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根本政治制度两个基本政治制度一项政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国家制度、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这是从广义上说的。狭义的国家制度是指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2)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它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的总称。(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我国的政体。(4)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自治制度。(5)我国的重要政治制度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人民民主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组成全国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体决定政体。地方人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国体:人民民主专政(1)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2)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国家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贯彻执行。国家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考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及其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1、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备案。2、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3、任免权: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4、监督权:是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职权: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3)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4)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5)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唯一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考点5.2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1、人大代表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注意:人大代表权利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是不同的◈人大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2、人大代表的义务:①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5.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2)组织原则: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3)内容: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4)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因为它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是由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①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权利包括:审议各项议案权、表决各项决定权、提案权、质询权等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权力机关职权包括: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我国的政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注意: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规律人民民主依法治国(基本方式)各民主党派性质宗旨执政方式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性质;主题;职能)首要前提根本保证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政党关系重要机构•2、执政资格(依据或必要性):(1)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实践和历史角度)(合理性)(2)从根本上说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国家性质决定的(党自身的主观条件,归根到底)(合理性)(3)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合法性)•1、中共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3、坚持党领导的意义(作用)第一,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第三,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6.2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怎样执政—遵循规律,决策科学化)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谁执政-人民、两个坚持)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靠什么执政-根本依据是宪法和法律)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基本方式)(基本前提)(本质)体现保证体现保证前提要求注意区分: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是对党的要求,依法行政是对政府的要求,二者是依法治国的体现。突破重难点6.4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1)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我国政党制度的主要内容: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1.中共与人大的关系区别:前者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后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核心地位。联系:人大必须接受中共的领导。中共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2.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双方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各民主党派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在法律上是平等地位的关系),互相监督。3.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构;中国共产党不直接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注意:回答“党”的知识的一般套路(尤其是民生问题)①性质:两个先锋队;宗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②地位:③执政方式:(特别是民主执政)④指导思想:(特别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⑤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自治层级、自治机关、自治权、原因:必然性+优越性)(平等的原因;团结的重要性;共同繁荣的原因;三者关系)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弘扬科学精神)国家对公民的要求(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义务)5、我国能真正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的原因?•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铲除了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根源•2)我国坚持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处理民族关系•3)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4)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主关系有法律保证。•5)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7.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1)民族平等——首要原则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为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2)民族团结——重要原则重要性: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3)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重要性: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注意: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之间的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政治基础物质保证前提条件前提条件考点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的民族政策。⑶前提和基础: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含义:(1)地位:•坚实基础(必然性):7.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和优越性(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社会基础)现实情况──“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社会基础)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民族关系(政治基础)(4)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与自治机关。①民族自治地方:②民族自治机关:(5)核心内容:自治权,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等。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6)决定因素:考点五: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政策内容(全面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辨析:我国宗教不受外国势力支配,政府也不允许境内外宗教组织开展任何交流活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A、理解含义注意:有信仰和不信仰宗教自由;有信仰不同宗教和不同教派自由;有信仰和不信仰时间上的选择自由。B、实质:是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C、全面、完整把握政策: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D、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提示!不能把我国的宗教政策仅仅理解成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A、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含义:是指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B、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如何理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