势,进行日常金融管理控制。(三)相关性中央银行所选择的中间指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通过对中间目标的控制和调节,就能够促进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二、货币政策中间指标体系近期指标: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作用的对象,中央银行对它们的控制力较强,但离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较远。如: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短期利率;货币市场行情。远期指标:货币政策工具间接作用的对象,中央银行对它们的控制力较弱,但离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较近。如:货币供应量;银行信贷规模(一)近期指标1、存款准备金:由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及其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两部分组成,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按照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这个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款项)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传导机制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商业银行贷款和投资规模扩大货币乘数放大市场货币供给量增加市场利率降低投资、消费、支出增加2.基础货币(BasicMonetary)(货币供应量的源头)简单说就是从中央银行发行出来的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总和。B=R+C,R商业银行的所持的存款准备金,C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又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增加一元基础货币,会导致货币供应量数倍地扩张。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和向商业银行放款,是增加基础货币的最主要途径。传导途径:中央银行买入证券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降低投资增加(需求、支出、就业3.短期利率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它的升降变化反映了市场上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利率升高,说明市场上资金需求大于资金供应;反之,利率降低,说明市场上资金供应大于资金需求。因此,利率的变化也反映了货币供应量是否满足市场需要。中央银行调控基准利率去影响市场上其他利率的变化。合理的利率水平应该主要有市场上资金供给和需求的状况决定,传导途径再贴现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短期利率长期利率投资4货币市场行情货币市场: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金融工具交易市场;用来调节暂时的资金余缺;主要交易对象是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等。(二)远期指标1、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也叫货币存量,指一国在某一时点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总额。一般表现为现金和除政府之外的全部居民和机构在金融机构的存款。2银行信贷规模:是指银行体系对社会公众及各经济单位的存贷款总额。第二节货币供应量统计一货币供应量与货币层次划分(一)货币供应量1定义,一国在某一时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总和。2国家货币基金组织(IMF)按货币涵盖范围的大小和流动性划分货币:M0:流通中现金。狭义货币:M1=M0+可转让本币存款和在国内可直接支付的外币存款广义货币:M2=M1+单位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外汇存款+可转让大额存单M3=M2+外汇定期存款+商业票据+互助金存款+旅游支票第二节货币供应量统计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划分口径是:M0:流通中的现金;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M2:M1+准货币(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第二节货币供应量统计西方国家一般选择M2作为控制重点,因为其变化能准确反映购买力变化且央行对其控制力更大。我国现阶段,M0仍是控制的重点,因为体制因素和消费习惯,现金交易在我国商品流通中占重要地位,且中央银行正在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过程中,缺乏经验。第二节货币供应量统计货币乘数K(或m):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扩张关系的数量表现。也称信用扩张倍数或基础货币扩张倍数。K=Ms/B,B=C+R,Ms=C+D,K=(1+C’)/(C’+r)其中:K-货币成数;Ms-货币供应量B-基础货币;C-现金;D-存款R-商业银行准备金;C’-现金存款比率r-准备金比率(包括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货币供应量统计分析(一)货币供给量统计分析1.各层次货币变动分析2.货币供给量结构变动分析2004-2013年我国各层次货币供给量年份M2(亿元)同期比增长率(%)M1(亿元)同期比增长率(%)M0(亿元)同期比增长率(%)2004253207.70——95970.82——21468.30——2005298755.4818.00107278.5711.824031.6711.92006345577.9115.7126028.0517.427072.6212.72007403401.3016.7152519.1721.030334.3212.02008475166.6017.7166217.139.034218.9612.82009610224.5228.4221445.8133.238246.9711.82010725851.7918.9266621.5420.444628.1716.72011851590.9017.3289847.708.750748.4613.72012974148.8014.3308664.236.454659.776.420131106524.9813.5337291.059.258574.447.22004-2013年我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结构年份M2(亿元)M1(亿元)M0(亿元)M0/M1(%)M0/M2(%)M1/M2(%)2004253207.7095970.8221468.3022.48.537.92005298755.48107278.5724031.6722.48.035.92006345577.91126028.0527072.6221.57.836.52007403401.30152519.1730334.3219.97.537.82008475166.60166217.1334218.9620..67.235.02009610224.52221445.8138246.9717.36.336.32010725851.79266621.5444628.1716.76.136.72011851590.90289847.7050748.4617.55.934.02012974148.80308664.2354659.7717.75.631.720131106524.98337291.0558574.4417.35.330.5货币供应量与有关因素的关系分析1.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M=Y/V)2.货币供应量与信用可供量的分析3.货币供应量与资产结构关系的分析4.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关系的分析(MV=PT,P=MV/T)第三节货币概览与银行概览一、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国际金融统计》规定,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应采取三级汇总的形式:第一级是将金融机构分成货币当局、存款货币银行和非货币金融机构三类,形成各自的资产负债表。第二级是将货币当局和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合并成“货币概览”。第三级是将非货币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与货币概览合并成“金融概览”。我国货币与银行的统计是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荐的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框架的要求,结合我国金融统计的具体实际设计的。其框架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金融统计“全科目”指标的数据为基础,汇总各相关机构的数据,编制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特定存款机构资产负债表;第二个层次是编制概览,包括货币概览和银行概览。我国的货币与银行统计是由三个基本账户和两个合并账户组成的三个基本账户是: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及特定存款机构资产负债表。两个合并账户是:货币概览和银行概览二、金融机构部门的构成(补充)金融机构部门是从事金融中介活动和辅助性金融活动的机构单位。从货币创造的角度考察,该类机构单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创造货币的金融单位,被称之为货币机构,通常包括货币当局和存款货币银行;另一类是不具备创造货币作用的金融机构,被称之为非货币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特定存款机构(如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即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将金融机构部门划分为三个子部门:货币当局、存款货币银行及非货币金融机构。(一)货币当局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中央银行通过向公众发行通货和吸收存款货币银行缴存的准备金等负债行为,创造基础货币;通过对存款货币银行、政府财政发生债权,以及获取储备资产等资产业务,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二)存款货币银行存款货币银行是货币的直接供给者,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存贷活动及乘数效应,向全社会提供货币。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及类似机构。如:国有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以及作为政策性银行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这些金融机构以经营存、放款,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业务,以赢利为主要经营目标。(三)非货币金融机构非货币金融机构向其它部门提供除可用于作为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以外的金融服务。它们可以吸收某些种类的定期存款,但不能经营可转账的活期存款业务。非货币金融机构创造货币的能力很低。不具备创造派生存款货币的机制。我国的非货币金融机构主要包括:特定存款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外资金融机构等。通过对上述三类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的统计,可反映货币的规模以及它们对货币创造的影响。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创造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存款货币的创造特定存款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了该类机构对货币创造的影响三、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基本帐户)(一)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表式货币当局的基本职能可概括地表述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货币当局在履行这三大基本职能时,其业务活动可通过其资产负债表得到概括的反映。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二)货币当局的资产业务1、国外资产。主要包括货币当局持有的外汇、黄金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头寸。它是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外资产与国外负债轧抵后的净值。上述三项资产是货币当局的国际储备资产。当中央银行(从居民、企业或外汇市场)购进外汇、黄金,增加国际储备资产时,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反之会减少货币供应量。2、对政府的债权。货币当局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