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与科学概论 第2节 安全管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北京科技大学刘建E-mail:anyonell@126.comTel:13621236560安全工程与科学概论A:性情急躁,缺乏耐性.他们的成就欲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时间紧迫感强,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B: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进取心一般,比较冷静,做事情慢半拍性格的差异和安全管理AAAABBAABBBB集体自杀型领导气死型员工骂死型自然死亡型做事效率高做事效率较低做事效率较高做事效率低不安全较安全较安全不安全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第二节群体行为特点第三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管理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护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及其物质。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安全生产管理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事故: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工伤事故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综合事故性质分类和行业分类,考虑事故起因,可将事故隐患可归纳为21类: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露、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等等。危险: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危险度: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有关,一般:危险度R=事故频率F×严重度C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可以是物或人等。重大危险源: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法》规定,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给出了142种危险物质及临界量。当单元中有多种物质时,判别公式为: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11NiiiQq三、安全、本质安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即安全生产,指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安全是相对的,安全性与危险性互为补数。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包括失误一安全功能和故障一安全功能,这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但很难做到。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群体行为群体行为的特征:1、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需要和目标。2、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规范和行为模式。3、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归属感。4、群体成员要相互作用。因为企业中的安全行为也具有上述群体行为的特征,所以属于群体行为。第二节群体行为特点群体类型根据群体是否存在出发分为:假设群体:民族、年龄实际群体根据群推规模大小分为:大型群体:不能直接面对面交流小型群体根据群体构成的原则和方式分为:正式群体:正式文件规定了权利义务非正式群体:校友群体与安全群体通过一定的规范和角色分配来提高个体的安全可靠性,并通过管理来提高群体的安全可靠性。而这一切都是通过群体凝聚力体现出来。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群体的保护和帮助。群体规范性与安全群体规范是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群体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这些标准。常见的安全方面的群体规范是安全规程、劳动纪律。群体规范的形成受模仿、暗示、顺从等因素的制约。群体存在重要的条件是一致性,群体中成员相互影响,彼此接近、趋同,并在模仿、暗示、顺从的基础上会形成群体的规范。群体凝聚力与安全群体凝聚力指群体成员与整个群体的吸引程度,也指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凝聚力可以通过成员的下列态度来说明:对群体的忠诚;对群体的工作有责任感;对外来攻击进行防御和反抗;与其他成员志趣相投并有友谊关系。群体凝聚力与安全群体凝聚力是双刃剑,既可以协助正式组织,提高生产率,也可以反对正式组织,降低生产率。传统观念希望降低凝聚力,容易控制;行为科学认为应该提高凝聚力,进而提高生产率。本人观点:应当适当提高凝聚力,即不宜过高,但不能太低。过高会使个人的发展空间降低,进而会解析组织。适当的存在对立有利于进步。群体沟通与安全沟通是群体成员之间传达思想、观点、情感和交换情报信息的过程。沟通分为: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上行、下行、平行沟通;单向沟通、双向沟通;口头沟通、书面沟通。316沟通网络形式链式特点:沟通速度快;但容易造成消息误差。轮式:特点:简单问题效率高,满意度好;沟通网络形式圆周特点:效率一般,满意度好;沟通网络形式全通道式特点:解决复杂问题时效果好;沟通网络形式“Y”式特点:兼有轮式链式有缺点,效率高满意度低;沟通网络形式沟通干扰语言干扰,表达清晰度:口音、方言(建国门),表达二义性,叙述的条理程度;观点、信念不同,打埋伏(朝三暮四)、报喜不报忧、表扬与自我表扬;个性因素造成沟通障碍:艺术型和思维型的人彼此沟通困难,思维的特点(小猪)。有效沟通能够进行准确、正确的信息传达即为有效沟通。过与不及。