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中的图解谈到了在筛选培养基选择了杂交瘤细胞之后,专一抗体检验阳性细胞需进行多次克隆后检查,其机制和原理,教参与课本都没有解释清楚,经查询专业医药生产文章得知以下解释:筛选培养基得到的专一阳性克隆需再次克隆的原因:可以简单理解为:1.可能含有不分泌抗体的细胞或有多株分泌抗体的细胞2.刚融合的细胞不稳定一般再经三次克隆选择后,才能达到100%阳性克隆。细解做法为:第一次筛选培养(HAT):去除无关细胞,得到杂交瘤细胞。将融合的细胞悬浮于HAT培养基中,加入到96孔板内,根据情况2-3天换液一次,每次吸去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培养液,再加入等量新鲜培养液。7-14天改用HT培养液,14天以后用普通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因为杂交瘤数量很少,多半不易存活,所以通常要加入饲养细胞才能使其繁殖,常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脾细胞和胸腺细胞。能释放某些生长刺激因子,并能满足杂交瘤细胞对细胞密度的依赖性。(有的死,有的活,活的有些可以用单一抗体检验阳性,但阳性孔可能由1~多个细胞克隆得到)第二次筛选:初筛阳性克隆可能含有不分泌抗体的细胞或有多株分泌抗体的细胞,且刚融合的细胞不稳定,故应尽早进行克隆。克隆后的细胞集团生物学特性完全相同。(将其单个分开)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要经过三次克隆化才能达到100%的阳性克隆。常用方法:有限稀释法和软琼脂法。有限稀释法,把杂交瘤细胞悬液稀释后,加入到96孔板中,理论上每孔一个细胞,第一次克隆化时用HT培养液,以后的克隆化可以用不含HT的RPMI1640培养液。也要加入饲养细胞。软琼脂法,在培养液中加入0.5%左右的琼脂糖凝胶,细胞分裂后形成小球样团块,由于培养基是半固体的,可用毛细管将小球吸出,团块经打碎后,移入96孔板继续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