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徐赛儿)完整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红袋鼠家园1散文集的阅读指导路径——基于《朝花夕拾》的阅读浙江省宁波市兴宁中学徐赛儿“名著阅读”指导沦陷在我们的语文教学里,这是语文教学的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知道整本书的阅读和指导很重要,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似乎集体无意识地在逃避。原因可能有三:一是课时时间有“限”。课时本来就紧张,再加强势学科的层层加码都在不断挤压着学生的时间,如果只是冲着“名著阅读”在中考语文卷上区区六七分的占比去读那十多部皇皇巨著,很多老师和学生,包括家长都认为这大块的阅读时间的付出是划不来的。而且,名著阅读太耗时间了,我今年教初一,最近在给学生作《小王子》的阅读指导,试图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指导,教会学生怎样阅读一本书,并让《小王子》成为能陪伴他们一生的经典。我预计得花至少十节课的时间。二是速成有“招”。这些年,市面上出现了大量应对名著阅读考试的资料,不少老师(包括家长)就让学生采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急就”方式来应对考试,这在几年前也许有些用,但是,现在,名著阅读的考查已经不是停留在记忆层面了,而是要求学生整理、体验、感悟、思考,所以,这样的“招”已经没用了。三是指导无“门”。我们知道,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和单篇的阅读指导是很不相同的,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者在指导的时候一定要有“整书”概念。因此,习惯了面对一篇篇课文的语文老师,一红袋鼠家园2旦面对一本本的书的时候,往往就显得束手无策。也正因为语文教师的“指导无‘门’”,学生的名著阅读才长时间处于无规划无指导无提升的“三无”状态。如今,统编教材投入使用之后,建构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课程体系,明确规定名著阅读要纳入课程体系,要有相应的课时保障,这就倒逼着我们语文教师要把专业的整书阅读指导引入课堂内。那么,面对一学期一本必读和两本选读的数量,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专业而有效的指导呢?我想,要让阅读指导专业而有效,教师必须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你在指导前关注到了学生所读的书的类型和特质了吗?红袋鼠家园32.你在指导前了解到了学生的阅读起点了吗?3.你的课想把学生的阅读带到哪里去?4.如何通过筛选和整合核心内容来带动整本书的阅读?接下来,我先结合《朝花夕拾》的阅读指导来对这四个问题进行解说。一、你在指导前关注到了学生所读的书的类型和特质了吗?不同类型的书,它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目的都是不一样的。王荣生教授曾经多次强调要把小说当小说读,把诗歌当诗歌读,把散文当散文读。所以,作为阅读指导课,必须关注到学生所读的书的类型差异。诗集、小说、散文集、剧本、传记、报告文学……这是书籍的文体差异;此外,有些书是偏理性的,有些书是偏感性的;即便都是小说,从形式上来说,有些是短篇集锦,有些是红袋鼠家园4长篇连载,有些是章回体;从内容上来说,有些是科幻小说,有些是魔幻小说,有些是动物小说。即便都是书信,《傅雷家书》和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肯定不是同一特质的。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到书的类型差异和个体特质。举个例子,在老的人教版教材中有《培根随笔》的阅读,曾有很多学生说这本书读不下去,不想读。为此,我开设了一节《培根随笔》阅读课,带领学生去发现培根随笔的美和价值,最后,学生通过研读和交流发现,培根随笔简直就是观点的大本营。以《谈读书》为例,这篇文章中的几乎每一句话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观点。所有观点集中在一起,几乎能囊括所有有关于“读书”话题的看法。也就是说,培根的文字都是高度浓缩后的思想精华,简直是思想的本源,其他人如果要写关于“读书”的话题,红袋鼠家园5几乎逃不脱他的思想的范畴,换言之,其他人关于“读书”的写作都是从其中生发出来的演绎,如马南邨的《不求甚解》就是对培根《谈读书》一文中“选择性读书”这一读书方法的进一步论证。再如我们目前所有跟读书有关的名人名言几乎都能从培根这篇文章中找到呼应。至此,学生才明白,为什么培根能被称作是哲学大家。学生一旦领悟这一点之后,他们便获取了一把阅读培根随笔的钥匙,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会惊喜连连,收获满满,《培根随笔》的阅读价值也就浮现出来了。