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下篇:辉煌征程七十年自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1956底今民主革命时期(过渡时期)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第一节《共同纲领》的全面实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节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三节开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学习目的和要求: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及其特点和性质,把握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历史必然。3.了解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懂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的伟大意义。本章的重点、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彻底完成;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一节《共同纲领》的全面实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胜利完成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①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②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历史结束,在政治上翻了身。③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④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条件。⑤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提)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4.能不能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二)执政面临的严峻考验二、祖国大陆的初步统一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巩固(一)解放全国大陆,建立人民政权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台湾和少数海岛外的全部中国领土得以解放,并按照《共同纲领》规定建立和完善了人民民主专政新政权,大陆实现了各族人民企盼的统一。《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订(二)开展土地改革及其他民主改革1.1950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目的:(1)解放贫苦农民(2)把农村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3)完成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历史任务(4)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意义: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受压迫的农民得到解放,极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建立了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为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与稳定奠定了深厚基础。2.1950年7月,下发《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意义:在运动中贯彻“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实现了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社会安定,有力地支持和配合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各项民主改革与建设的进行。川东匪首黄云卿被捕获3.其他民主改革:1)建立职工代表会议制度,工人阶级成为企业主人。2)对私营工商业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了全面调整。3)妇女解放是整个社会解放的标志,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度。4)1951年9月,在全国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三、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措施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②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③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合理调整工商业。1950年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报告中提出,这次会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期明确了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好转的三个条件:a.土地改革的完成;b.现有工商业的调整;c.国家机构经费的节减。(补充七届三中全会意义P117)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原因原因国民经济全面恢复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用,及时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①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②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③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合理调整工商业。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②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措施1、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另起炉灶”:不受过去任何屈辱的外交传统所束缚。“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要在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及其影响之后,再让外国客人进来。“一边倒”: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1949.10.2,苏联决定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50.2月,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1952.10,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四、为新中国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初步展开(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时间:1950年6月——1953年7月27日2.意义:P118-119第二节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及其过渡性(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1840191919491956底今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独立的社会形态,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性质⑤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性质特征过渡性,起中介与桥梁作用。①在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②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③在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④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1949.10-1952.12)步骤一: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上海军管会没收国民党政府中央银行的命令南京军管会清查没收官僚资本的布告步骤二: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新中国在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当中,已经开始对它进行适当的限制,并把其中的大部分引上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步骤三: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1952年,全国已有40%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少数农户还参加了半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二)提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1952年中、印、美主要工业人均产品产量比较。050010001500200025003000人均钢产量人均发电量中国印度美国(公斤)(度)2.374538.32.7610.92949从世界历史上看,有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和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两条,而且都走通了。从我国近代历史来看,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因为无法保证政治、经济上的独立性。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优越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来说,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这是最好的选择。我国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三)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了它,就要犯右倾和‘左’倾错误。”过渡时期总路线工业化三大改造个体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手工业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一化三改、一体两翼①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②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③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④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第三节开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一)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1.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名称经营方式土地及生产资料归属公有财产分配方式性质实施时间互助组个体所有,有少量的公共财产私有少量社会主义萌芽1949.10-1952-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土地、牲畜、大农具私有较多土地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半社会主义1953-1955上半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统一经营,集体劳动集体所有(大牲畜,大农具折价归集体)绝大部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1955夏-1956底2.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法:①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②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通过互助、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③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④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⑤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年代名称1951年底1954年底互助组400多万个1000万个初级社300多个48万个参加互助合作的农户2100万户7000万户在全国农户总数中的比重19.2%60.3%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占全国总数的96.3%,其中参加高级社的达到87.8%,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3.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和基本完成4.完成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①农民安居乐业,生产有所发展,生活有所改善。②中国农村在发展稳定的气氛中完成了从几千年的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历史性转变。③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进步。5.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组织形式:通过合作化的道路实现。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入社手工业产值93%全国手工业总产值比例图1956年,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已占其总数的91.7%,产值占全国手工业总产值的93%,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二)对资本主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就是实行赎买政策,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形式资本家经营,与国营经济订立合同工业:收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商业:经销、代销、代购代销、公司联营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四马分肥、定股定息全行业公私合营:定股定息、高薪高级形式公司合营公方占领导地位,半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性质赎买办法四马分肥定股定息高薪国家税收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