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笔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史1,中国古代教育西周的教育制度:“学在官府”【学术和学校都由官府掌握或举办,即学术官守;教师都有国家的官吏担任,即官师合一】西周的学校系统:国学--(大学和小学;天子的大学是辟雍,诸侯的大学是泮宫)乡学(塾闾,庠党,序州,校乡)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求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修养。六艺教育有许多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在教育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稷下学宫性质: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是一所官办的私学联合体办学特色:学术自由;不治而议论;教师来去自由、待遇优厚。兼容并包;学生自由听讲、学无常师;制定《弟子职》,作为学生守则,加强学生管理影响: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和分化;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1,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生平大部分时间聚徒讲学,开创了私人自由讲学的分歧,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较系统的教育思想;编订的六经保存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2,论教育作用:社会功能,提出教育与经济、军事、政治、法律的关系,把教育提高很高的位置(庶富教理论);个人功能(性相近习相远),肯定了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3,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实施教育不分等级和种类;意义在于打破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开创了平民讲学之风)4,论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宗教成分较少;偏重文事,轻视武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自然知识比较贫乏5,论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6,论道德教育:德育至上论,以仁礼为核心,以孝悌为基础,提出立志乐道。自省自克、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德育原则方法7,论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循循善诱与教学相长;尊师爱生和宽严相济百家争鸣人性论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思想儒家孟子性善论教育作用就在于扩充善端,找回散失的本性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孟子是第一次明确概括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目的的人)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深造自得,其具有内倾性,强调和夸大“思”的作用,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即“求在我者也”儒家荀子性恶论化性起伪,即变化自己本性的恶,树立人为的善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以浅持博,以今持古,以一持万”1,以儒经为教学内容,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2,教学方法是闻见知行3,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墨家素丝说人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人性不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就造就什么样的人“兼士”为培养目标(即既具有“兼爱”精神,长于辩论,明辨是非,而又道术渊博、有益于世的人才)1,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著名的“三表法”;强调思维和论辩的法则,要求懂得运用类推与求故的方法)2,教育方法包括主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道家法自然,主张回归自然,反对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人为教育逍遥的人格思想;要求超越名利等各种现实的羁绊,追求个性解放和灵魂自由,从而达到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法家人性利己说强调法制对改造人的自私品质的作用,其结果必然走向惩罚主义1,禁诗书—以法为教(提出燔诗书而明法令的主张,实行法治教育,取消普通教育)2,禁私学—以吏为师(否定死学教育,人为私学思想的传播不利于法家主张的思想专制的统一,不利于法制教育的实行)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大学》《中庸》《学记》《乐记》《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之道”的一片论文,它看重阐述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步骤,提出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即恢复和发扬人先天的善性,以达到修己的目的,亲民即推行德治与仁政,止于至善即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三纲领是中国两千年封建教育都贯彻的的纲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前后相续,逐个递进又相互联系,将个人的学习、教人、政治等几个过程都非常自然地联系了起来,使得八条目实际上成为一个过程和整体,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中庸》教育的本质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对教育下定义;教育的教学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教育途径:一是发觉人的内在天性,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即“自诚明”或“尊德性”;二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即“自明诚”或“道问学”;重视主观努力《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一篇教育论著,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关于教育作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关于教育目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关于学制与教育管理,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学相长【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学不断进步】;尊师重道【提出师严而道尊,一方面高度评价教师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藏息相辅【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学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豫时孙摩【豫是预防性原则,时是及时施教原则,孙是循序渐进原则,摩是学习观摩原则】启发诱导【君子之教育在于诱导学生,靠的是阴道而不是强迫服从,是勉励和启发引导,不是强迫和压制的。】