群体思考:极端一致现象,分析判断能力降低,特别防止无原则的一致;有效沟通的两个必要条件:信息发送者清晰表达;发送者重视接受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有效沟通的障碍以自我为中心,忽略接受者的态度;静态沟通,信息单向流动而无法及时反馈;沟通缺乏真诚之心,成见左右着思考,人重于思想;渠道相对闭塞,渠道要自由开放。沟通与安全管理沟通影响安全生产观念的树立,可能有利,可能不利;沟通影响安全管理信息的传播和联系,可能有利,可能不利;沟通影响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可能有利,可能不利。群体竞争学说谢里夫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请22个互不相识的男孩分成两队到郊外去露营,两队营地的距离相当远,互不来往。经过一星期后,两队各自形成一个内部团结友好的群体。在试验的第二阶段,安排两队进行棒球、拔河等比赛。由于两队互争胜负。以致两队之间彼此敌对,甚至谩骂。群体竞争学说在试验的第三阶段,又安排了两队必须进行协作的场面。如共同修理损坏的营区水塔、郊游的汽车等。这样经过几次协作交往,两队逐渐消除隔阂.合并成为一个新的大群体。群体竞争学说结论1)群体间竞争对群体内部的影响①群体内部增加团结,消除差异,加强成员对群体的忠诚心。群体也要求其成员高度的效忠和服从。②群体逐渐从关心成员的心理需求为主转变为完成群体任务为主,从非正式的以游戏为主转变为以工作为中心的群体。③领导方式由民主型转变为专制型,群体成员自愿忍受专制型的领导。④群体趋于高度的组织化和结构化,成员间逐渐形成稳定的阶层和分工合作关系。群体竞争学说结论2)群体间竞争对群体相互间关系的影响①群体相互间的关系从中性变为敌对,把对方看成是敌人。②群体间相互抱有偏见,对自己只看长处,不看短处;认为对方只有短处,没有长处。③群体间的敌意逐渐增加,信息交流减少,因而偏见难以纠正。④如果迫使双方进行信息交流,则往往不认真听取对方的发言,而只注意对方发言中符合自己偏见的部分。群体竞争学说结论3)群体间竞争对各群体代表的影响如果一个组织中有些问题必须由组织中各个群体分别提出解决方案,以便得出一个最佳方案:①各个群体的代表都认为本群体提出的方案最好,要说服对方接受本群体的方案;②各个群体的代表从理智的讨论转变为互争本群体方案的胜负,把所要解决的问题置之脑后;③各个群体的方案是本群体的成员合作拟定的,所以群体代表感受到群体的压力,同时自己也参加了方案的拟定,对所拟的方案有偏爱,所以难于作出客观的判断与选择,一心只想使本群体的方案获胜。竞争胜利的影响①群体的内聚力加强。②紧张程度解除,战斗意志减弱,倾向于得意忘形。③从关心工作任务为主逐渐转向以关心成员的心理需求为主。④满足于胜利,认为胜利证实了自己的长处和敌方的弱处,而不想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并加以改进。竞争失败的影响①如果胜负的相差不悬殊,往往会找借口自我安慰,归咎于运气不好或裁判不公平等。②如果失败已成为确定的事实,则依情况分为以下两类:其一,如果败得很惨,群体平时又不够团结,对挫折的忍受力较弱,则群体可能趋于瓦解,互相攻击,或攻击裁判及比赛规则;其二,如果与获胜群体相差不大,群体的团结程度较好,对挫折的忍受力较强,则可能全体奋起,总结失败教训,更加努力工作,力求挽回群体名誉。③更加集中于工作而较少关心成员的心理需要。④由于失败,迫使检讨自己的缺点。安全生产管理随着安全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的出现,使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方法、原理有了很大的拓展。一、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安全管理是随着生产的产生而生产,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我国公元前8世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20世纪初;20世纪中;20世纪末;新世纪: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风险管理。第三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安全生产原则是指在生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指导安全生产活动的通用规则。(一)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原理,即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1)动态相关性原则。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显然,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2)整分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宏观决策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第二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一)系统原理(3)反馈原则。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反馈原则是指成功、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以便及时采取行动。(4)封闭原则。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这个原则告诉我们,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二)人本原理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一是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二是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是需要人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1)动力原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动力原则。对于管理系统,有三种动力,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二)人本原理(2)能级原则。现代管理认为: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级。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