《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鲁迅不只是作为文学家仅仅出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上的,而是作为思想家横亘在我们民族多灾多难又是世纪动荡和变革的历史坐标系上。他的书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文学的章法和技巧,更是精神和心灵的滋养。”这样的一位作家的作品,即便是散文作品,也肯定是厚重的。散文是最个人化的一种文体,用王荣生教授的话来说:散文是用精准的语言来传递作者独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我们看,《朝花夕拾》里,作者用自由的笔触,精致的语言,或兴致勃勃回忆童年往事,或谈家乡戏曲中的鬼,或深情忆人,或坦露内心深处最深沉的痛苦……我们阅读的时候,仿佛看见鲁迅先生记忆中的往事如一部深情的老电影,那些或美丽或伤感或诙谐的画面,在我们眼前闪过。此外,《朝花夕拾》十篇散文有不少共同点:红袋鼠家园6第一,在内容上自由驰骋,知识丰富,堪当一部历史与文化的百科全书。第二,叙述上,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或者说现在视角与过去视角自由转换。第三,表达方式上,议论、抒情、描写、记叙灵活运用。第四,在回忆中随时插入反讽手法,引用政敌的语言讽刺嘲笑政敌。因为当时鲁迅与陈西滢、徐志摩、章士钊等人有论争,他们发表文章互相“攻击”,鲁迅在自己的杂文、散文中即兴发挥,随时引用。最后,我们再来看这本散文集的编排体例,十篇回忆性散文,前七篇都是童年生活的回忆。由第八篇《琐记》开始,作者的回忆从童年过度到去异地求学的经历,在日本留学生活的艰辛和思红袋鼠家园7想的转变,以及回国后在辛亥革命中的失望等。因此,这些散文并不是随意排列的,它的编排和作者的成长经历以及思想的转变相关。基于《朝花夕拾》的这些特质,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必然逃不开对作者鲁迅的关注,我经常跟学生说,读叙事性散文就是“偷窥作者”,那读回忆性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就可以有更好的机会“认识鲁迅”,他的家庭构成、生活环境、亲朋好友、个人喜好、生活习性、人生经历、思想情感等……当然,散文阅读,还需要“读出自己”,比如,在别人的散文里读到自己的理解、感悟和思考,打通别人的散文和自己的生活之间的勾连,从而唤醒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红袋鼠家园8这样的阅读指导是契合《朝花夕拾》做为散文集的文体特质的。二、你在指导前了解到了学生的阅读起点了吗?因为是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所以,我们必须知道:学生现有的阅读起点在哪里?他们是怎样阅读的?阅读的收获有哪些?阅读的困惑在哪里?美国学者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在《怎样阅读一本书》一书中,把阅读分成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阅读”,这个层次的阅读只是了解这个句子在说什么。这个层次一般只要有足够的认字量,只要文字不是太晦涩难懂,都能达到。也就是说,一个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一般都能达到这个层次。红袋鼠家园9第二个层次是“检视阅读”,它的特点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本书的阅读,而且能说出整本书的重点。如果说基础阅读是了解“这个句子在说什么”,那么,“检视阅读”就是要知道“这本书在谈什么”,也包括“这本书的架构如何”或是“这本书包含哪些部分”。大多数有一定阅读量的学生,都能达到这一层次。但如果一直得不到专业的阅读训练,那么整个人生的阅读就可能在这一层次上停滞不前。第三个层次的阅读是“分析阅读”,比起前面两个层次,“分析阅读”要复杂些,系统些。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最完整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所谓的一部《红楼梦》足够人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读,就是分析阅读。所以,如果阅读目标只是获得资讯或消遣,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到分析阅读。分析阅读是追求理解和深入的。第四种阅读是最高层次的阅读,称之为“主题阅读”。就是阅读者围绕一个“主题”,不是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而是阅读多篇文章或多本书,然后列举出这些阅读材料之间的相关之处,或提出一个所有的阅读材料都涉及到的主题。显然,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但也将会是最有收获的一种阅读。