长善救失【教学要学会具体分析,全面掌握,如果教法得当,缺点可以转化为有点,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学记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学的雏形”汉朝教育1,三大文教政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兴太学以养士”【建立太学】、“重视选举,任贤使能”【察举制的设立】;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使儒家经学称为教育的主题内容,并形成了群士归宗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2,汉代太学的设立开始了中国封建时代官方主办的教育活动。太学的教师是“博士”,以专经对弟子进行讲授3,鸿都门学,是专权的宦官集团为了对抗儒家士大夫及归属于他们的太学生而设立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门学校,为后世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同时打破了儒学独尊的局面4,察举制的科目包括常科和特举;方式是荐举和考试相结合汉代的教育家的教育实践以及教育思想董仲舒1,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一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是兴太学,以养天下之士;三是使“诸侯、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即建立选士制度以选拔任用贤才2,人性与教育作用:性三品论;教育的作用就是针对“中民之性”的教育3,道德教育:内容是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其目的是从理论上确证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和君臣父子的严格的统治秩序;总原则是“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具体原则有“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强勉行道”、“明于性情”、“必仁且智”。王充1,对神学的批判:反对“信师师古”,主张“极问”;反对“记诵章句”,主张“贯通”2,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肯定性可以变化,人性善可变恶,人性恶可变善,关键在于教育而不在于本性,认为性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有适当的教育,天下无不可教育之人。主张培养“鸿儒”,不仅遍读群书,而且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这是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应培养创造性的学术理论人才3,论学习: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问难与距师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西晋的国子学(一是为整顿太学,二是调和士庶矛盾);南朝宋的“四馆”:儒学馆,玄学馆,文学馆和史学馆;总明观(集藏书、研究、教学三位一体的机关):使原来四个单科性质的大学发展为在多科性大学中实行分科教授的制度唐代文教政策:重振儒术,兼容佛道唐代学制: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的确立:国子监;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六学二馆;具体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前三学术语普通学校,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术语专科学校。“二馆”即崇文馆和弘文馆。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封建等级性;与科举关系密切;普通学校与专门学校兼顾,从中央到地方的封建学制体系完备;管理制度日趋健全;扩大了国际国内文化教育的交流唐代科举制度:1,进士科(文才秀美科)得建立标志科举制度的创立;2,科举考试程序:生徒要经过省试和吏部复试;乡贡在参加省试之前,要参加州县考试选拔3,科举科目:常见的有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其中最常见的是进士科和明经科,内容以儒经为主,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谚语,进士科出身的人特别受到推崇4,科举方法:帖经,墨义与口试,策问,诗赋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1,科举制度推动了封建学校教育的繁荣(士子们有了读书做官的目标,刺激了人们的学习积极性;科举以儒经为主要内容,统一了教学内容,也统一了全国人的指导思想;科目众多,冲击了儒学独尊的局面;科举造就了大批科举人口,促进了民间私学发展,而学校教育的繁荣又为科举提供了大量的考生来源)2,科举的发展和学校又始终存在矛盾对立(科举重乡贡轻生徒,使许多知识分子可以不经学校而博取入仕资格,严重地影响了官学教育的养士功能,遂导致了重科举、轻学校现象日益突出,使学校教育逐步沦为科举的附庸,科举制度制约着学校教育的方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校教育产生了种种形式主义的流弊)科举制度的影响积极影响1,科举把选才和育才统一了起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2,科举力图改变选拔官吏只重品行、门第,而忽视才能之弊端,故也确实选拔了一批有才之士3,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4,养成了勤奋读书的社会风气消极影响1,由于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备,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学校教育受到了科举的限制,科举成了学校教育的指挥棒2,“学而优则仕”的学术风气,使入仕成了读书求学的唯一目标,这种观念亦深入人心,养成了读书人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思想和社会风气3,科举本身又存在着不少弊端,败坏了教育和社会的风气,压抑了许多人才南北朝和唐朝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颜之推1,《颜氏家训》是中国第一步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论家庭教育:“家教奠基,父母有责”;“教儿婴孩,勿失良机”;“偏宠有害,严教是爱”;“注意环境的影响”;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重视儿童心里观察韩愈1,“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认为人性分上中下三品,上为上智,是善性;下为下愚,是恶性;只有中品可善可恶;但上品虽不变,其善性在受教育后可以发扬光大3,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思想:其一,培养人才;其二,选拔人才;其三,爱惜人才论尊师重道:《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其一提出教师的任务是传到授业解惑也;其二提出师生关系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改革科举程序(以殿试取代吏部复试,形成省试-殿试两级考试);增加取士名额,提高及第者的待遇;体恤久考不第者,开设恩科;考场制度日益严格,实行“别头试”“封弥”“眷录”“锁院”等制度明清科举的完善和定制:确定三年大比制;科举三程序:乡试-会试-殿试;考试方法:八股取士制度;明清规定“科举必由学校”,学校在制度上彻底沦为科举附庸北宋三次兴学兴学原因内因:养士与选士的矛盾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只重科举而不重教育,犹如不务耕而求获外因:政局动荡,学校萧条兴学内容庆历兴学(范仲淹)1,改革太学,采用胡瑗所创的苏湖教法(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入经义斋的学生主要学儒经,入治事斋的学生主要学习进士、民政、水利等,其教学方法是以明体达用,培养有实际才干的人为目标,这种经义与时间并重的方法改编了当时重辞赋的空疏学风,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2,改革科举3,令州县立学,为地方办学提供了合法的一句,普遍激发了州县地方兴学的热潮熙宁兴学(王安石)1,改革太学,扩大太学规模,创立“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每年举行一次升设考试、三舍法师在太学内部建立起来的对学生的考察和选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