红袋鼠家园10《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初一的孩子,面对鲁迅的文章,他们一般都是怎样阅读的呢?阅读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他们又需要我们老师提供怎样的帮助呢?这里,需要老师在阅读指导前首先进行必要的调查了解。我通过调查发现,学生阅读《朝花夕拾》的时候,一般会遇到两大困难:第一,有畏惧心理。原因有三,一是因为鲁迅的生活离学生比较遥远;二是因为鲁迅在散文里面加了很多杂文写法,涉及到了很多的现实社会元素;三是因为鲁迅的表达习惯可能和学生的表达习惯不太一致,加上反讽等手法的应用也加大了理解上的难度。第二,缺少相应的散文阅读策略学生大多是把散文当小说一样读的,就是读情节,追求好玩的情节。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红袋鼠家园11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具有较丰富的情节,然后学生可能会喜欢读,读得进去;而有些篇目,如《狗猫鼠》《无常》等杂文手法多,情节不是很集中,相应地就难读,不喜欢读。在了解了学生的这些阅读起点之后,我们的阅读指导课就能有的放矢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果就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切实提高。但面对初一的孩子,我们千万不要想着把《朝花夕拾》讲深讲透,我们要努力把它讲活讲好,消减经典和学生之间的隔阂,拉近孩子和鲁迅之间的距离。三、你的课想把学生的阅读带到哪里去?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让教师思考阅读指导的目的何在。我们前面已经讲到过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一般来说,学生的原始阅读只能停留在检视阅读的红袋鼠家园12层面,即以关注内容获取信息为主,所以,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指导上最需要做的便是让学生在面对整本书的阅读时能慢慢进入到分析阅读,甚至主题阅读的层面。就《朝花夕拾》而言,在了解了学生的阅读起点之后,我们不能让学生停留在了解内容的层面上,那么,我们的《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该把学生带到哪里去呢?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散文不是以情节取胜的,也不是只看文字优美与否,读散文其实就是读作者和读自己,就是通过作者精准的语言,在感受作者独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中唤醒读者自己的阅读体验和人生体验。其次,我们要让学生对这十篇散文进行整理、体验、感悟、红袋鼠家园13思考。也就是带领学生从检视阅读的层次走向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的层次。这些,都会涉及到散文阅读策略。四、如何通过筛选和整合核心内容来带动整本书的阅读?有些作品,整本书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前后关联性很大,如《骆驼祥子》;而《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其中各篇之间没有太大的前后关联,每一篇都可独立成篇。但不管我们面对哪类书,我们面临的首要难题都是:我们该如何在几节课的有限时间里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整本书,并掌握一些阅读此类书的策略?要解决这个难题,关键就在于对整本书的内容要进行筛选和整合,通过对书中某些核心内容的阅读来带动整本书的阅读,用局部去带动全局。《朝花夕拾》是由一篇篇散文组成的散文集,如果只筛选其中的一两篇进行阅读指导的话可能不合适,除非能用这一篇带动整本书的阅读,但是,似乎很难。那该如何筛选和整合这十篇散文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选择权交给教师,另一种是把选择权交给了学生。交给老师:比如,老师可以布置一个“了解作者”的阅读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鲁迅”进行分专题研读,以各种专题的形式对分散的散文内容进行个性化的筛选和重组。专题设置可以如下:•专题一:鲁迅的童年生活•专题二:鲁迅生活中的人•专题三:鲁迅的儿童教育观•专题四:鲁迅笔下的社会百态•专题红袋鼠家园14五:鲁迅探索救国之路的心路历程•专题六:鲁迅的批判精神•专题七:鲁迅字里行间的情感。交给学生:比如,老师可以再布置一个“读出自己”的阅读任务,把阅读的选择权交给每一个学生,但教师必须有示范,在教师的示范下,引导学生通过几个不同的阅读聚焦点,再次引导学生把本是零散分布的一篇篇的散文串起来,进行另一种内容和形式的主题阅读。阅读聚焦点可以如下:反讽手法、叙事视角、言语形式、勾连生活、提出疑问。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